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陇风||甘肃陇东婚嫁民俗——记第一次送女

散文天地

甘肃陇东婚嫁民俗

            ——记第一次送女

文||清风邀月

早春二月乍暖还寒的季节,我被应邀送女(送亲),初次干这样的的差事,我显得有些笨拙且力不从心。

这是我们甘肃陇东的婚嫁民俗,女儿出嫁的时候娘家要派出一个陪伴新娘,负责新娘的出门一些规程,有嫂子,婶婶,奶奶等的最为适宜!虽然农村比城里办婚事繁琐,但是的确古今风俗结合,热闹的多,也庄严的多。这不,在婚礼的头一天是娘家举行闺女出阁仪式,我们这里叫伺候添箱。一大早的人们都各司其职的忙碌了起来,大概11点多对方娶亲的就来了,在一排浩浩汤汤的车队包围下,欢快喜庆的唢呐声就由远及近了,这时候,新娘就得面对东方在热腾腾的土炕上盘腿正襟危坐,旁边还必须得有一个小女孩陪伴,叫做伴女,而且送女的要把娘家准备好的头花别在新娘的头发上,等待娶亲的到来。在五六十年代,新娘这个时候就得大声抽泣,虽然是喜结良缘,但是想到从此要远离养育了自己二十几年的父母亲人,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际圈子中生活,心中难免涌上一股离愁别绪和对父母感激的情愫等等,当然现在早就没人哭了!

说话中,娶亲的队伍已经到了,一番客套的迎接后,娶亲的果断的取下新娘头上的花,换上了婆家的花,叫做换花仪式,我想表达的意思就是从此闺女成了人家的人了吧!换完花,娶亲的用两块毛巾在新娘身上扫两下,名曰“打尘”……并要给伴女给上几十块零钱,以示感激!

稍事吃喝修整后,又进入了又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包陪送,也就是把陪嫁给姑娘的所有东西在众目睽睽下交给对方娶亲的,让亲朋好友,外家,各路宾客都知道给女儿陪嫁的什么,在以前五六十年代,这样的场合更是展示鉴赏姑娘女红的绝佳机会,因为有五颜六色的花草虫鱼的手工鞋垫,针工隽秀的布鞋,被子扇单,绣花门帘等。以前一般由主家陪着送女的列一个清单,娶亲的拿着他们的包袱,主家打开一个包袱,交给对方,收回自己的包袱,以示交接,而且这个时候,还有双方亲家智慧的较量,意在热闹热闹———往往娘家多包几个包袱,在移交的过程中,对方要给每个包袱里压钱,这个钱将来是新娘的,娘家人都会多争取点,比如每个包袱20或者50的,也显示了婆家是否大方,慷慨,娘家人在这个时候往往采用激将难为的手段让对方多放,可狡猾的婆家娶亲的就会千方百计的往少里放,其实不在多少,只是一个诙谐热闹的桥段。每个包袱由娶亲的包好后,娘家人还要把包好的包袱特意撕开一角,这肯定有寓意和典故在里面,大概还是图个吉利吧。在过去还要按着清单大声的读出来,往往声音拉长,提高,挺抑扬顿挫,比如:王家她娘娘涤纶哔叽上衣一件,张家她姐姐喜洋50元,谁谁谁小针工几双,大针工几双………这都是我小时候灌的耳音。现在多数都省略了清单和朗诵环节,多了录像记录。

热闹忙碌的一天呼啦啦就过去了,第二天清晨便是新娘上马的仪式了,新娘穿好红色礼服,化好妆容,出门前要拿两把新红筷子,跨门槛同时左手向外扔,右手向里扔,上了车后,要换上早已做好的绣花布鞋,把脚上的鞋子留在家中,预示不能带走娘家的土。

在一声紧似一声的唢呐声中,辛苦养育了20几年的女儿就像一株娇艳的牡丹,刚刚盛开,就让对方的小伙摘走了,让人不得不心为之一震,虽然这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虽然是姑娘找到了一辈子志同道合的伴侣!

送女的最后一个任务就是铺床,这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不光是甘肃庆阳有这个风俗,全国好多地方都有。当新娘一路风尘到了婆家,便要进入新房,婆家得准备两小碗面,新娘新郎相互给对方喂食,这也许是希望夫妻一辈子相敬如宾,相濡以沫吧;接着还得喝和气酒,这个酒里放入五谷杂粮,用一个红绳连在一起,交杯饮用,预示着甜蜜幸福,天长地久;接着才进入正题——铺床,铺床前要开脸,就是由送女的和娶亲的用五色线在新娘脸上各绞三下,预示着已经由姑娘变成媳妇了;再由两人盘腿正坐,头挨着头,由送女的先给新娘新郎梳三下头,再由娶亲的梳三下,应该把两个人的头发参起来梳,应该是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寓意吧,只是我的理解。还得备好8个核桃8个大枣,为了方便期间,就用手绢或者毛巾包起来,这个核桃和枣是夫妻的儿女,将来要自己吃掉。然后新娘坐着,新郎要穿上新娘带来的布鞋,不能穿起,后跟踏着,围着新娘并用脚赶着核桃和枣左转三圈右转三圈,最后由娶亲的拿着一个擀面杖把被子撑起,送女的配合将被子翻个面,问翻过了吗?送女的答翻过,就算礼成了。

这些习俗也许都是从古代遗留传承下来的,好多不知道究竟什么意思,想着总归都是图个吉利安详吧,就让我们用一颗敬畏的心尊重传统的礼数吧!并祝福一对新人在以后的路上比翼双飞,永浴爱河!

作者:清风邀月,真名:吕清丽,甘肃庆城作协会员,作品在微刊常有发表,纸刊《九龙杂志》 《梦阳文学》北京《军嫂》 《乡音》也曾刊登,乡音陇风创始人 ,《乡音》主编。喜欢在文字里寻找真/善/美,寄养不屈/ 不甘/ 不朽的灵魂!

(0)

相关推荐

  • 关于甘肃省的相关知识 (一)

    关于甘肃省的相关知识 (一)

  • 山西大同 婚嫁习俗三部曲

    本刊专稿 崔莉英 夏日里的大同古城好生热闹,那日一对迎亲的队伍吹吹打打走过街东代王府前,看得出这对新人举行的是一场传统婚礼,新娘凤冠霞帔,坐在一顶东颠西晃的花轿内,一阵风过吹起了轿帘,露出娇媚的笑颜, ...

  • 结婚礼俗:你不知道的一二三

    古老的习俗 我国华北地区,广大汉族群众的婚嫁形式,沿袭着许多古老的传统形式.这一婚嫁习俗,就源自于邢台县广为流传的周公与桃花女的传说.这一带的村庄,周公村.大桃花村.小桃花村.石坡头村,都因这个传说而 ...

  • 甘肃有多甜?

    ▲ 甘肃酸.咸.辣都吃得,甜味也丝毫没落下.摄影/刘运泽 -风物菌语- 甘肃,一个名字就带甜的地方 在甘肃,除了牛肉面,还有啥吃的? 如果你有甘肃"联手"(朋友),你以为Ta会给你 ...

  • 在陇东,有一种惊讶叫好楞怂!在陇山以东,...

    在陇东,有一种惊讶叫好楞怂! 在陇山以东, 有一种勇敢叫二杆子: 有一种耍阔叫料片子: 有一种交流叫谝闲传: 有一种犯二叫狰的很: 有一种惊讶叫好楞怂: 有一种讨厌叫日麻捻: 有一种威胁叫P把干: 有 ...

  • 【乡音陇风】好诗荟萃第106期

    诗歌长廊 在纸上写下一个名字 文||杨功夫 提起笔 整个节日都为之动容 添一笔 就躺进您温暖的胸膛 带着甜甜的微笑进入梦乡 再添一笔 就登上您的肩膀 那是世界上最美的模样 每次阅读 眼角都有泪泛光 不 ...

  • 【乡音陇风】好诗荟萃第105期

    诗歌长廊 第一耕 布谷鸟的流韵 牵出了中华第一耕的老牛 大地为之一震 种子在絮语 百花未绽放之前 牛头上的大红花便开了 万物在萌动 声音小于落雪 大于黎明前的歌声 春的祭坛上 少不了酒与舞 少不了种子 ...

  • 乡音陇风【好诗荟萃】第107期——之祭奠袁老

    诗歌长廊 巨星陨落!袁隆平院士逝世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巨星陨落 一一写给"杂 ...

  • 【乡音陇风】好诗荟萃第104期

    诗歌长廊  NO.1  酒之意象 文||叶潇(湖北) 1 所有破尽千帆也不能到达的地方 尽皆在一碗浓浓的酒里 不停地飘荡 2 你用一个季节收获的粮食 我要用千年流淌的水 才能煮成一壶荡气回肠的酒 3 ...

  • 【乡音陇风】塞下翁||散文||丫儿泉

    散文天地  丫儿泉 文|| 塞下翁    一则"农夫山泉,有点甜"的广告词引发了人们的矿泉水热.我们老家那里的老年人比秦始皇找长生药还较真.每早天刚放亮,丫儿泉边就排起了一字长蛇阵 ...

  • 【乡音陇风】好诗荟萃第108期

    诗歌长廊 NO.1 西江月*闲吟 文||梦里草原 捉笔邀君诗话,倾杯对月朦胧.几番回首事皆空,醉了一时狂纵. 莫道吴钩难舍,应知岁月如风.些些小字了心胸,梦断红尘还梦. 鹊桥仙*柳 文||梦里草原 叠 ...

  • 【乡音陇风】好诗荟萃第103期

                诗歌长廊  清明祭 文||曹焕荣 1 陵园里,纵横有序的墓碑 复活了似的,每逢节令 祭奠就开枝散叶 别以为冰冷,通透大地的热情 消融再厚的雪 举着永恒春色 和天地的清明 2 像 ...

  • 【乡音陇风】好诗荟萃第102期

                        诗歌长廊  纷披的春雷急促而至 文||石沉 一条长路在家乡与他乡之间 纷披的春雷急促而至 给季节划了一道斜杠 有人倾斜着身体 逆行而去 那是2020年的年初 人 ...

  • 【乡音陇风】好诗荟萃第109期

    诗歌长廊  NO.1  六一,曾是我的节日 文||石沉 六一,曾是我的节日 阳光一缕一缕的 捋着父亲和我脸上的笑容 慢慢慢慢捋出了两朵一大一小的花 这是节日送给的 父亲和我的共同礼物 父亲让我骑在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