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鸿门宴,同一阵营下的角逐,为什么项羽不杀刘邦?
在了解鸿门宴之前需要了解的是当时的环境,项羽在巨鹿一战成名之后使得所有形势都发生了变化,就在项羽接受章邯投降,并且坑杀二十万降卒的时候,刘邦也接受了秦王子婴的投降,这时候就名义上的联盟军楚国成为了主导。但是楚国还有一个真正的主人,那就是范增和项梁提议的楚怀王熊心,也就是之后的义帝。不过在楚国一面独大的情况下还是存在分裂,那就是项羽和刘邦两大阵营。
项羽
之所以会发生鸿门宴,在于项羽击溃了秦军的主力,刘邦却兵贵神速地拿下了关中,并且代替楚怀王熊心接受了秦国的投降,所以从继承权上来说,刘邦、萧何等人才是真正得到了秦国遗留财产的人物。这一点从刘邦进入关中时期的表现可以看到,秋毫无犯约法三章,而萧何则是忙着收归秦朝的文书等资料,这些都是之后刘邦称帝的宝贵财富。相反项羽在战役上取得了主动权,可是却对之后的道路无处参考,所以这是项羽和刘邦最大的区别。
项羽
随后项羽听说曹无伤的告发,认为刘邦要在关中称王,这一点本身是没有问题的,毕竟在分兵抗秦时期楚怀王事先有约定说谁先入关中谁为王。所以从法理性上说,项羽讨要关中有些缺乏底气,但此时项羽是名义上的联盟军统帅,至于说楚怀王则不过是个傀儡,因此项羽认为楚怀王的话并不算数,这才准备进攻刘邦。
范增
这里要提出几个疑点,首先就是刘邦要不要杀死刘邦?其次为什么刘邦是项羽的主要敌人?其实自始至终项羽都没有想过要杀了刘邦,项羽的目的是拿到关中,最起码是话事人的地位。打压同为楚国阵营的刘邦,争夺楚国阵营的老大地位。其次范增说刘邦有大志,将来会是项羽的敌人,换言之现在来看说得很有道理,但是在当时来说并不是一个值得推敲的事情,因为当时心怀大志的人多了去了,韩信和陈平这时候都在项羽手下,范增一个都没发现,偏偏看到了另外一路大军,还不在项羽阵营的刘邦,这确实很有疑点。
所以还原鸿门宴上的很多奇怪举动就能发现合理的解释,范增为什么会被项羽排挤,原因在于对楚怀王的态度。楚怀王的拥立是范增的主要贡献之一,而范增急切要加害于刘邦是因为他并非站在项羽维度考虑问题,而是站在楚国阵营考虑问题,也就是项羽是自己人,刘邦不是,整个楚军阵营当中只能有一个话语权,不是刘邦那么就是项羽。所以为了维护内部稳定,范增认为刘邦是潜在的威胁,就这样项羽和范增的第一个矛盾出现。
项羽
再来看项羽为什么不杀刘邦,第一是项羽没有足够的理由去这么做,自己的成功和发迹来得太过顺利和迅速,从宋义的副将到后来的联盟上将军,整个过程不过几年,短暂的时间内项羽逐渐失去目标。项羽的目标是反秦,但秦灭之后的布局该如何呢?这才是项羽最大的问题。而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项羽不会去破坏平衡,得罪所有诸侯,只能逐步削弱敌人的力量,于是项羽的目的是要让刘邦裁军,再重新分配天下布局达到自己的权力巅峰。
刘邦和张良
而这也就有了范增几次提醒项羽杀害刘邦,但是项羽却一直反复犹豫的原因。毕竟项羽说杀宋义眼皮都不眨一下,何况是刘邦呢?因此这背后是项羽的深思熟虑,而不是骄傲自满,认为刘邦不值自己杀。而刘邦的厉害之处就是把这一切看得明明白白,并且提前防御了项羽发动的战争,在法理上得到了主动权。
鸿门宴
在刘邦屯兵霸上时期,项羽派人前来被阻拦,项羽这时候有足够的的理由去攻打刘邦,谁曾想项伯提前就将情报泄漏了出去,这也就让刘邦做好了准备,放弃抵抗采取最低的姿态,反而是导致项羽一拳打在了棉花上,失去了杀刘邦的理由。而同时刘邦的主动示弱,承认了项羽的霸主地位,也让项羽达到了目的,如此一来也就互相达成了和平的默契。相反项羽要是强攻刘邦会是什么局面?首先刘邦死战不退,据守关中,面对秦人和刘邦的同仇敌忾,项羽能胜利是自然,但一样要受损,这时候项羽打得可是自己的军队,其他诸侯没理由协助。另外二虎相争,楚怀王得利,反倒是范增成了幕后赢家,可见项羽怎么也不会杀了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