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半农
刘半农(1891年5月29日-1934年7月14日),原名寿彭,改名刘复,初字半侬,后改半农,晚号曲庵。江苏江阴(今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人。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文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1911年曾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后在上海以向鸳鸯蝴蝶派报刊投稿为生,1917年到北京大学任法科预科教授,并参与《新青年》杂志的编辑工作,积极投身文学革命,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1920年到英国伦敦大学的大学院学习实验语音学,1921年夏转入法国巴黎大学学习,1925年获得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成为第一个获得以外国国家名义授予的最高学衔的中国人,所著《汉语字声实验录》,荣获法国康士坦丁·伏尔内语言学专奖,是我国第一个获此国际大奖的语言学家。1925年回国后刘半农任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兼任北大研究所国学门导师,建立了语音乐律实验室,成为中国实验语音学奠基人,1933年4月,与钱玄同等12人联名在报纸上发出为李大钊烈士举行公葬的募款书,并书写墓碑墓志,1934年6月,为完成《四声新谱》、《方音字典》和《中国方言地图》的编写,冒着酷暑沿平绥铁路深入绥远、内蒙一带考察方言方音,不幸染上“回归热”,7月14日在北平逝世,年仅44岁。主要作品有诗集《扬鞭集》、《瓦釜集》和《半农杂文》。
《教我如何不想她》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
微风吹动了我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
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里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
西天还有些儿残霞,
教我如何不想她?
王若水点评:
刘半农是中国白话诗的带头人,《教我如何不想她》是他1920年在伦敦写的一首白话诗,收集在诗集《扬鞭集》中。1926年赵元任将此诗谱曲,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青年知识分子中,广泛流行传唱。
刘半农在文字学方面的突出贡献,就是创造了汉字中作为女性的第三人称代词的“她” 字。20世纪20年代,白话文兴起、翻译文学涌现,汉字第三人称不分男女造成很多不便,此时刘半农提议造新字“她”。刘半农在1920年所作《她字问题》一文中主张创造“她”、“牠”二字,他说:“一,中国文字中,要不要有一个第三位阴性代词?二,如其要的,我们能不能就用牠字?……我现在还觉得第三位代词,除'她’字外,应当再取一个'牠’字,以代无生物。”(《半农杂文》)。在同年创作的诗歌《教我如何不想她》中刘半农首次使用了“她”字取代女性,并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刘小蕙在《父亲刘半农》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1920年9月4日,在伦敦作《教我如何不想她》,首次将'她’字引入诗句。”
《教我如何不想她》的“她”究竟是谁?赵元任先生1981年回到中国时,有人请教了赵先生,赵先生回答说:这是想念祖国。但是从这首诗的用词造句来看,更接近男女爱情之“情”,所以一直以来,人们都是把这首歌作为情歌来领会的,而且《教我如何不想她》初次发表的原名就是《情歌》。其实作为一首抒情诗篇,读者没有必要硬性地界定“她”的具体所指,完全按自己的理解、想象、意会诗歌的内涵,不是更好吗。
全诗四节,每节五句,在形式上的整饬,一望而知。诗的第一节写出白天对“她”的想念,第二节写出夜晚对“她”的想念,第三节写在春天对“她”的想念,第四节写在秋天对“她”的想念。无论白天黑夜,春秋轮回,对“她”的思念绵绵不断,于是加重语气强调——“教我如何不想她?”整首诗音韵和谐,语言流畅。韵律是诗的躯体,意境是诗的灵魂,只有躯体和灵魂的统一,才是真正的完美。这首白话新诗无疑做到了。
关于刘半农的《教我如何不想她》这首诗还有一则有趣的传说。赵元任夫人杨步伟在她的回忆录《杂记赵家》中有一段叙述。1930年前后,杨步伟在北京女子文理学院任教,她的那些女学生们非常爱唱《教我如何不想她》,后来歌词作者刘半农奉命接掌该学院,刘半农穿了一件中式的蓝布棉袍子来到学校,女学生们偷偷议论:“原先听说刘半农是一个很风雅的文人,怎么会是一个土老头。”杨步伟听到了,就告诉这些女学生:“你们一天到晚都在唱他写的《教我如何不想她》,这就是那个他呀。”女学生哄了起来说:“这个人不像么。” 还有的说:“这首歌不是你家赵先生写的吗?”杨步伟说:“曲是赵先生所谱,但歌词是他写的呀。” 后来刘半农知道了这件事,为此而打油四句:“教我如何不想他,请来共饮一杯茶。原来如此一老叟,教我如何再想他。”
《一个小农家的暮》
她在灶下煮饭,
新砍的山柴,
必必剥剥的响。
灶门里嫣红的火光,
闪着她嫣红的脸,
闪红了她青布的衣裳。
他衔着个十年的烟斗,
慢慢地从田里回来;
屋角里挂去了锄头,
便坐在稻床上,
调弄着只亲人的狗。
他还踱到栏里去,
看一看他的牛,
回头向她说:
“怎样了──
我们新酿的酒?”
门对面青山的顶上,
松树的尖头,
已露出了半轮的月亮。
孩子们在场上看着月,
还数着天上的星:
“一,二,三,四……”
“五,八,六,两……”
他们数,他们唱:
“地上人多心不平,
天上星多月不亮。”
李都蔚点评:
这首诗写于1921年的伦敦,在西方现代化的都市里,诗人思念着祖国,回想农村的生活情景,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祖国、故乡、农村、农民的深情。这首诗以叙事的笔调朴实无华地描写了一个小农家的傍晚生活。从小在乡下长大的我对这样的情景有一种油然而生的亲切感,尤其对于孩子们数星星的场景印象深刻。
傍晚时分,倦鸟归林,劳累了一天的农人们回到了简陋而温馨的家。诗的第一节描写母亲在厨房里忙碌着,土灶的胸膛里燃烧着嫣红的火苗,柴火在里面哔啵作响,火光照亮了了母亲红润的脸庞,和青布做的衣裳,屋顶上炊烟袅袅,厨房里飘出饭菜的香味。母亲做的晚饭,只是乡野间寻常的粗茶淡饭,但散发着自然乡土的清香,浸透着家的温馨,那是诗人在从故乡高飞远离之后,在喧闹冷漠的城市,在异国他乡再也享用不到的。第二节描写父亲衔着烟斗,荷着锄头,从田间缓缓踱步而归,他逗弄着小狗,还去看了牛栏里的牛,问了母亲新酿的酒,虽然劳累,但他心里却显得格外的踏实和满足,生活于他就是这么简单而充实,一家人其乐融融便是他的全部追求。第三节描写半轮皎洁的明月,挂在山顶的树梢上,深邃的夜空繁星点点,孩子们在禾场上打闹着,嬉戏着,唱着童谣数星星,稚嫩的笑声在静谧的夜晚回荡。
那场景,也许不过是童年生活中的日常,若干年后,身处异乡才觉知那温柔如水的夜晚竟然童话般美好,仿佛一幅温暖的图画深深刻在了诗人的脑海中。那浓浓的乡情,哪怕山长水阔,哪怕时光荏苒,也会时时萦绕在心中挥之不去。儿时的童谣依然在心头回荡“地上人多心不平,天上星多月不亮。”世间的人啊心常不平,心不平的人啊哪有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