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子多福(第300篇)
传统,你在强调的时候,便意味渐渐失去它。因为这是不需要强调的。是与生俱来!
但与生俱来的,我们不并知道是什么,所以经常困惑。
到底是一本奇书?还是模仿圣人之言行?
到底是七情六欲?还是四大之皆空,缘来缘去?
1、一个中年男人,眼睛斜视,不知道看的是那。说话嗓门大。一开口,楼都快被震垮。但我发现,后来几天,居然一直寸步不离的照顾躺在床上的80多岁的岳父。还帮他擦身。最开始入院那天,来了个女的,估计是老人的女儿,打了个转就走了。剩下女婿在这照顾。可见,人心不能通过教育改变。早期的家教,或许能埋下根。否则,后面受教育程度越高,越自私。
2、多子多福,那也要看情况。首先你得有钱,老人家没钱,多子没福。子女不会待见你。可是你真的有钱,子女待见的是你的钱。也不是你。
换句话说,要让子女待见你,可能看你年轻时对他们付出多少。即便如此,也不会有纯粹的感情存在。
这是人性,不然你到了60岁,你父母80多岁,假如你们还是谁也离不开谁。感情很深。很明显是不符合常理。因为你还有家庭,朋友,生病,事业,各种烦心事。可能此时你的父母,常常被忽视。
感情淡化在所难免。虽然回想起小时候父母照顾,执你之手,蹒跚学步。但这是永远不能回到的过去。你回家看到的是青春风华的母亲,伟岸的父亲,变成背微驼,说话颠三倒四的老人。
即便如此,你又能如何?
因为你将来也会变成这样。
诞生包含死亡,根源包含结果。
感情淡化,也会减少我们的痛苦。假如有父母离世,更是如此!不然没法继续生活。因为悲伤会占据你的全部。不得已,也只能淡化。这是自我保护。
少子,便也成为幸福。中国人信奉颐养天年,儿孙绕膝。
可是清净,孤独没什么不好。
最后弥留之际,不也还得自己面对吗?所有人类的哲学,都是为了解决生死问题。我今天读蒙田,还没有完全理解,他说死亡是快乐的事。到不了这个境界。日后想到,再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