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文章 】 花中巢许 || 高令亚
花中巢许
文/高令亚
二月的琅琊山已是芳香满园了——梅花正在盛开。
春游醉翁亭,你一定要去看看那株梅——欧阳修手植梅,那被誉为花中巢许的白梅。花中巢许,这是清顺治九年(1652年)提督江南学政李嵩阳在欧梅台壁上题刻的,一直保留至今。
还没有踏进园子,就嗅到了浓郁的清心的梅香。这次来醉翁亭,正赶上欧梅花期,幸甚!
欧阳修,一代文宗,曾被贬滁州任太守。他在任期间,流连山水,嗜好饮酒,宽政廉洁,深受滁民的爱戴和怀念。琅琊山到处留下了醉翁的足迹。欧公在这里建名亭,写名记,使琅琊山成为千年来的旅游胜地。那篇《醉翁亭记》,古今传诵,早已成为不朽之作。
读《醉翁亭记》,不仅要感受他的山水情怀,而且要领略他的执政理想——与民同乐,这就是醉翁精神的内核。面对醉翁亭,我们可以感受到欧翁作为一代文宗胸襟的博大,情怀的浪漫,诗意的淡远。
欧翁是一个有高尚情怀的文人。虽遭坎坷,但不气馁,有大境界。他来滁州后,简政宽民,清明政治,百姓和乐。于是,他欣然写下《醉翁亭记》《丰乐亭记》等名文。他寄情山水,嗜饮酒,遂得醉翁之号,然“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梅兰竹菊,国画四君子也。此四子,皆有隐逸之风,坚贞品端,或馨香,或傲雪,或高风亮节,或俊朗飘逸,文人喜好。爱梅赏梅早已成为古今文人的癖好。人们植梅,观梅,写梅,画梅,成为文坛风尚。欧翁也不例外,从而给我们留下了这株梅树。
欧梅枝繁叶茂,花期约在春二三月间。这是株杏梅,花开时白色点点,像繁星一样缀满花枝。置身于园内,那清幽之气沁人肺腑,会使你情郁于中难以自。赏梅,赏其姿,其色,其味,流连忘返,左顾右盼,不忍卒别。
这株梅被誉花中巢许,并不虚妄。巢许,隐士也,清高,孤傲,厌尘俗,喜山林田园,追求淡静人生。花中巢许,谓欧梅乃梅中之隐君子,这不正是欧阳修被贬后所追求的人生吗?以梅喻品,以梅自喻,古已有之。
梅有梅品,人有人格。梅,不畏严寒,傲雪凌霜,独秀春色,这也是文人墨客爱梅的根本原因。梅的坚贞不渝、顽强,不就是有骨气的文人精神写照吗?文人写梅、画梅,展现的是梅的个性和特质。
千百年来,人们崇尚这株欧梅,就是慕醉翁清高品格和芳洁情怀。人们用这株梅来纪念这位宋代的文人领袖。
这株梅,已成为一种精神的象征,情感的寄托。近一个世纪来,不知多少人慕名而来。为赏梅之便,后世在其北建古某亭,某乃梅之古字。欧梅之南,建影香亭,亦赏梅之意。
古梅亭建于欧梅北边,地基略高于古梅,这样更加便于观赏。亭北面墙正中悬挂一幅古梅的画,上面有个牌匾“芬溢南谯”。古梅亭有副楹联:品节追欧苏,千载芳梅撑铁骨;冰姿宜水月,一天香雪荡春风。此联借赞梅花铁骨冰姿赞欧公和东坡的高风亮节。
影香亭坐落于池中,亭子四周用石块垒砌,中间是一个石墩,然后在石墩上建起的亭子。亭子四周环水,水源自于山泉,清澈见底,水中尚有放养的金鱼供游人赏玩。亭子靠西北角也有一株梅树,枝干弯曲似虬龙,枝条纷披于水面,婆娑可爱。可惜的是,在欧梅开放的花期,这株梅尚未开放,只见枝条,不见梅叶梅花。坐在亭中的石凳上,望着梅树在水中倒影,不禁想象梅花盛开时繁花点点映入水中而花香四溢的雅致光景来,这也是一种期待和享受吧。
欧梅、古梅亭、影香亭,三者彼此映衬,相得益彰,缺一不可。千年来,古梅尽显风采,尽态极妍,散发出幽幽的古韵。古梅虽经历史风霜的侵袭,却依然枝繁叶茂,繁花似锦,这要感谢古人护梅的那份执着和对梅的爱恋,也要感谢当代有识之士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我想,有他们对中华文化的厚爱和传承,欧梅文化一定会延续下去。
在这春日,我多么希望人们把梅的香与色带入梦里,永不凋谢。
作者简介
高令亚,笔名天都峰,安徽定远人。中学高级教师,定远作家协会会员。《楚天风华》微刊主编。平时爱好写作,数篇诗赋发表于《齐鲁文学》《安徽诗歌》《滁州日报》《新滁周报》等媒体。作品收入于《山东诗刊》《中国风》《暮雪诗刊》《中华诗赋》等纸刊。
编辑:陈智恩
校对:陈登宋
图片来源:网络 | 侵删
定远朗读者公众号编委:
傅贵、杜卫国、蒋耀冰、郑培进、王兆来、钱伟、弯湾、何郁、李艳、陈登宋
执行编辑:
弯湾、钱伟
投稿要求:
1.作品以电子邮件形式发送,并附百字以内的作者简介和一张作者生活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