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准
寇准(961年8月27日宋太祖建隆二年七月十四日-1023年10月24日宋仁宗天圣元年九月),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改大名府成安县。以后他又先后升任盐铁判官、尚书虞部郎中、枢密直学士等官。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宋太宗任命寇准为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任同知院事,开始直接参预北宋朝廷的军国大事。短暂的被贬谪后又被召回京师,拜为参知政事,宋真宗咸平六年(1003年)八月,寇准与毕士安同日拜相。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辽国南下侵宋,寇准督促宋真宗亲征澶州,终于十二月宋辽双方订立了和约——“澶渊之盟”。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干戈宁息,贸易繁荣,人民生活安定。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年),寇准被免去相职,做了多年的地方官。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再度入相,不久又被罢相,出任地方,宋真宗乾兴元年(1022年)终被贬谪雷州(今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司户参军,宋仁宗天圣元年 (1023年) 九月,病逝于雷州。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年),宋仁宗为他昭雪,归葬下邽。敕令恢复寇准太子太傅、莱国公,赠中书令,谥号“忠愍”。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有《寇莱公集》、《寇忠愍诗集》传世。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
《书河上亭壁》
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王若水点评:
这首诗作于宋真宗咸平元年(998年)寇准三十八岁时,前有小序:“予顷从穰下,移莅河阳;洎出中书,复领分陕。惟兹二镇,俯接洛阳,皆山河襟带之地也。每凭高极望,思以诗句状其景物,久而方成四绝句,书于河上亭壁。”诗人创作了春、夏、秋、冬四首写景抒情绝句组诗,题写在黄河边一座亭子的壁上。这是其中的第三首,以秋天的景色为主,自然而然染上秋愁之意。
诗前两句写黄河,及因黄河勾起的无边的愁思。第一句从三个方面来描写黄河上的景象,“岸阔”是黄河恢宏阔大;“樯稀”是黄河上没有几条船,这就使人觉得河似乎更宏阔;“波渺茫”是黄河秋水浩渺,诗人着眼于大景用的线条很粗。第二句的“思”字紧接上去,在这烟波渺茫的黄河岸边,自己独自靠在亭边的栏杆上,思绪万千,时值秋日,这如黄河般浩渺的思绪又带着丝丝愁情。后两句写远处,萧瑟秋风中,依稀可见稀疏凋落的树林,林后耸立的山峦,一半浸沉在夕阳照射中。“一半秋山带夕阳”使全诗意境深远,让吟咏者倍感安闲舒适而觉亲切陶醉。
全诗营造出秋日的景色,悲秋的氛围,愁怨的场景,又兼有恬静的含蓄。
《咏华山》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李都蔚点评:
寇准是宋朝名相。小时候印象深刻的是戏台上抹着大胡子背着官靴的寇准,狼狈的扮相,却是个大忠臣。寇准是北宋时期稀世神童,从小聪慧过人。这首诗便是寇准七岁时咏诵的一首诗。据记载,寇准小时候,其父大宴宾客,饮酒正酣,客人请小寇准以附近华山为题,作《咏华山》诗,寇准在客人面前踱步思索,一步、二步,到第三步便随口吟出这首五言绝句。比世人皆知的曹植七步成诗还要快出许多,真是才思敏捷,出口成章。诗的大意是: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华山脚下。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他咏的这首诗,缘境构诗,诗与境谐。孩子的诗是即景即情之作,与先前的爬山描写投榫合缝,都突出了华山的高峻陡峭,气势不凡,显得贴合山势,准确传神,应该说是难能可贵了。从简洁清新朗朗上口的诗句中也可看出孩子天真无邪的童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