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鄱专栏 | 栋林世馨:一笔特殊的班费
【赣鄱专栏】
主编:胡柏涛
执行主编:徐和生/宁宏翎/王智林/朱爱华/胡迎春/柳依依
特约摄影:汪填金
文:栋林世馨 / 图:堆糖
方敏回来了。
她辜负了父母的期望,放弃了大城市。
她没进机关,想在教师、家长、学生这个“三位一体”典范中扮演一个固定角色。
她是数学尖子,高考时拿了一百四十八的高分,大学里学的也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2020年,她从某名校硕士毕业,通过本市高素质人才选聘,回到母校,光荣地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
她教的是文科班,女生居多。月考的数学成绩让她感到不安。
一天,她独自走进了学校前门的那家“登峰书店”。店内堆满了辅导书和考卷,各年级、各学科的都有。高一数学辅导书共有三四种,她一本一本仔细翻阅。呆的时间很长,惹来店主满脸不悦,差点没赶她出去。
经过一番比较,她最终选定了一本《数学密码》。她认为,这书编排新颖、引人入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本难得的好书。她向来认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个观点。于是,拿出了一本,走向柜台。
“买这书有折打不?”
“没有。”老板回答得很干脆。
“我是老师。”她觉得怪,亮明了身份。
“哦,老师啊,好像没见过你?”老板半脸微笑半脸疑惑。
“新来的。”
“难怪。你是买全班的吧,有折打的,有折打的。”老板语速较快,略显激动。
“这书三十,我二十,你十块。”老板接着说。
“哦,知道了。我姓方,教高一(二)班,到时再来哈。”她放下二十块钱拿着一本,准备走。
“老师自己用的,不要钱。”老板拿着钱要还。
“不,不能白要你的。”她边说边走出书店。
第二天,王颖到书店拿了一本《数学密码》,放下二十块钱就往外跑,被老板叫住了。
“是三十块。”
“我们方老师讲,和你说定了的。”
老板一时被震住,摇了摇头,放走了王颖。
一会儿,李娟、薛艳也来了,重复着王颖的故事。
接下来几天,班里同学陆陆续续来。
“哎!这个方老师,不是在破坏我们的规则吗?”老板实在忍不住,自言道。
有一天课后,两个老师正在谈论着什么,显得有些气愤。看到方老师走来,她俩的对话戛然而止,表情很不自然。
方老师意识到在说自己,可她压根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错。点点头,继续走自己的路。
袁老师与方老师同教一个班,为班主任。他教了近三十年的高中语文。开学之初已为全班选购了一本辅导书《高中语文精读》,书价也为三十。
上次月考后,班里开过一次家长会。会上,方老师先作了发言。她说得简明扼要,干净利索。同时也言语犀利,令成绩不理想学生的家长心生不快。其他的任课老师因故没有参加,绝大部分时间留给了班主任袁老师。他和风细雨,娓娓道来,或表扬,或鼓励,听得家长们频频点头。那温和,那幽默,给家长们的脑海留下了深刻印象,也给家长们的心中留下了美好形象。
全班学生买齐《数学密码》后,方老师开始布置这本书上的作业。不出她所料,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有所提高,中期考试的成绩就是佐证。
得知方老师的行为后,众多家长想当面为她点赞。
“人和人就是不同,还是俗话说得好,看人不能只看表面。”
“是呵!要不是方老师,我们真不知道还有这么回事,你算算,买一次书,袁老师就轻而易举赚五百块。”
这样的议论,在其他家长之间也在进行。袁老师的形象掉了一地。
头天晚上,晓琴锁上门打了一个电话,时间很长。母亲觉得不对劲,担心她早恋,但又不敢直问。经受一晚的折磨,她第二天直奔学校找袁老师探听虚实。
不巧,袁老师不在办公室,上课去了,她只好等着。无意中,她发现袁老师桌旁地上掉有一张纸,捡起一看,是份记帐单。
班费收支
来源:买书折扣款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