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车型真怕涉水嘛 这里有你最想知道的
近年来,由于新能源车型的普及,衍生出了又一个关于暴雨天的安全问题,那就是新能源车在涉水时会发生漏电之类的不安全情况吗?
初中物理就说过,水是导电的,这也是为什么前几天广东有路人因暴雨天公共设施漏电而发生了危险。那么,把电池组以及各种用电设备安装在底盘最下面的新能源车可以保证不会漏电吗?又或者说,在极端情况下整个都泡在水里的时候,车内人员会有触电危险吗?本文将告诉你答案。
标准比我们想象的严格
首先,无论是混合动力还是纯电车型,电压普遍在300V到400V之间,而人类双手之间的导电的电阻大约为1000欧左右,根据欧姆定律换算过来,如果真的发生误触,人体要承受到的电流有300到400毫安,而大部分实验表明,当人类身体电流超过10毫安的时候,基本就无法活动了。
所以,基本可确定的是大多数新能源车的电压确实足以电死人。
不过,这仅仅是数字的转换,从安全防护的理论上来讲,在大多数情况下新能源车型绝不会让人暴露在电池组的“高压”之下。
首先,无论车企是否有自我保护与车辆保护的意识,在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中,明确规定了关于新能源车型动力电池组的安全标准与试验办法。根据查找的资料来看,该标准中需要电芯在满电状态下,侵入含3.5%的氯化钠溶液2小时,以模拟盐海水腐蚀情况,要求电池无起火、无爆炸等危险现象。
当然,从我们的日常行驶环境中来看,除了盐碱地区的路面具有腐蚀性有可能达到测试标准,其他情况下是远不及试验的腐蚀标准的。从这个角度而言,说明了动力电池组自身除了具备一定防腐蚀能力之外,还有不错的防水能力,IP67防水标准算是绝对要满足的条件之一。
另外,国家质检总局所颁布的安全要求还包括了新能源车型所采用电芯要经过其他的“裸测”,比如挤压、刺穿等等暴力测试,确保在没有另外的防护措施面前,电芯自身也具备强大的自我保护能力。
所以,淡水环境或者低盐程度下的临时涉水,对于新能源车型所面临的法规要求来说已经属于小儿科。
动态监测多重防护
当然,大多数新能源车企为了保证万无一失,还在动力电池组上增加了多重保护,以保障绝对的安全。目前的主流方案是除了电池单体安全之外,还增加了电池模组安全与电池系统安全。
前面我们提到,大多数动力电池组都因为配重原因都被安置到了车辆底盘,算是车辆离地面(水面)最近的位置。车企为了进一步保障电池组的耐用、耐腐蚀性,大多数情况下会为产品提供特殊绝缘保护的外层框架,它可以一定程度上让电池组与水隔绝,并强化电池组受挤压的防护能力。
另外,诸如奥迪e-Tron电池组、特斯拉电池组等等除了安装有加强防护的结构外,还会在侧面增加碰撞缓冲结构,以减轻车辆在发生事故时对电芯的碰撞压力,可以说进一步保证了电池组的形式安全。
当然,说道目前都还只体现在了机械结构上,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电源管理可谓是一项核心技术,关乎着寿命、安全以及续航等等问题。
通常一个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系统包含了数以千计的个体电池,为了让这些个体一直处于合理、安全的工作区间,电脑系统会实时监测它们当前状态,包括温度、电压、电流等等数据。然后,根据这些基础信息系统会集成电池组状态、能量管理以及故障诊断等内容来帮助驾驶员对车辆进行判断。
当然,目前的新能源车系统权限越来越高,当ECU监测到车辆某个电池发生故障时,会上报给整车控制器,并且切断电压保护以保持充电装置与电池组不受到威胁,驾驶员的人身安全从而也得到了保证。
同理可得,当车辆底盘的电池组涉水发生温度、电流等数据异常时,中央管理系统会及时的干预并做好保护措施。就算在雨天充电的时候,车辆的电池管理系统基本上也完全可以正常工作,理论上只要水面不淹没充电口,就不会发生安全问题。
话说回来,尽管保护的措施里三层外三层,但最重要的是还是安全行车,在目前我们仍不主张新能源车型长时间涉水。毕竟,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基本安全,而是绝对安全。
▲法律顾问林小明:13608177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