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略丨战胜湿热,我自己的三伏脐贴
虽然清艾轩不卖三伏贴,但到了三伏天,后台就会有很多朋友询问三伏贴的问题。今天就咱们就聊一聊三伏贴使用的基本常识,顺便分享一则本人近期的体悟。
首先把三伏贴的方子和用法告诉大家:
白芥子、元胡索、生麻黄、法半夏各20克
莱菔子、甘遂、细辛、五味子各10克
共研成细粉,装瓶备用。
于夏季头伏、二伏、三伏的第一天,用鲜姜汁调为糊状,摊在6厘米见方的胶布上。
敷贴天突、膻中、肺俞、膈俞、大椎、定喘穴。
每次贴6-12个小时。
如果烧灼疼痛难忍,可以提前取下。
连贴三年。
方中剂量为每人每年的剂量。
敷贴期间,严禁生冷、辛辣。
这是三伏贴的原方,是河北一位老中医传授给我的。
可以驱寒温阳、降气化痰、益气养肺。
尤其对于冬季易发的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咳嗽、肺气肿等疾病有很好的预防作用,是冬病夏治、内病外治的一个奇效验方。
由于它降气化痰、疏利经络、协调脏腑功能平衡,因此其使用范围也被拓展了,现在普遍用于养生。
冬天没有咳喘的人,也贴三伏贴,所以,一到三伏天,北京各大医院门口就都是贴三伏天的人。
不过三伏天也并非人人皆宜。
三伏贴的原方,药性比较烈,很多人贴了, 皮肤会起水泡,很不适。
现在很多人用的三伏贴都是改良过的方子,性质比较平和了。
只是,这么一变,就有点儿远离初心了。
其实,敷贴穴位也是要有针对性的。现代人普遍脾虚湿盛,尤其是今年,土运不及,三伏又有40天,暑季的湿热势必更难运化开来。一有不慎,就可能出现耳鸣耳背、食欲不振、饮食不化、便溏腹泻等。
就连我自己,也未能逃出湿热的魔掌。
昨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桃子太甜,一高兴就吃了两个,结果,下午就有点耳背了,感觉还有点恶心,浑身不舒服。
这就是很典型的吃了凉的,伤了脾阳,运化不利,体内酝湿酿热。
夏日慵懒(其实慵懒也是湿热所致),我就没有熬药,直贴上固本化湿敷脐,过了一会,肚子开始咕咕噜噜了,傍晚解下大便,浑身舒服。晚上食欲也好了。
由此,我悟到,如果本身体质是素有湿热,或者一不小心吃了凉的、腻的运化不动,那么,三伏天在肚脐上贴固本化湿脐贴,可能会比三伏贴来得更精准些。
往肚脐上一贴,每天更换,自己就能操作,也来的方便。
看来,这个夏天,脐贴我是得贴一段时间了。
就把这个脐贴,作为我自己的三伏养生贴吧。
三伏天,清艾轩部分产品特价优惠,有需要的朋友,欢迎进店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