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升园思悟:神拳李能然及其著名弟子们的传奇、绝技

孙氏武学之拳意述真003。本文首发于今日头条之允升园。

研读之七:“神拳李能然”的四个传奇。

孙禄堂先生《意拳述真》一书,详细记载了“神拳李能然”的诸多传奇。

李洛能先生,讳飞羽,字能然,世称老能先生,直隶深县人,时人称“神拳李能然”。年八十余岁,端坐椅上,一笑而逝。

传奇之一:初次拜师寻访,竟未看上老师戴隆邦先生

李洛能先生喜拳术,闻县境有戴龙邦先生者,善形意拳,往访焉。觌面一见,言谈举止,均甚文雅,不似长武术者,心异之,辞去。他日倩人介绍,拜为门下,时先生年三十七岁也。

传奇之二:拜寿演拳,八十老人一句话改变其习武人生

自受教后,李洛能昼夜练习,二年之久,所学者,仅五行拳之一行,即劈拳,并半趟连环拳耳。虽所学无多,而诚心习练,日不间断。

是年,龙邦先生之母八十寿诞,先生前往拜祝。会武术者皆在寿堂练习,惟先生只练拳趟半。

龙邦先生之母遂问李洛能先生,为何连环拳只练半趟?

李洛能先生先生答曰:仅学此耳。

龙邦先生之母当命龙邦先生曰:此人学有二年之久,所教者甚少,看来到是忠诚朴实,可以将此道理,用心教授之。

龙邦先生本是孝子,又受老母面谕,乃尽其所得乎心者而授之。李洛能先生精心练习,至四十七岁。

传奇之三:培养八大弟子,皆为享誉武林的形意拳大家

李洛能先生每与人相较,无不随心所欲,手到功成,当时名望甚著,北数省人皆知之。择优授徒广为传人,著名弟子有车永宏、宋世荣、宋世德、李广亨、郭云深、刘奇兰、刘晓兰、贺运亨等人,各怀绝技。

传奇之四:拳术已臻上乘神化之功,有不见不闻之知觉

本境有某甲,武进士也,体力逾常人,兼善拳术,与先生素相善,而于先生之武术,则窃有不服,每蓄意相较,辄以相善之故,难于启齿。

一日会谈一室,言笑一如平常。初不料某甲之蓄意相试,毫无防备之意,而某甲于先生行动时,乘其不意,窃于身后即捉住先生,用力举起。

及一伸手,而身体已腾空斜上,头颅触入顶棚之内,复行落下,两足仍直立于地,未尝倾跌。

以邪术疑先生,先生告之曰:是非邪术也,盖拳术上乘神化之功,有不见不闻之知觉,故神妙若此,非汝之所知也。

允升园思悟:

李能然先生苦练形意十年,终成一代武学大家。万时定律,同样适用于内家拳者。五年入门成专家,十年出门成大家。成为一名武学大家,须有天赋、有兴趣,更得有毅力、有机缘。

研读之八:李能然传授给郭云深的手法,当今或已绝迹矣。

关于形意拳大家郭云深,《意拳述真》描述得非常详细,拳友们基本都知其生平,在此不再详述。看其小传,其中一处甚是精彩,文字是这样描述的:

能然先生传授手法,二人对手之时,倏忽之间,身已跌出二丈余,并不觉有所痛苦,只觉轻轻一划,遂飘然而去。

允升园思悟:

能然,即李洛能先生,郭云深先生的师父。能然先生传授的这种手法,是一种什么功夫呢?我是没有看到过的,当今或已绝迹矣。但我是不怀疑的。

研读之九:形意拳大家宋世荣以内功著称,其“盘根冲空”绝技“步到人翻”。

孙禄堂先生之《意拳述真》,对形意拳大家宋世荣先生的功夫作了详细记载。当时,孙禄堂对宋世荣是非常敬佩的。

宋世荣先生,宛平人,喜昆曲、围棋,性又好拳术,李能然先生著名弟子之一,拳术高超,名冠当时。

宋世荣先生所学五行拳及十二形,无不各尽其妙。

之一。蛇形绝技

练习十二形中蛇形之时,能尽蛇之性能,回身向左转时,右手能摄住右足跟;及向右转时,左手能摄住左足跟;回身停式,身形宛如蛇盘一团;开步走趟,身形委曲弯转,又如蛇之拨草蜿蜒而行也。

之二。燕子抄水绝技

练燕形之时,身子挨着地,能在板凳下边一掠而过,出去一丈余远,此式之名,即叫燕子抄水。

之三。狸猫上树绝技

练狸猫上树此系拳中一着之名目,身子往上一跃,手足平贴于墙,能粘一二分钟时。

之四。盘根冲空绝技

盘根冲空,是从下盘练起的筋皮膜功法,能使劲入骨髓,周身尤其是大腿筋膜皆升腾,久而久之,腿脚就会变得十分灵捷、身体显得轻盈快捷、动转自如,技击“步到人翻”。练至功夫精深时,身体可以腾空,故称“盘根冲空”。

允升园思悟:

宋世荣先生之真功,有两个原因:

一则,得益于李能然先生的真传善授。许多师父自己功夫了得,但是不会教徒弟,许多绝技“人亡艺绝”,令人非常遗憾。

二则,得益于《内功四经》。我和拳友们已聊过《内功经》。《纳卦经》聊了一两句,但因诸多拳友对易理不知,故停下来改谈《陈氏太极拳图说》。

为何?因为《陈氏太极拳图说》一书中有诸多易理知识。待拳友们熟悉易理大致概念和基础知识后,我们再聊《纳卦经》。

研读之十:形意拳大家刘奇兰的“龙形搜骨”,到底是一种什么功夫?

关于形意拳大家刘奇兰先生,孙禄堂先生之书所用笔墨甚少。

刘奇兰,直隶深县人,喜拳术,拜李能然先生为师,学习形意拳术。先生隐居田庐,教授门徒,联络各派,无门户之见,有初见先生,数言即拜服为弟子者。先生至七十余岁而终。弟子中,以李存义、耿诚信、周明泰三先生艺术为最。其子殿臣,著《形意拳抉微》,发明先生之道。

允升园思悟:

刘奇兰先生,乃李洛能先生的著名弟子之一,其绝技为“龙形搜骨”。这是一种什么功夫?现在人似乎知之甚少。实话实说,我也不是很清楚,更没有体悟。孙禄堂先生会不会“龙形搜骨”?这个就不清楚了。

看看网络上的说法吧,过过眼瘾。

神龙缩骨,是“抓”字诀,十指如抓球,十趾如抓地,象形术叫缩骨,形意拳叫“龙形搜骨”,每块骨头都搜到了,抓紧了,便是搜骨。后面紧了,前面的就自然放松,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层层抓,最后一把抓在胯上。神龙缩骨的两手如满弓,撑得很饱满,缩的是胯,找到最紧张的点,其他点自然撑圆,并不是处处都紧——那不叫紧,叫僵了。

研读之十一:形意拳大家车永宏的“游鼍化险”绝技甚是了得,吾体悟一下感觉甚妙!

孙禄堂先生《意拳述真》一书,对形意拳大家车永宏先生作了简要描述,笔墨不多。

车永宏先生,字毅斋,山西太谷县人,是李洛能最得意的弟子之一,人称车二师傅。

电视剧《乔家大院》的车二师傅即是此人。乔致庸的儿子乔锦堂,得到车永宏先生的传授,艺精技湛,以快著称,获“云中雁”之誉。

之于形意拳,车永宏先生最大的贡献,就是对传统形意拳进行了颇有贡献的创新。

一是注重十二形特技。在套路上,对形意拳十二形只取一手特技,左右反复练习,阴阳互变,刚柔相济,既便于技击,又利于健身。注意,左右反复练习是非常重要的。

二是注重直横并重。在练法上,讲究练气与养气并重,直劲与横劲并重,刚硬软化并重,攻击与防守并重。

三是注重顾中取胜。在技击上,形成车氏“形意十四处打法”,擅长顾法。实战中,车永宏先生常采用先顾后打、引进落空、吞吐趋邂、顾中取胜的技击法。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车永宏先生的“游鼍化险”绝技。鼍,即扬子鳄。

允升园思悟:

我体悟了一下车氏后人的练法,和王芗斋先生的“神龟出水”,甚是相似。

我的体悟,“游鼍化险”属于壬水劲,走的左前下、右后上相对的隅轴双螺旋劲,打出的劲属于斜后翻浪劲,会令对方前倾外翻。

研读之十二:形意拳大家张树德先生之小传,却藏着“脱枪为拳”的武学大学问

《意拳述真》是这样描述形意拳大家张树德先生的:

张树德先生,直隶祁州人,幼年好习武术,拜李能然先生为师,练拳并剑刀枪各术,合为一气,以拳为剑,以剑为拳。所用之枪法极善,有来访先生比较枪法者,皆为先生所败。先生隐居田间,教门徒颇多。门徒承先生之技术者,亦不乏人。先生至八十余岁而终。

允升园思悟:

古人说:“脱枪为拳”。

探寻真正实战之古拳法,我们或许能从古代的兵器练法中寻到。

形意拳大家张树德先生“以拳为剑,以剑为拳”之体悟,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和借鉴。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练习鸳鸯钺。我的体悟,器法比拳法相对更简单实用。

拳经云:“心为元帅,眼为先锋,手足为五营四哨,以拳为拳,以拳为枪,枪扎如射箭”。

形意拳的三体式和最初的“钻裹践”三式,不就是古时战士对敌所用的最简单实用的枪法之式吗?

研读之十三:形意拳大家刘晓兰,其独传功夫之一即是“鹰捉”。此招式可谓“象形取意”之经典。

孙禄堂先生《意拳述真》所记载的武学大家之中,刘晓兰先生是比较特殊的一位。特殊在什么地方?

刘晓兰先生,直隶河间县人,为贾于易州西陵。性喜拳术,幼年练八极拳,工夫极纯。后又拜李能然先生为师,研究形意拳术,教授门徒,直省最多。老来精神益壮。八十余岁而终。

允升园思悟:

特殊之一。刘晓兰是形意高手。

他的功夫,达到了“拳无拳,意无意,有意无意是真意”的出神入化之境。

鹰捉,是刘晓兰所独传之形意绝技。鹰捉,练得是六合浑圆劲。形意拳讲究把把不离鹰捉,可谓修炼形意功夫的不二法门。

我象形取意体悟了一下,见下图1—3老鹰捕食的过程,一看即明白,走的是前翻浪劲。之于手型,我体悟了一下,手法为龙爪掌和八字拳时,劲力更佳。

图一

图二

图三

象形取意,是形意拳的宝贝。太极拳者亦须会用。

此外,刘晓兰先生练习步法的方法,主要是绕九宫、转七星、钻板凳,其身法快如鬼魅。

特殊之二。刘晓兰是商业能手。

刘晓兰先生,不仅武学造诣深厚,经商亦是能手,其弟子多是经商骨干,买卖兴隆,家大业大。“穷文富武”四字,恰是形意拳大家刘晓兰的真实写照。

研读之十四:我不是童子功,也不具有过人天赋,能否在太极拳上有所造诣?

读罢《意拳述真》关于李镜斋先生的小传,我对题目之疑问顿逝。

这位李镜斋先生,可不是一般的人。他是形意拳宗师李洛能先生的弟子,性好拳术,年六十三拜李能然先生为师,与郭云深先生相处最久,研究拳术。练至七十余岁,颇得拳术之奥理,动作轻灵,仍如当年。先生云:“至此方知拳术与儒学之道理,并行不悖,合而为一者也。”

允升园思悟:

清代著名武术家苌乃周先生有一精彩拳论:“学拳,不拘老幼,不怕暗昧,只尽得心,舍得力,不成不休矣。夫子曰: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静而思之,信然信然。”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什么意思呢?

以习武为例。一个架式,别人学一遍、学十遍就心知肚明、能会善用,我如果坚持不懈地练习上百次、上千次,也一定会练得炉火纯青。

人各有所长。不管是武术还是艺术,有些人的确是具有天赋,学什么都是事半功倍,一点即通。而不具天赋之人,只能是从勤奋中去弥补。

老一辈武术家常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八个字,似乎很难用于形容现代的武者。

形意拳名家李镜斋先生,性好拳术,六十三岁时拜神拳李能然先生为师。练至七十多岁,颇得拳术之奥理,动作轻灵,成为李洛能形意门的著名弟子之一。

李镜斋先生最深刻的拳悟是,拳术与儒学的道理并行不悖、合而为一。

从李镜斋先生的学拳经历看,只要我们尽得心,舍得力,太极拳一定会不负光阴不负君。

我的体悟,儒学之于太极拳,其修炼要义须秉持中庸之道、中和之气、中正之体、中定之架,不偏不倚,无过而不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