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贤方能思齐:以别人为中心,检视自我缺什么、需要什么、怎么做
疫情期间乘坐公交车,戴口罩是基本要求必不可少。有一次,下班后乘公交,上来一位男士,没有戴口罩,司机师傅表示不能乘坐要求下去。
这位男士没有求助大家,表示下车。我坐在车子最后,口袋还有备用口罩,想着是否开口提供帮助,这时候站在我前面年轻女子开口说她有口罩,递给男子解决了问题。
之后,我在思考,类似我这样有备用口罩者,一定还有不少人,举手之劳不是多大事,为何只有这位女士主动帮助?
心理解释很多,如不求不帮、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主动帮助需要心理能量,以及旁观者效应,也就是说“我们都认为人家需要帮助会开口说出,我不出手必定有人会帮助”。
不过就此事而言,以及我的亲身体验,这位男子需要口罩是显而易见事情,而不愿意开口请求也是不好意思。
其实,就心理健康建设而言,幸福感的来源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奉献”。我们说爱不是名词,而是动词,就是这个意思,爱需要体现在行动中,行动也会产生爱的体验,这种积极正向体验就是幸福感受。
问题在于,当我们遇到类似事情时,能否主动提供一点帮助呢,比如再次遇到那些不好意思张口借口罩的人,你会主动提供一个吗?
行动,永远是检验想法落地的关键,正如那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确如此。
许多事情,成功与否,人与人差异,就在于敢不敢行动上面,“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这就是孔子说的“见贤思齐焉”,见到好的行为,要对照反思,还要落地去做到,对于自己才有意义。
当然,还有下一句“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我觉得更加重要。因为这涉及如何对待不贤的人,以及可否借此提高自己。
有个朋友说,最生气的就是被家人嘲讽,似乎自己说什么都不正确、不成熟、好笑。我问在家庭教育中,孩子是否也会有这个感受呢?
这引起来沉默。因为我们自己感受糟糕时,义愤填膺,真真切切,不过想想孩子被我们家长唠叨时候,很容易就忘记这个感受了,因为我们心里装的都是“为你好”,没想到人家“受不了”。
生活中也是屡见不鲜,我自己也是如此,习惯在家里反驳家人观点,动辄说偏激说不懂,没有想到自己如此说也在偏激与不懂中,因为没有做到情绪共情。
接种新冠疫苗遇到有趣一幕,有同事拿着“知情同意书”说被别的同事害惨了,没看清问题如年龄小于18大于60 就直接填写是,我不厚道问还有个怀孕栏是否填写是了,回答这个问题简单没填错。
遇到别人做法不合心意,有两种情绪出现,要么被指责出现惹不起“我不是好惹的”“愤怒”,要么指责人出现瞧不起“嘲讽”。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省的不是愤怒或嘲讽,首先是自我情绪管理。
做到情绪管理是前提,才会见不贤而“内自省”,否则只有“见到”惹恼心情,行为反应失控,悔之晚矣。
情绪管理前提又是觉察,也就是“见贤或见不贤”,否则反省无从谈起。比如打电话交流这种小事情,不是自己听到录音回听,不会知道表达出现的停顿与啰嗦,这才有自知之明,才可以知耻而后勇,才可以坚持“三句话不离本行”构思腹稿。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说到底还是要以别人为中心,检视自我缺少什么、需要什么、怎么去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