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村落】——鸣犊街道王乐村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地处长安区东部、白鹿原下,浐河东岸,南与师三村为邻,北与灞桥区红旗街道常家湾、南江村为邻,东与上塬村接壤。2个村民小组,192户,783人,耕地651亩。西康铁路、半引公路从村前通过,距西安卫星通信总站约500米。

清代以前叫什么村,无从考证。相传清朝初年,西安府城内一名叫王乐的富人子弟赴京赶考不幸落第,受到父母责备,弃家出走,来此安家,人称王乐第。清嘉庆《咸宁县志》记为王落村。1957年合作化时改称“群乐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后称王乐村至今。

新中国成立前为元兴乡第九保(乡驻地在本村),该保辖6个村,有王乐、南江、塔坡、塔嘴、上塬、古沟村。本村分为三甲,每甲20户左右。

新中国成立后至1958年以前,为师村所辖。乡政府设在本村仓庙院内,盖土木结构房屋两间。20世纪70年代长安县财政局公产科曾登记过。现房屋虽已破烂但还存在。该乡所辖村有师村、王乐、南江、常家湾、赵家庄、塔坡(后四个村于1958年划归灞桥区)。

1956年进社(始称初级社),当时全村395人,耕地803亩,大牲口(牛、驴、骡)75头。1958年为大公社。全村一个食堂,吃饭不要钱,做活不记工,曾实行军事化管理。

1960年为马兴管区所辖,1961年以后为马兴人民公社所辖,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马兴公社改为“向阳川革命委员会”,本村更名为“烽火大队革命委员会”。以后又恢复为原村名。

全村老户有杨、申、李三大姓。后续迁来的有王、张、白三姓。据说李、申两姓来此最早。杨姓约占全村2/3,李、申约占1/3。王、张、白至今为第五代,迁来时各为一户。

据现存完好的杨重熙为其父杨鲸泉所立墓碑记,杨姓在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以前已来此村。杨姓是由大兆东曹村迁来,当时为大户人家,在当地有“杨家花园”。迁来前在大兆原簸箕冢附近有老祖坟。迁来后在本村村南石板沟旁有老坟四个,此块地名为“杨家老坟”,人所共知。至20世纪70年代初,每逢清明节杨姓老人带领杨姓后人(一户一人)分别到两处坟地烧纸,以示祭奠。

墓碑原立在村北洞子沟南坟地内,20世纪70年代平整土地时运回村内保存至今(高2.5m、宽90cm、厚25cm)。驻村干部、原长安县农工干部部长陈尊祥(后为历史博物馆古币鉴定家)曾查看并抄录过碑文。墓主人长子杨重光所立路碑一座(以昭后人)现仅存残块,但碑文清晰可见。碑文载,墓主人杨鲸

泉为明代进士,“世籍咸宁”,曾任山西太原府太谷县令。

老仓庙(原村委会)院内,原有杨家祠堂一座(人称楼楼庙),毁于民国战乱年代。仅存墓志两块(高75cm、宽76cm、厚13cm)、柱丁石五个(直径45厘米)。一块墓志是杨重熙为其父杨鲸泉生母肖氏所立。刻有“不肖男重熙涕上石”和“赐进士及第翰林院编修年家晚生施凤来顿首拜撰”“赐进士出身中顺大夫山西平阳府知府前奉”“山西清吏司黄道亨顿首拜书”为其撰写祭词的记载。其父子均为进士。村后的塬在明代称“凤楼塬”,墓为三人合葬墓。

(冯从吾)

另一块墓志是杨重熙为继母所立。志名为《杨继母传》祭词为“河南监察御史翰林院庶吉士、长安冯从吾”“四川嘉定州李采”二位官员撰写。祭文意为本人从小丧双亲,多蒙继母庞氏教养,致后成名中举为进士。

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至今,195户全部告别了住塬坡土窑洞、土木结构厦房、坡陡路难行的居住条件。搬迁到平处安全地带,建起时尚新居。饮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自来水(免费),硬化进村主干道。正积极筹划安装路灯、硬化村委会广场、硬化群众居住的巷道。

鸣犊街道,隶属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地处长安区东北部。东邻炮里街道和魏寨街道,南靠引镇街道和蓝田县史家寨镇,西连大兆街道,北接灞桥区狄寨街道,总面积43.5平方千米。

截至2020年6月,鸣犊街道下辖18个村(居),其中:1个社区、17个行政村 。2011年,鸣犊街道总人口38958人,农业总产值达到2.6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2900万元,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2.2亿元,各类存款余额3.8亿元。

北宋、元、明记为鸣犊镇。

清设鸣犊仓。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后,曾设鸣犊区、镇、乡、联保等。

1949年,设鸣犊区鸣犊镇。

1951年,为鸣犊乡。

1958年,成立鸣犊公社。

1966年,改名东风公社。

1972年,恢复原名。

1984年,改设乡。

2001年1月,将马兴乡并入鸣犊镇。

2008年5月,撤镇设立鸣犊街道。

投稿、闲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