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环东北,为何仍然 “ 锈迹斑斑 ” ?
2012年底,成都2.5环全线贯通;2014年初,这条环线被正式命名为 “ 中环路 ” 。
中环路总长42608米,与马拉松全程仅相差几百米。
2017年年底,成都地铁7号线开通运营。这是成都地铁第一条环线,全长38.61千米,轨道走向基本与中环路伴生。
△ 中环路与地铁7号线走向示意图。
黄色实线为中环路,蓝色虚线为地铁7号线,下同。
制图/成都向上
中环路全线贯通已经过了整整8个年头,其东北部沿线不少地方,至今还是 “ 锈迹斑斑 ” !
从双店路D口出来,正前方是已入住的蓝光公园悦庭,左前方是已竣工的成华奥园广场三期,画风看上去还算正常,但是视线转向右侧,一道小河沟外,赫然是大片废弃的厂房 ——
要知道,这可是在寸土寸金的中环边上啊 ……
沿着双店路段向北继续前行,是一个丁字路口, “ 断了头 ” 的中环路在此被迫右转,接上了崔家店路段。
果然,一幢幢老旧建筑、厂房并肩密布,各种汽车和工程机械停放得很有秩序感,小路隐藏在屋顶下几乎不见,整体就像是一座 “ 升级版城中村 ” ,拍个什么“白日追凶”之类的警匪片简直再合适不过了。
到这里,地铁7号线仍然不弃不离地跟着中环路走。
△ 空中的电缆有些碍眼
△ “红袖套”大妈尽职尽责地守在地铁口
这样的场景在中心城区可不多见
截止春节前(2月2日), “ 二仙有爱 ” 已经开放, “ 红仓 ” 还没有完全建成。
“ 二仙有爱 ” 面积不大,说它是一座公园有点勉强,倒不如说是一个小游园。但这仍不妨碍一群老阿姨在标识牌前自拍、合影,玩得不亦乐乎 ……
中环路八里庄路段尽头,是青龙场立交。在这里,中环路再一次 “ 急转弯 ” ,而地铁7号线好像再也不能忍受中环的 “ 善变 ” ,毅然决然地与之分手!
我们先跟着地铁7号线,骑行通过青龙场立交桥桥下,这段路叫 “ 驷马桥路 ” 。请记住这个名字,因为走到这里就像打开了 “ 时空之门 ” ,眼前的一切,让UP君彷佛瞬间穿越到了20年前!
禁行标志下随意停放的汽车、贴满小广告的载客“火三轮”、头顶“遮阳篷”的电瓶车、在车流中灵活穿梭的自行车 …… 无不像极了20年前的成都,就连远处的那列动车,经过这里时也彷佛不由自主地减了速。
中环路与地铁7号线 “ 分手 ” 的原因至此真相大白!
UP君猜测,因为铁路片区的阻隔,中环路如果选择驷马桥路的走向,就离二环太近了,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而且路两边的地块也很难“拆”得动。迫不得已,它只有选择上跨的方式越过铁路线,延伸向铁路片区北。
地铁7号线却不愿意再跟着它了,而是选择一路向正西,贴着北二环直通火车北站。府青路—北站—九里堤片区的市民成功喜提地铁,中环路北部更广阔的区域,从青龙场、昭觉寺直到洞子口、金府,却从此失去了一条横贯东西的交通大动脉。
之所以说这个铁路下穿隧道著名,是因为它的历史非常久,堪称成都主城东北的地标。在成绵高速(四川第一条高速公路,1998年通车)建成之前,驷马桥街是成都向北的唯一一条出川大通道,也是108国道(川陕段)的一部分。
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司马相如同样由此北上长安,“驷马桥”就得名于他临行前立下的Flag(不乘高车驷马,不返此桥)。驷马桥铁路下穿隧道近年来经过多次改扩建,目前交通仍然十分繁忙。
但是,沿着中环路双荆路段向西,过了招商·雍华府,准确地说是过了中石油加油站,道路北侧的画风就又开始乱了乱了凌乱了 ……
过了凤凰山高架桥,双荆路段北侧是已入住的双水康城小区,南侧是沙河公园,看上去总算有些城市的模样了。
这里顺便提一下昭觉寺横路—双荆路的公共交通,因为错失地铁7号线,公交25路和夜间专线15路就成为沿线市民主要的出行工具,能够开行夜间15路,说明片区对公共交通的需求还是非常旺盛的。
回过头来看,中环东北部不少地方,为什么至今看上去仍然 “ 锈迹斑斑 ” ,无外乎有三大原因:工业废墟、 “ 城中村 ” 和铁路片区。这其中工业废墟和“城中村”随着城市更新力度加大,相信会尽快得以改善,但唯有铁路片区改造,由于牵涉面广、决策部门多、层级高、流程复杂等因素,至今还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 绿色阴影部分为铁路片区
将中环东北分割为“道北”、“道南”两块。
中环路选择上跨,地铁7号线选择绕行
密集的铁路片区还将八里庄 —— 二仙桥一片分割成了 “ 道北 ” 、 “ 道南 ” 两块,整个片区的建成度也是三环内最低,连带着周边的二手房价,都与中环路沿线其他区域形成了每平方米5000元-10000元不等的落差。
日本LOG ROAD DAIKANYAMA(代官山)
2015年,1200名工人四小时完成了东急东横线轨道的地下化。利用所空出来的线型空间,设计师规划了LOG ROAD DAIKANYAMA。这片宽敞的室外商业设施距涩谷仅一站距离,林立着众多木制小屋风格的店铺,通道两旁还放置着遮阳伞和室外桌椅。客人可以在咖啡馆或啤酒厂慢悠悠地用餐,也可以打包咖啡或小食在屋外野餐。去年 “ 新冠疫情 ” 爆发后,这里成为大热的户外商业区。
德国柏林Gleisdreieck公园
Gleisdreieck公园曾经是铁路场站,二战爆发之前,这里一直都是繁忙的交通枢纽,战后逐渐荒废。历经六十多年的岁月,这里变成了城市中心的荒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认识它的价值。2006年,市政当局决定把这里改建为公园,设计师精心创造出了 “ 人工制造 ” 和 “ 天然未开垦 ” 鲜明对比的景观,建成之后的Gleisdreieck公园迅速成为深受市民喜爱的城市开放空间。
澳大利亚墨尔本联邦广场
△ 图据@丈量城市
成功的案例还有很多,关键看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