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养老院才知道,哪怕儿女不孝,也比没有强”

文丨萱小蕾、图丨网络▼

|不想要孩子的人,多半不认同养儿防老

从前听到“养儿防老”这种话,是不太舒服的。

感觉这是利用自己的孩子,是有目的才生才养才爱。

一旦有目的,爱似乎就不纯粹不干净了。

于是有些口口声声对孩子说“我是为你好”的父母,可能也只是为自己好罢了。

所以再看自己经济条件一直不怎么好,就不想要孩子,觉得自己来这人间就吃了不少苦,不能让孩子也来吃苦。

感觉要是为了“老了有依靠”才带孩子来世上,就很自私,很不负责任。

毕竟自己能力有限,怕照顾不好孩子,怕不能给他好一点的生活。

那样的念头持续了很多年,后来甚至也做好了孤独终老的打算。

然而渐渐年长,慢慢又理解了“养儿防老”这句话。

|认同养儿防老的人,防的未必是金钱

有了儿女、老了能不能防得到?很难说,有时还要靠运气或造化,以及自身的德行福报。

所以,开明的,智慧的父母并不会执着于“防老”。

他们享受那个孩子来自己身边、陪着他长大的过程,那些付出和爱,也是人生体验的一部分。

至于老去之后,自己是否能在经济生存生活上依靠儿女,他们不会寄予很多期待。

但是他们知道老了会更孤独凄凉,所以更希望儿女能回报一些爱和关怀,给一些陪伴和照顾。

这里“防老”,不是怕老了没能力赚钱、从而导致没饭吃没衣穿。

他们更需要的是爱,是孩子能把老去的他们当成小孩子一样去照顾和疼爱。

他们防的是情感关系和心灵抚慰。

|很多父母是不合格的,很多子女也是不孝顺的

其实,光是心思放在“老去后向儿女索取”上,就已经能看出这类父母的自私了。

合格的父母,是不会向儿女要求很多的。

儿女孝顺,他们会感动感恩。儿女不孝顺,他们会理解包容。

不合格的父母,不断向儿女索求回报,认为自己养大他们很不容易,所以要回报天经地义,不然就是不孝。

当然也有无缘无故不孝顺的儿女,比如从小被娇惯纵容的那种。

他们眼里谁也没有,只有自己,所以父母老了,对他而言就是负担和麻烦。

如果自己过得好,那就理会一下父母,过得不好,那就更别指望了。

遇到这些不孝顺的,父母们哪怕不要钱,只要一点爱和陪伴也很难。

|认为老了不需要儿女的人怎么想的?

许多人看透了人间人情复杂和无常,所以觉得不要儿女也没啥不好。

他们认为生活是自己的,要为自己而活,有了孩子就得围着孩子转,然后就有了责任,也有了许多身不由己。

你提醒他老了生病没人签字,他说自己来。

你说老了更怕孤独,会需要儿孙满堂的热闹。他说自己不怕孤独、且享受和需要孤独。

你说老了孤苦伶仃会被人同情,他说不在意别人怎么看怎么想、生活感受是自己的。

你说老了不能动时端杯水都没有人,他说请护工。

你说老了不能自理,他说进养老院。

你说养老院可能对你不细心不够好,他说大不了选择“不活了”。

总之,他们的回应像是毫无破绽很有道理的。你无言以对,只好怪自己多管闲事杞人忧天。

|老了之后到底需不需要儿女呢?

人类应该都有趋利避害的思想,所以这个到底“要孩子好还是不要好”的问题,还是因人而异。

要孩子,年轻时就会累一些,琐碎一些,责任大一些,自我少一些。

要孩子,年轻人自在自由也简单一些。但是老了,两群人有什么区别呢?

在抛却了许多不同条件和想法之后,取一些孤寡老人老了进了养老院之后的见闻和心理,就能让我们多少明白和透彻一点。

有人说他开养老院的朋友透露,他们养老院月费五位数,这么看来,就是很高档的地方了。

但是高档只在硬件设备,人文情感上,也没办法“高档”。

因为护工月工资也就几千,日复一日面对各种老人,他们也不可能个个都温柔正直时刻无微不至。

这样的时候,哪些老人相对“待遇”更好,就能比较出来了。

那些有儿女的和没儿女的老人,感受到的“人文关怀”也就不同,感受照顾的态度也不同。

哪怕那些儿女并不孝顺,甚至都很少来看老人,也会被重视一些。

因为他们也一样需要趋利避害,懂得有儿女的老人一丁点都不敢疏忽,抑或是需要付出更多精力。

一旦感觉没被照顾好,老人可能会让儿女出面,同时真有什么“闪失”,也很怕那些儿女来找麻烦。

这当然也不是说没儿女的老人就会被“欺负”,只说相对不会更重视和忌惮,所以情感态度上会有些差别。

照这个情形看,有儿女自然是要强一些。

但是我们依旧希望人们要孩子不是利弊取舍,而是夫妻双方想拥有爱的结晶。

并渴望一起陪伴孩子成长,组成一个完整完美的家,组成一个看似更圆满更不遗憾的人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