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没有对抗训练的拳术是假拳”
一、在技击中,为什么只能使用简单的动作
“好看的拳不能打,能打的拳不好看。”很多武术爱好者有这样的共识。
至于好看的拳为什么就不能打,能打的拳又为什么不好看,小伙子们往往困惑不已,搞不清到底是自己功夫没练到,还是老师教错了。
我明确地告诉你,你没有错,问题出在你所学的拳术动作上,是那些拳术动作过于规整优美而不切实际了,因为运动心理学发现:激烈的应激刺激会影响人对内部信息与外部信息的提取和分析,降低思维的变通性,从而使人以刻板和僵直的方式解决问题(见运动心理学)。
拳脚相搏属于强烈的应激刺激,而空练还有说手、喂手给人的应激刺激则微弱得多。这些我在上一篇文章里已经讲过。
什么是“内部信息”?放到拳术技击里来说,它主要指你平日训练的拳法动作、技击战术、老师的教导叮嘱等等。
拳术技击中的“外部信息”呢?简单地说,指对手的一系列动作,及动作的变化等等。
“影响对内外信息的提取和分析”这句话,在拳术技击中的意思就是:影响你对自身拳法、战术的使用(影响对内部信息的提取与分析),扰乱你对对方拳脚动作及动作变化的注意(影响对外部信息的提取与分析)。
“降低思维的变通性”这句话差不多不用解释,大家都明白,人动起手来是没有时间去想的,来不及想,思维的变通性当然会降低。
“以刻板和僵直的方式解决问题”,对于拳术技击来说,就是以简单的拳术动作去搏斗。在解释了这段“运动心理学的解释”之后,我已无须再唠叨,大家即可明了:为什么那些姿势优美的拳法(包括规整的拳架和发力),一到拳脚相搏就使不出来,而能够使出来的,都是非常简单的动作。一切都是应激刺激惹的祸。
需要强调的是,拳术动作的简单,不仅指姿势上的简单,因为有很多拳术动作,譬如撑锤、崩拳、掼耳、炮拳、钻拳、通天炮等等,看动作姿势,都堪称朴实无华,但是它们在动作幅度、动作时间、动作节奏……等因素上,却不够简单,不适应技击那么强烈的应激刺激。就是说,一个能应对技击的拳术动作,它是不是足够简单,是否符合实战要求,要综合“动作姿势、动作幅度、动作时间、动作力量、动作速度、动作速率、动作节奏”七个要素(见运动训练学),而不仅仅是看姿势,一个合理有效的简单拳法,来自于这七个要素的相互配合。
二、不能适应技击的强烈应激刺激,不是真正的传统拳法
我们拿上述的应激理论来谈一下辨别真假传统拳法的问题。
几年以前我曾在《搏击》上说:拳术动作是否合理有效,投入拳脚对抗即可得到检验。
从应激理论来说,合理有效的拳法动作,是指能适应技击这种强烈应激刺激的动作,不能适应技击刺激的动作,难以说是合理有效的。把应激理论用到辨别真假传统拳法上,就是:凡真正的传统拳法,必是合理有效的,是能够适应技击这种强烈的应激刺激的;凡是不能适应技击的强烈应激刺激的拳法,必然是有失合理不够有效,难以称为真正的传统拳法——我们不是一直坚信传统拳法是非常厉害的吗?假如不能适应技击的强烈应激刺激,怎么能叫厉害呢?
当然,即便是真正的传统拳法,在有效性上,也有“非常有效”与“效果一般”之分。
但不管是非常有效还是效果一般,它们都在有效的范畴内,与无效、挨打绝然不同,所以,如果大家还承认传统拳法是能打的,那么这个能打,必然是指能有效地适应技击的强烈的应激刺激(哪怕其效果一般),否则即是被篡改的传统拳。
三、应激刺激强烈的“武林大会”
“武林大会”举办以来,不断有人指责拳手技术单调,打得不好看,不是原汁原味的传统武术。说这话的如果只是爱好者也就罢了,爱好者普遍没看过传统武术是怎么打的,对传统武术技击的认识只停留在“拳论掌故演练说手”上,有问题的是,一些武术家也对拳手横挑鼻子竖挑眼,批评拳手只会使用简单动作,没打出本门的特色。
这我就要问了,难道这些武术家就能打出“不简单的好看动作”?就能打出“拳论掌故演练说手”里的本门特色?
如果谁说他能把演练说手那样的本门特色打出来就请他打一回,我们也不逼他打“武林大会”,硬逼五六十岁的人上擂台显得我们不近人情,他只需放弃说手拆招,改成真实的拳脚对抗就行,也不用多打,打十几秒钟即可,看他还把他忽悠的本门特色用到拳脚对抗里。
我明告诉大家,他们打不出来,他们要真有那本事他们早打了,绝不会玩说手拆招。他们心里很清楚,只有拳脚对抗才有说服力,才能避免大家对他们撇嘴说:“你上去也一样,照样打不出你说的那特色。”
武术家也是人,一旦投入应激刺激强烈的拳脚对抗,他们照样会像“武林大会”上的拳手一样,打不出本门特色,因为对抗的强烈应激刺激照样会影响他们“对内外信息的提取和分析”,他们”思维的变通性”照样会降低,他们的技术动作照样会像实战中的拳手那样单调,丧失他们所谓的传统味道(那个所谓的味道只存在于虚幻的'拳论掌故演练说手’中)。
不信就让他们打一回。看他们是否有本事推翻运动心理学。
四、用对抗这种强烈的应激刺激纠正被篡改的传统拳
激烈的拳脚对抗不但是鉴别真假传统的试金石,还能够矫正那些被篡改的传统拳法,比如八极”顶肘”这个动作,大多数的八极拳爱好者都从自己的老师嘴里听说:这个顶肘是传统的,用时要把肘往对方的胸口顶。
”顶肘”真的是往对方的胸口顶吗?往对方胸口顶的顶肘真的是传统的顶肘吗?
在此我们不进行理论分析,那样会把大家的头脑搞乱,我们请应激刺激来帮我们判断,有事实摆在眼前,大家心明眼亮、一目了然,岂不胜过理论无数?
教师爷说手是不算的,说手,他永远能把肘顶到你胸口上。我们现在谈的是技击,是真传统问题。技击和真传统是要放在强烈的应激刺激中谈的。
好了,你就来看一看吧,首先看你老师,看他是否能像他忽悠的那样,能在激烈的技击中把肘顶到对方胸口上。
其次看你的师兄弟们,看有哪位能在拳脚相搏中把肘顶中对方的胸口。
再次看你认识的八极拳爱好者,大家凑一堆,拳脚对抗它几十场,看有谁能玩出顶到对方胸口的“传统顶肘”。
最后,你再问问普天下所有的八极门人,看有谁能用拳脚对抗来证明他自己,证明他能把肘顶到对方胸口。这普天下的八极门人,既包括普通的爱好者,也包括那些八极拳家、八极大师。
如果普天下的八极门人没有一个人能在技击中把肘顶到对方胸口,那么,我们就可以据此说:把肘顶到对方胸口的顶肘是被神话了的传统,是虚妄无效的传统,即假传统。
纵使十万人中有三两个人能在对抗中把肘顶中对方的胸口,也就是说,成功率为十万分之二、三,我们同样不能说这个顶肘是真传统。把成功率只有十万分之二三的拳法奉为真传统,定为拳法样本让大家练,是对大众的蔑视和不负责任。八极拳从二三百年前到如今一直面向大众,将来它也仍将以普通大众为服务对象,难道我们让大众去练一种几乎注定会失败的”传统”吗?
什么是真正的传统顶肘,应该由大众的对抗实践来回答。有爱好者说:“我的顶肘只能起到被动的防御,封顶来拳,其它什么也做不出。”
请不要气馁,你这就是顶肘,是传统的真顶肘,能成功封顶来拳,总比那连来拳都封不住,而只会让来拳在他脸上开花的顶肘吧?
也有爱好者说:“跟人打对抗,我能经常迎着对方的拳头使顶肘,但顶不着对方身体,只能接近他,算不算把顶肘使出来了呢?”
算,太算了,你能在拳与腿的纷乱打击中,对来拳做出反应一一而且是准确迅速的反应(若非准确迅速的反应,是无法经常使出顶肘且在顶肘后接近对方的),你做得非常好,顶肘往往就是起盾牌的作用,如果你能在顶肘接近对方之后,再接续一侧踹或一穿桩腿或一拳,就更好了。
还有爱好者说:”我的顶肘有时已经穿过对方胳膊的防守,向对方的胸口逼近了,但无论如何顶不着对方的胸口,更不要说把对方一顶而垮。”
在拳脚对抗中,主动用顶肘而接近对方的胸口,有时不是很难(要视对手的一些习惯而定),如果是对方进攻,而你能用顶肘穿过对方两臂的防御逼近他的胸口,这表明你的综合实力,如技术水平、心理能力、对时机、距离等等的判断,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足以令很多八极拳家惭愧。我恭喜你。更多的例子不举了。上述在应激刺激强烈的对抗中使用的顶肘,均为传统的真顶肘。如果大家想把自己的顶肘回归传统,去掉虚幻,就放到拳脚对抗里去纠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