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法之争的本质,法家过分抛弃周朝传统文化,埋下秦朝速亡隐患
上篇文章(蓝字为链接)我们分析了秦朝为何能在短时间内由弱变强,最终扫灭六国的根本原因。
简单来说当时战国七雄都进行了变法,秦国立国晚,根基浅,国内旧贵族势力最弱小。
后发优势下商鞅变法反而最彻底,受到阻碍最小,秦国国力也因此后来居上。
那么既然如此,改革最彻底,拥有最先进郡县制的大秦帝国又为何会二世而亡?
一、儒法之争
作为衰弱的边陲小邦,秦国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崛起肯定是做对了什么。
同样的道理,统一天下后的大秦帝国仅仅15年就灰飞烟灭肯定是做错了什么。
想要弄清楚其中的原因,追根溯源我们必须先将目光转向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
秦国赖以兴盛的规则体系起源于此,二世而亡的重大隐患也蕴含其中。
现在我们回顾历史上重大变法,通常会赞美勇往直前的改革者,顺带抨击所有提出反对意见的人。
这实际上是非常典型的非黑即白思维。商鞅变法和郡县制伟不伟大?伟大。
秦朝郡县制
好,既然如此凡是反对过商鞅的历史人物都是不开窍的花岗岩脑袋。
如果你秉承这种思维,就很难看到历史真相。
改革是对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旧生产关系的调整,但旧生产关系能存在这么久,说明其中大概率蕴含着合理部分。
很多改革家推行变法时往往急于和旧世界进行切割,用比较时髦的话讲,很容易把洗澡水和孩子一块倒掉。
当时商鞅乃至于整个秦晋法家都面临着类似问题。
法家想要富国强兵,其手段是推行郡县制和平民化军队,这必然会触动分封制下旧贵族利益。
所以从历史上看,先秦时代儒家和法家斗争是非常激烈的。
儒法之争
儒家脱胎于周礼,大概是由周王室衰落后部分散落民间的王室教师和贵族创立。
此时儒家和后世儒家有很大不同,他们天然维护分封制。你看孔子《论语》中的主张: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孔圣人终身致力于维护和恢复周礼,你要把他带到后世独尊儒术的大一统王朝,估计他都很难接受。
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儒家虽然不受君主欢迎,却也是显学,基层贵族中受众很多。
具体来说你看儒家和法家各自的基本盘就知道了。
儒家学说兴盛于齐鲁,差不多是当时开发程度高,卿大夫、士等旧贵族势力盘根错节最厉害的地方。
礼乐出齐鲁
例如《左传》曾明确提到:
“周礼尽在鲁矣。”
作为西周理念体系的集大成者,早期儒家天然维护旧世界,和法家的矛盾几乎不可调和。
儒家越昌盛说明这地方旧贵族势力越强大,法家行事必然阻碍重重。
最后要么像齐法家那样进行不彻底的变法,要么跑到秦晋等其他诸侯国另起炉灶。
明白了这点,你就能理解法家和儒家诸多理念为何大相径庭乃至截然相反了。
法家要彻底打破旧世界,肯定得另搞一套理念体系。很多现代人认为的哲学问题当时都是用于指导实践的。
儒家说人性本善,所以要以德治教化为主,有礼乐诗书世界就会变好。
法家说你讲得不对,人性本恶,教化没用,我们要建立细致严苛的法律体系让人们害怕而不敢犯。
儒家说人有长幼尊卑,爹有爹的样子,儿子有儿子的样子,所谓君臣父子。
法家说你这也不对,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律之下人人平等。
相关争论还有很多,农战观、义利观、继承制等等儒法两家几乎是针锋相对的。
言归正传,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那么儒家和法家到底谁对谁错?
二、禽兽之国
正如上篇文章所讲,当商鞅来到秦国后发现这里公族势力衰弱,几乎天生就是为变法准备的。
他可以毫不顾忌旧贵族阻挠,推行最彻底、最深刻的变革。
不过这也很难说到底是好是坏,因为此前各诸侯变法要么失败,要么具有很大的妥协性。
真正像商鞅这样彻底的改革是没有先例可循,未经过实践检验的。
公元前356年秦国第一次变法,公元前350年秦国第二次变法。主要内容大概有五个方面:
- 废除贵族特权,设立郡县。
- 重农抑商,奖励耕战。
- 颁布法律,以法治国。
- 编订户口,统一度量衡。
- 全面推行个体小家庭制度。
如果仅看以上几点,可能察觉不到什么问题。但如果你去看《商君书》的变法细项,估计会脊背发凉。
作为社会变革先驱,法家和代表旧世界的儒家进行了非常彻底的切割。
法家认为儒家的一切都该抛弃
商鞅在《商君书》中用了很多篇幅痛骂儒家,例如《农战篇》中强调:
“诗、书、礼、乐、善、修、仁、廉、辩、慧,国以十者治,敌至必削。”
再比如《去强篇》中又批评儒家:
“用诗、书、礼、乐、孝、悌、善、修治者,敌至,必削国。”
在法家看来,像孝顺父母,兄弟友爱,讲礼貌、心底善良、兄弟和睦等优秀品德都是罪恶虚伪的。
这种说法现在看来不可理喻,你必须回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才能理解。
儒家的孝顺父母不仅仅是孝顺父母,其目的是维护分封体系中的宗法制。
同样的道理,兄弟友爱也不仅仅是兄弟友爱,那是为了确立嫡长子继承制而存在的。
正如文章开头所说,法家把孩子连着洗澡水一块倒掉了。
你把旧世界彻底摧毁了,得有新体系补上吧?法家也确实提出了全新理念。
集法家学说大成的《韩非子》中详细阐述了人性本恶理论:
“人臣之于其君,缚于势而不得不事也。夫妻者,非有骨肉之恩也。”
类似的论点还有很多,法家认为人世间没有善良,全部都是利益交换。
大臣为什么效忠君主?因为君主能够给他荣华富贵,大臣得势就可能篡位。
夫妻之间没有恩义,不然男人为啥到老都喜欢年轻漂亮的小姑娘?女人为啥要谋夺家产?
父子之间也没有亲情,不然为啥重男轻女?不就是想利用男孩的劳动力么?
综上所述,在这个没有善良的人世间我们只能用严刑酷法来规范大家的行为。
重刑罚而轻德治,变法的恶果很快就显现了出来,秦国变成了儒家口中的禽兽之国。
事实上不仅仅是儒家,连法家内部也开始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战国末期同时通晓儒家和法家的荀子在游历秦国后,留下了大量文字赞扬了变法的伟大。
与此同时《荀子》也记载了这位先贤的忧虑,他强调了儒家仁义的价值:
“彼仁义者,所以修政也。政修则民亲其上,而轻为之死。”
同时预言了秦朝的灭亡:
“此世之所以乱也。”
荀子认为,儒家的忠义、仁爱等理念还是要有的,正因为有了这些信念,民众才会不计得失去奉献、牺牲。
法家搞的这套纯粹是威逼利诱,你不爱兄弟,不爱父母,不爱孩子,还指望你爱秦国吗?
秦朝灭亡后法家学派著名人物贾谊在《治安策》中总结教训时也批评商鞅变法:
“行之二岁,秦俗日败。”
具体表现大概是:
“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借父耰鉏,虑有德色;母取箕帚,立而谇语。”
由此可见,秦朝后期基本上已经进入零道德社会了。
有钱人孩子刚成年就要谋夺家产,穷人为了钱甚至甘当上门女婿。
父母到亲儿子家里借东西,被当乞丐轰出去。
所以不要问秦国灭亡后老秦人都到哪里去了,商鞅变法后他们是生存不下来的。
只有将自己变成唯利是图,毫无廉耻的趋利之徒才能更好适应法家。
当刘邦的大军开进咸阳,老秦人毫无反应,你甚至能在《史记》找到他们大量参加汉军的记录。
大秦可是我的父母之邦,得加钱!
以利相交,利尽则散。这样的帝国肯定是容错率极低,经不起任何波折的。
平日里或许看不出什么,一旦遇上些许挫折,必然是土崩瓦解的下场。
三、未来
历史是曲折前进的,法家虽然代表着未来的方向,刚开始时却并非完美无缺。
想要在一间阴暗屋子里开个窗,大家肯定不允许,但如果你要掀屋顶,肯定会有人出来调和。
法家在秦国扮演的就是掀屋顶的角色。
只用法家,轻视思想教育,诛行不诛心下帝国再强大也会从内部瓦解。
只用儒家,反对任何变革,帝国再稳定也将丧失前进的可能。
汉朝之于秦朝就是儒法合流,补全缺陷的过程。
想要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还要更具体地分析秦国施政中的其他漏洞,这个问题下一篇再讲。
参考资料:
《史记》
《左传》
《论语》
《荀子》
《韩非子》
《商君书》
《治安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