乡愁胶东|文登男人崇文尚义
文登男人是“文登学”的传人。
科举取士令“文登学”名声大噪,金代以后,特别是明清两朝,文登县学(公办书院)的生员参加乡试、会试,考取者越来越多。有统计,明清两代,文登共有贡生600多人,大大超过了全国的平均数。在题名的金榜上,每个考中者姓名下都要列出籍贯,即所属的县学或府学的名字,文登学子连连金榜题名,文登县学频频出现于金榜,于是“文登学”被人们叫响。
然而,何为"文登学"却不是简单一两勾话能说清楚的,《文登文化通览》的说法是——
文登学是指在中华文明哺育下成长发育起来的文登人的尊师重教、崇文好学、重义守信、爱国爱乡、拼搏进取、勇于创新的良好精神面貌和社会风气,是千百年来在文登这片土地上产生、发展、繁荣起来的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有密切联系的综合性地方文化氛围和传统。
简言之,就是世世代代文登人缔造的文登文化。这种文化铸造了一种“地域性格”,而文登男人则充分体现了这种“地域性格”。
文登主者编过一个“段子”,很恢谐——
文登有六千多名烈士,某县有四千名烈上,可某县的将军超过了一百名,文登却不足五十名,为什么?战斗开始,某县的兵跃出战壕,驳壳枪一举,高喊:“同志们冲啊!”于是冲锋开始。敌人的机枪响了,我军仆倒一片,他人注意隐蔽,而文登的兵却依旧端着枪猛打猛冲,理由很简单冲锋号还在响嘛!不冲怎能端掉敌人的碉堡?结果是胜利了,文登兵成了烈士,而某县的兵却得到了提拔。
改革开放、社会转型,人际交往大为广泛,在商场上已经形成了这样的共识——
跟文登人打交道,一定要取老老实实的态度,只有这样才不吃亏,因为文登人老实憨厚,不会欺负老实人;但千千万万不要对文登人“耍心眼”,因为文登人很聪明,你要心眼儿,他一眼洞穿,你阴谋决不会得逞!
“文登学”曾经显官满朝,“服官者多有政绩可书”。比较典型的是徐士林,曾为"帝师”,乾隆皇帝都对他称赞有加,真的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任地方首揆,在豪强林立的富庶之地倡导廉洁勤政,留下一本厚厚的《谳词选粹》,堪称良吏清官的丰碑。
“文登学”人文荟萃,“隐居者著书自娱”。《三进山城》的作者赛时礼的祖上有赛玉紘、赛珠叔侄二人。赛玉紘中了进士而不作官,只为乡人行善事,人称"勺海公”,享有很高的声望;其侄赛珠中了举,可入官场却终生教学,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写诗,写了一千多首。
然而,对“文登学”来说,能够清政廉洁青史留名者毕竟是仓海一粟,靠著书立说流芳百世者也是风毛麟角,绝大多数文登男人只是芸芸众生,浮沉于草野之间,但是,他们的品格操守,也足以体现着“文登学”的特色,足为世人的楷模。文登是革命老区,那里人们的革命觉悟很高,可是在急风骤雨的土地改革中,文登男人却表现出难得的政策水平,即使对梁家庄的超大地主也不失厚道,决没有对地主进行“肉体消灭”的过激行为。因而也就很少听说过“还乡团”进行残酷的阶级报复的血腥。这在“还乡团”猖獗的胶东确实令人深思。顺便说一句,香港特首梁振英的祖上正是文登男人。
文章看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