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路寻找“老昆山”
★杨守松
好多年了,每次进城,有机会总去人民路走走,其实也不是看街景,也不是想买什么,就是莫名其妙的一种感觉,就是想,在熟悉的人民路,会不会遇见熟悉的面孔熟悉的人?
没有。一直没有,一次都没有。
高楼耸立的人民路,车水马龙的人民路,灯火辉煌的人民路,繁荣昌盛的人民路!
人民路已经不是我“熟悉”的人民路了。
记忆中的人民路,或者说曾经熟悉的人民路,最早是从赫然醒目的“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墙上大标语开始的。
1968年底,大学毕业分配到昆山,从火车站下来,三轮车在黄土路上颠颠簸簸摇摇晃晃地走到人民路,迎面而来的就是这一条关于消灭血吸虫病的标语。
对血吸虫的恐怖和对“天堂”的怀疑,是昆山给我的第一个印象。
第二天去城南公社西河大队第6生产队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农活繁忙之余,也会到人民路转转,也不是买什么,唯一的一次想要买什么是下工后跑到人民路想要买包烟,两毛三分钱一包的“劳动”或者“丽华”,可是傍晚5点左右吧,所有的店都关门打烊了……
什么“天堂”啊?!
一年后到县革命委员会(县政府)上班。政府大院门口正对着人民路。走在人民路上,抬头低头都会遇见熟悉的面孔熟悉的人。因为太多太频繁,所以习惯了也就是点点头便擦肩而过。
记得有一年,还是县革委会的时候,人民路和西街交叉口的百货公司大楼失火,闻讯后赶去,也不犹豫一下,就冲上烈火熊熊的楼道,和消防队员一起扑火救火——其实我是起不了什么作用的,而且稍微不留神,就会从烈火烧焦了的梁架上跌落在火坑之中……
“昆山之路”开始不久,人民路有过一次大的改造,主要是拓宽路面,原有的小店面大多改造升级,成了不高的楼房。正阳桥也翻建拓宽了,娄江两岸的楼群不断地长起来,河边的芦苇杂草不见了,现在看到的桥下的芦苇是特意栽培的。
路宽了桥也宽了,可是熟悉的人却是越来越少。直至后来,你要遇见或者寻觅到一个“老昆山”都是非常难的了。
只是,每当走过西街,走过人民路,总是不免感慨。
往事只能回味。不说也罢。
5月中旬,参加《中国昆山昆曲志》的审稿会议,住在昆山宾馆,15号一早起来,身不由主又去了人民路,走到正阳桥,遥看金鹰大厦,近观中国黄金大楼,娄江两岸睡眼惺忪,作为百强县市之首昆山的核心城区,正待迎接“天堂”的五彩斑斓的白天。南来北往的车辆开始流动,看着陌生的小车匆匆开过,不知怎么莫名其妙又生出来一抹淡淡的失落感:人民路变得繁华但是陌生了,人民路上寻不见一个“老昆山”了……
就这么禹禹独行,往回走。清晨的人民路,行人不多,可以一眼望到底:当年的县革命委员会大院如今的玉山广场,因为地铁施工被遮住了,可也正是这一望,望见了一个坐在电动轮椅上缓慢前行的老人!
几乎毫不犹豫地,我断定这是一个“老昆山”!我立马赶过去,跟她搭讪,果然,她确确实实就是一个“老昆山”!而且就是住在人民路上的“老昆山”!
她原是苏州人,6岁跟父亲到昆山,做服装小生意,后来人民路改造,政府给了她一上一下的楼房,上面住人,下面开店。产权是国家的,但有使用权,永久性的。这几年生意不好,店面租给卖鞋的了,一年15万元房租呢。
老人88岁了,60多岁那年中风,行走就靠这电动轮椅了。儿子、儿媳、孙子辈,都很孝顺。上楼下楼都是儿孙们搀扶。正说着,他儿子买菜回来了。儿子在钢铁厂,退休工资3000多元,也过得去。我就赶紧让他给我和老人拍照,显然是没有这方面“经验”,她不知道怎么“配合”拍照,她儿子也不会用手机摄影,折腾了好几次,才总算有了一张合影。
这样边走边聊,就如回家般亲切,老人和我一样洋溢着亲人般幸福的笑容。不知不觉就到了人民路×××号,这是他们的家,楼下的鞋店还没开门,我和老人告别,眼看着儿子搀扶着她上楼去。
直到这时,我才想到,这不正是当年百货大楼失火后重建的楼吗?!
纯属偶然,不仅多年来第一次遇见“老昆山”,而且是住在人民路的“老昆山”,而且还和几十年前的一段往事有点关联……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一边往回走,一边就想,人民路的“人民”两个字,所包含的内容似乎已经变了,“人民”的内涵已经远远超出了以前那种地域概念,所谓“老昆山”的人民路已经成为了历史,现在的人民路是海纳百川欣欣向荣繁华如许的人民路。人民就是公民,“昆山之路”上所有新老昆山人,都是“人民”,所以,人民路熟悉和不熟悉的面孔,都是人民的洪流,都是时代前进的大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