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这样过七夕
古人这样过七夕
文/张萍花
随着西方文化的渗透入侵,中国人开始流行起过各种“洋节”,情人节即其中之一,最受年轻一代的追捧。
或许是为了和西方二月十四日的情人节相对抗,也或许仅仅只是商家促销的噱头,不知何时起,农历七月初七的七夕节也成为了中国原生态的情人节。于是这一天变得格外喧腾,年轻人们忙着约会、表白或求婚,街道上弥散着玫瑰的花香,天空仿佛都笼罩了一层粉红的薄雾。
似乎,对今人而言,七夕的意义也仅限于此了。
其实,七夕节不仅是与牛郎织女这一美丽的爱情传说相关,更是深受古人重视的节日,也被称为“乞巧节”或“女儿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我们不妨来看看古人怎样过七夕节。
七夕节时,城中会开乞巧市,卖的全是七夕乞巧的用品。从七月初一起就开市,越临近节日越热闹,车水马龙,远远近近的城乡居民都会进城赶集,把集市附近的大街小巷挤个水泄不通,节日的味道弥漫在大街小巷。
到了七夕这一天,姑娘媳妇们早早沐发染甲,穿了换季做的新衣,家家户户香云氤氲,甜气缭绕。
这天的各种活动多集中在晚上,什么拜魁星织女了,兰夜斗巧了、月下占卜了,花样繁多。未出阁的女子们,下午的时候会举办一些诸如“七夕赛巧会”之类的活动,内容都是一些斗巧的比赛,让女孩子们娱乐一下,毕竟七夕最主要的还是属于女性的一个节日。
到了晚上,花间月下或假山旁会设下供桌香案,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束红纸,插瓶子里,花前置一个小香炉。少女们沐浴停当,准时于案前焚香礼拜,祈求上天能让自己像织女一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姻缘。拜完织女,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品茶聊天,一面观星赏景,默盼自己能心事成真。
“穿针乞巧”也是七夕的一项重要项目。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七夕晚上,上至宫嫔,下到士农工商之家,姐妹伙伴齐聚一堂,素手捏起九孔针或七孔针,引五色线向月穿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明清两代时则盛行“投针验巧”,这是“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正午时用碗盛水于暴日下,等水膜生成,投绣针于水面,看水底针影验证巧拙。如果针影纤细如线,像云物花头鸟兽之类的,就叫乞得巧。如果影粗如锤,直如轴蜡,就是拙征。
穿针乞巧之后还可以玩捉迷藏。因据说汉高祖的时候,宫里有位徐婕妤生了双巧手,能把生的菱藕雕刻成各种奇花异鸟呈献给皇上,皇上把这些小玩意儿在晚上随手放置在宫中的桌角上,让宫女们摸黑寻找,这种游戏就叫做“兰夜斗巧”。玩捉迷藏也大概是这个意思,谁蒙着眼能把人捉齐了,谁就是巧人。热热闹闹,玩到半夜始散。
南北朝之时还有一种节目叫“喜蛛应巧”。七夕晚上,在庭院中陈设瓜果来乞巧,如果有喜蛛在瓜果上结网,就认为得巧。到五代时,女子们则主动出击,各捉蜘蛛放置于小盒中,等晨起开盒,看蛛网织的稀密,如果网密,就巧多;若网稀稀落落的,就巧少。宋朝时难度系数加大,要看蛛网织的圆不圆,网圆正才谓之得巧。可见古代的蜘蛛也不容易,背负着无数女子沉甸甸的期望。
古代七夕节的主要活动除了乞巧之外,便是求子了。
妇人们在这一天会供奉磨喝乐。磨喝乐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儿子,传到了中原就成了供奉牛郎织女的一种土泥偶人,也叫做“化生”,供奉它是用来祝祷生育男孩儿的。也有的地方是“种生求子”,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瓷碗中,等它长出寸把长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目的都是求子祈福。
此外还有吃巧果、晒书晒衣等等习俗,不胜枚举,古人的七夕节活动丰富多彩,令今人汗颜。
愿我们今后再过七夕节时,不单有“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的情思,更能挖掘丰富其文化内涵,让这个有着美丽传说的浪漫节日历久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