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宝栋戏曲文集精选:京剧难懂吗?
戈宝栋,男,1936年生,江苏东台人。中国画家,高级讲师,副教授,戏剧评论家。著名国画家戈湘岚之子,翻译家戈宝权之堂弟。1961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曾受名师潘天寿、诸乐三、顾坤伯、邓白的授授艺,学业优异。
不常看京剧的人,通常流行一句话:。“京剧听不懂”。不能说此话一点道理都没有,就是我们比较喜爱京剧的人,初听不熟悉的新唱段,也有辨不清唱词中某一些字的情况,这一点也不奇怪。我们听歌曲,甚至最通俗的流行歌曲,如果是不熟悉的新曲,又不见歌词,照样也会听错某些字句的。但是听不出某些词,并不妨碍对整段唱或整出戏的领会和理解。倘若熟悉唱中的每个字,就能够对唱中的含义和音律的优美,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并不存在懂或不懂的根本差异,仅仅是领会程度的不同。也正因为这一点,京剧才经得起咀嚼与品味,越听越有味道。我以为京剧并未难懂到深不可测的程度,不像某种宣传所说的那么奥妙。在清末民初戏曲“花雅之争”的辩论中,京剧被列入“花部”,是属于“下里巴人”的范畴,因为它太通俗了,被文人贬为“乱弹”,同现在的流行歌曲比较,似乎又显得“雅”了些。但是相对诗、词、书、画等艺术,它拥有比较多的观众,因此又成为通俗类型了。这些观众的文化层次,并不比能够欣赏交响乐、芭蕾舞、古典诗词的人们高。
以人们所说的那种“难懂”,多半还是针对文辞方面(其实京剧剧本中的文辞,真不算高深文学)。作为综合艺术的京剧,除了文学剧本而外,还有音乐、舞蹈、造型、舞美、做表、形体等艺术表现手法,综合运用在塑造形象与表述情节之上。如今一些年纪比较大的京剧爱好者(爱好京剧者并不局限于年老层次),他们当初也并不是已经年长或者已经具备高深文化层次之后,才开始喜欢上京剧的。大多数是在年轻时,文化程度并不高,已经是喜欢上了,甚至已经入了迷。随着年龄与阅历的增长,其爱好的程度不是减少了,而是不断地加深,终于成了爱不释手的精神食粮,本人便是如此一个。我在入学年龄之前,是个极其普通的顽童,那时最使我高兴的事,就是跟随外公去看“大京班”(京剧)。当时一听到剧场闹台的锣鼓声,浑身便不由自主地亢奋起来,两眼直勾勾地死盯着尚未拉开的幕布的舞台。在看戏中,我会随着剧情的发展而开怀大笑不止,也会悲伤得嚎啕痛哭。看完戏回家之后,还会兴致勃勃地将戏中的故事滔滔不绝地对家人诉说。那时我的文化程度是一字不识,我并不认为自己是神童,我相信,任何一个小孩去看戏,也一定能够产生同样的感受,虽然我当时听不懂台上唱的什么词儿,但是从音乐的旋律、演员的表情、做功与武打,我能够准确地判断出剧中人物忠、奸、善、恶的秉性,也能够领略到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各种情感。
艺术的语言是超越国界的,从这个意义上分析,不识汉字是外国人能够看懂中国的京剧,并且深深地爱上这门艺术,并非夸大宣传,应该是可以理解的。正如我们能够理解交响乐、芭蕾舞是同样的道理。那么,作为一个熟悉中国历史与民俗的中国人,却一点儿看不懂京剧,那倒是十分奇怪的事了!问题的症结在于,在了解京剧之前,不要先入为主地抱着某种偏见,而这种偏见是被一些似是而非的舆论误导所致。如:“老年人的艺术”、“不合时代潮流”、“节奏太慢”、“京剧难懂”等等。倘若在去看京剧之前,便已经产生了那种不屑一顾的心理障碍,远而避之。这样如何才能理解这门艺术呢!
以饮食作比方,全世界有无数种饮食方式,我们中国也有多种饮食风格。应该说任何餐饮都有其可取之处。否则,早就被人淘汰了。我们不可能全部饮食风格都品尝到,也许会有不合我们口味的饮食。如果对某种饮食方法或食品,事先抱有偏见(大多数是由于信听了舆论的误导),不愿意品尝一下,那是永远也不会领悟到这种味觉的妙处,只有不抱任何成见地尝一下,才有可能知其真正的味道。京剧岂不是如此,没有看过京剧的人,先不要以一个评论家或者学者的身份、姿态进入剧场,而是以一个普普通通的观众身份,去看几场京剧演出的话,我相信一定会被那悠扬的音乐旋律,优美的戏剧形象,出色的舞蹈身姿所打动的,不妨试试看吧!
(原载台湾《申报》1989年7月11日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