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生下先天残儿后女婿消失,外公外婆开荒种地,卖菜救外孙
“把孩子放车上,拿上凳子,帮我推车。”一大早,64岁的马老汉把菜装上车准备出发,“还是我来拉吧,你腿疼。”老伴周雪镰心疼丈夫。每天清晨,家住河南驻马店市驿城区南沧路的周雪镰一手拿着凳子一只手帮老伴推车,上街卖菜,“三年了,俺妮没工作,又生个残疾儿,女婿不要了。孩子要治病,我们老两口没啥收入,利用旁边的空地种点菜去卖。”图为清晨,两个老人骑着车子上街卖菜。
菜车上坐的是周雪镰3岁的外孙 ,因为出生时2斤9两,所以起名叫王三斤。三斤一生下两只手搭在肩膀上向后背,两只脚向一边扭曲不能自由伸展,是个先天残疾儿。孩子父亲见状抱着就要去扔掉,外婆周雪镰一把夺下,生气道:“这不是害命吗!”“你们要管你们管,我是不会管的。”王三斤父亲撂下一句话从此消失得无影无踪。图为王三斤被放在车子上。
一阵小雨过后,湿润的空气里透着丝丝寒意。王三斤尽管穿着冬装,坐在冰冷的菜车上,小脸蛋被吹得通红,两只小手冰凉冰凉。离卖菜的小区门口还有两站路,“你带着孩子坐车吧,我推着三轮车在后边。”周雪镰看着外孙冻得发抖,就让老伴带着外孙乘上刚好到站的公交车,自己吃力地蹬着三轮车向前驶去。图为,为了节省体力,老人坐了两站公交车。
到站后,马老汉把三斤从车上抱下,很快,老伴周雪镰骑着三轮车也到了。小区旁边晨练的老人,有的悠闲的散步,有的在锻炼身体,也有的抱着孩子享受天伦之乐。周雪镰和老伴把孩子放在一边,开始卖菜。“天这么冷,不怕把孩子冻坏了。”经常在小区门口卖菜,熟悉周雪镰的居民关切地问。“孩子治病要钱,孩子妈妈要上班,只好带着。”周雪镰边称菜边说。图为两个老人一边照顾孩子,一边卖菜。
周雪镰的家在城郊,一家只有3间石棉瓦搭建的简易房。屋里狭窄的空间堆满了别人送的衣物,一下雨就漏水,地上到处是积水。图为两个老人的住处。
王三斤还有一个16岁的姐姐,自从三斤出生后,父亲就没了音信,王三斤和妈妈、姐姐只能跟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妈妈整日郁郁寡欢,患上心脏病,抑郁症等毛病。图为妈妈在照看孩子。
三斤从出生6个月开始,两个老人就四处打听寻找治疗的方法,一刻也没有停止治疗和康复,他们跑遍了驻马店大小医院,也没能确诊。一岁的时候,周雪镰带着三斤到郑大三附院,最终被确诊为先天性双侧桡骨侧弯畸形。 图为王三斤样子很可爱。
医生说:“这孩子就是治疗,也只能是将上肢通过手术校正,未来可能终生要在轮椅上度过,手术至少要30万以上。”30万,这对没有稳定收入且又年迈的周雪镰夫妇来说无疑是天文数字。“治,一定要治,无论砸锅卖铁,无论拾荒要饭也要治!”周雪镰斩钉截铁地说。图为孩子的小脚有些畸形。
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为了挣钱救孩子,王三斤妈妈在一家小饭店找到洗碗的工作,16岁的姐姐辍学远去哈尔滨打工挣钱给弟弟治病。外公外婆老两口将附近工地上的荒地一镐一镐地开出来种菜。每天5点钟起床,带上水和干粮,刨一会,歇一歇,中午就在地里吃点馒头喝口开水,每天干到太阳下山才收工。图为老两口种的菜地。
他们把开出的地春种豆角、西红柿、辣椒黄瓜等时令蔬菜,秋种白菜、大葱、萝卜、南瓜等,然后推到附近小区门口卖。与此同时,两个老人还在家里喂着几十只兔子,一批一批地喂,一批一批地卖。有空还去捡废品,狭窄的院子和家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废品。在周雪镰心中,一定要把外孙的病治好,就是治不好,最起码也要让他能够自理,不至于饿死。图为老人养的兔子。
直到中午,马老汉和老伴的菜还没卖完,他们拿出早上带的馒头,一点一点地抠着喂三斤,然后自己啃几口。寒风中,路上的行人很少,买菜的人也少,但周雪镰夫妇俩也没有收拾菜摊回家的意思。图为马老汉在喂王三斤。
一斤白菜5角钱,一斤南瓜6角钱,周雪镰和老伴的菜卖得很便宜。老两口做生意也很实在,从不缺斤少两,在小区附近口碑很好。人们也都同情她们,或多或少走到菜车跟前都要买一点回家,一天下来,能有五六十元的收入。
为了卖菜,周雪镰总是每天凌晨三四点钟起床,打着电筒去菜地摘菜。因为当天出的菜新鲜、水灵,好卖。人们也喜欢。她每天总是要把从地里采摘的菜收拾得干干净净,摆得整整齐齐。图为凌晨,周雪镰老人起来采摘蔬菜。
然而,尽管两个老人如此辛苦,加上孩子妈妈和姐姐打工挣的钱,距离那30万还非常遥远,最让他们担心的是,有一天自己不能动了,凭借多病缠身的孩子妈妈,如何坚持下去?(王静)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形式转载,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