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清朝女科学家:默默贡献,29岁早逝,却因一张明星照片走红
1768年,一个女孩在金陵呱呱坠地,没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这时,距离已写尽“满纸荒唐言”,48岁就黯然离世的曹雪芹去世,已过去5年时间。
念着“人生若只如初见”,30岁就匆匆离世的纳兰性德,也已离开83年。
与他们的流芳百世相比,这个女孩在历史的长河中,却稍显落寞,不仅更“短命”,也更加“无名”。
鲜有人记得这位29岁就早早去世“学霸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也没有人能脱口而出她豪迈的诗词。
直到200多年后,一张绘制在外国明信片上的古代女子引发了热议,才让国人知道了她的存在。
她就是王贞仪,一个长期被遗忘的“女天才”,却与居里夫人共同被列入美国畅销书《勇往直前:50位杰出女科学家改变世界的故事》中。
然而,当你越是了解她的才华,就越会为她感到惋惜。
今天,柴叔就带你走进,既“短命”又“无名”的王贞仪的一生。
苍茫辽阔的塞北大地上,一位少女策马挥鞭,自由奔腾,只见她搭箭、拉弓、射击,动作一气呵成,每发必中,接连赢得阵阵掌声。
站在一旁的蒙古阿将军夫人,不禁向这位中原徒弟投来了赞赏的目光。
此时,在马背上英姿飒爽,快乐驰骋的,正是王贞仪。
然而,五年前,初到这里的王贞仪却双眼噙满了泪水。
祖父王者辅被谪戍到吉林后不久,家中突然接到祖父去世的消息,这让一家人悲痛交加。
十一岁的王贞仪只能跟随祖母和父亲匆匆北上,为祖父奔丧。一路上,想着从小坐在祖父膝上,听他讲历算的日子,小王贞仪不觉悲从心来。
处理完祖父的后事,王贞仪才发现祖父一生清廉,刚正不阿,唯一留下的遗物,只有75橱书而已,因此,她对这些书格外视若珍宝。
从江南富庶的水乡,到塞北寒冷的边城,王贞仪随父亲在这守丧,一住就是五年。
这期间,王贞仪的“个性”也渐渐显露出来。
从文来讲,祖父留下的75橱书,为王贞仪深厚的学识奠定了基础。
从天文到历算,从文理到诗词,包含了王贞仪少年时期全部的精神世界。
而她的父亲王锡琛是个医术高超的大夫,从小的耳濡目染,使王贞仪也精通医理,还有个“女中华佗”的别称。
从武来讲,她不仅性格活泼、交友广泛,还拜蒙古阿将军夫人为师,学习骑射,很快就成为了当地小名气的女骑手。
此时的王贞仪,真可谓是“文武双全”,飒爽豪气,意气风发。
十六岁那年,父亲提出要带她去各地游历行医,王贞仪满口答应,因为她知道,这一方天地并不是全部的世界。
两年内,王贞仪的足迹遍布了山河之间,所到之处,皆留有其诗赋。
她登上过山海关城,瞭望曾经马革裹尸的战场;她曾攀爬到泰山之顶,感受那“一览众山小”的壮阔;她游玩过临潼,仿佛置身于繁华的大唐盛世;她也曾渡过洞庭湖,从岳阳楼上俯瞰远方。
相比于大部分的闺中小姐,王贞仪无疑是幸运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她的前半生中皆以实现。
然而,见过星辰大海的人,又怎么会甘于点点荧光呢?
王贞仪,亦如此。
在她留下不多的诗作中,有这样一句诗,“足行万里书万卷,尝拟雄心胜丈夫”,从中足以窥见王贞仪的雄心与壮志。
经过两年的游历,十八岁的王贞仪重返金陵。
故乡安逸的生活,让王贞仪有了更多时间去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由此,开启了她的学术研究的最高峰。
只是她的抱负,同样“个性”十足。
在古代更加重视文人的大环境下,王贞仪却偏偏要做个“理科生”,不仅喜欢在当时“不受待见”的数学,还对平民百姓不得私习的天文学非常痴迷。
有一次,到了吃饭的时间,母亲见王贞仪一直没有出来,去房间里叫她吃饭。
“贞仪,吃饭了,贞仪……”
叫了好几声,都无人应答,母亲顺势推开门,却在门缝间看到了惊人的一幕。
只见,屋内一个水晶灯悬挂于房梁之上,一个倒放的小圆桌与它相对而立,王贞仪则手里拿着一个小圆镜来回走动,嘴里不时念叨着什么,手里还不时写着什么。
这可把母亲吓坏了。
后来她才知道,看到的这一幕正是王贞仪在模拟“太阳、地球、月亮位置及关系变化”的实验。
没有仪器,王贞仪就利用身边简陋的器物代替,通过不断做实验来还原客观事实。
终于,在她的著作《月食解》中,王贞仪详细地阐述了月食这一天文现象的发生和演变过程,竟与现代解释毫无异议。
除此之外,王贞仪平时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半夜搬个板凳,坐在院子里看星星。
在当时,人们对于“天圆地方”的说法深信不疑,王贞仪却提出了《地圆论》,她认为,地球之外的四周都是属于天空的空间,从宇宙空间来看,不论人们所处任何位置,头上都是天,脚下都是地。
这种把宇宙宏观与个人微观相结合的看法,在当时已经相当先进,实属不易了。
而除了喜欢研究天文外,王贞仪对于数学的研究成果也颇丰。
受祖父的影响,她从小对历算感兴趣,祖父留下的75橱书中,有许多关于中西方历算的书籍。
王贞仪一一研读后,把当时中国的数学法与西方的筹算法相结合,化繁为简,写出了《勾股三角解》、《筹算易知》等多部“数学科普类”书籍。
在十八岁返乡后的六年里,王贞仪就这样心无旁骛,一直醉心研究天文和数学,仿佛周围的世界与自己无关。
然而,正是这一举动,在无形中使她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
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
王贞仪,亦如此。
王贞仪从小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尊崇先贤,相信科学,坚定地反对宗教迷信。
一日,王贞仪的闺中好友方夫人前来找她,只见,方夫人高兴地拿出一本《心经》。
“这是我即将要出版的《心经》,你帮我写一篇序言吧?”
面对方夫人的请求,王贞仪不仅当面断然拒绝,还批判方夫人花费重金建庙修功德,其实是在浪费百姓的血汗钱。
这让场面一度相当尴尬难看。
而让王贞仪如此决绝的原因,一是其直言不讳的性格使然,二是因为她早已受够了周遭世界对她的“夹击”。
这一次,她终于爆发了。
此时,坊间流传着许多关于王贞仪的传言。
有传言说,“那王家二小姐,有点不正常,到了该嫁人的年纪不嫁人,还总在晚上到处去看星星,你可小心点。”
也有人说,“女子若能研究数学和天文,还要我们这些男人干什么?”
还有人窃窃私语,“那个王贞仪又在研究那些乱七八糟的,真给我们女子丢脸。”
种种世俗的流言批判着王贞仪的行为,男人对她的“越界”行为嗤之以鼻,女人对她的异类行为感到排斥。
好友不懂她的志向,甚至连家人都不理解她,父母只盼着她能早日出嫁,不再痴迷于这些星星啊、算数啊,让传言不攻自破。
四面而来的谩骂、嘲讽和不解,让她“腹背受敌”。
面对世俗的不解,她像个孤独的战士,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开启了一场自我保卫战。
王贞仪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以表明心志,“始信须眉等巾帼,谁言儿女不英雄”,她也曾写下64卷著作,以表明自己的才学。
但是,从一开始,这注定就是一场不公平的战争。
“男尊女卑”的思想,自古根深蒂固,王贞仪所处的时代,注定她不被主流文化圈子所接受。
而此时的清朝,虽然对“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已经发生了转变,甚至在富裕的江南地区,出现了“才女文化”。
但这也只不过是,富家小姐们的一种“镀金”方式,平日里,她们相约起诗社,吟诗作画为乐,实则是为了让自己嫁得更好、更体面。
一心研究数学和天文、不想嫁人的王贞仪,又怎么会被才女圈子所接纳呢?
王贞仪是孤独的,也是无奈的,夹在世俗的洪流中,她像一叶扁舟一般,渺小而脆弱。
有时,连王贞仪自己都无法分辨对错,到底是该坚持,还是放弃呢?
果然,她妥协了。
二十五岁时,王贞仪嫁给了一个普通人——詹枚,定居于宣城。
关于他们的感情生活记录甚少,我们也无从知晓王贞仪出嫁时的真实心境,但一个微小的细节,透露出她内心的忧愁。
出嫁后,祖父留下的75橱书少了王贞仪的细心看管,开始变得凌乱无序,甚至有的已经破损丢失。
但此时,以王贞仪出嫁女儿的身份,她却连带走一本书的资格都没有,只能眼睁睁地放任不管,这让她心痛不已。
婚后,王贞仪虽然坚持学术研究,却始终疲于现实的生计,因此在四年时间里,她竟没有完成一本学术著作,身体还每况愈下。
加之坊间对她和她多年学术成果的攻击从未停止,让王贞仪心中更加抑郁难解,从而加重了病情。
一生都在挣扎反抗的王贞仪,终是败给了现实。
她自知时日无多,然而,去世前最让她放心不下的,就是这些呕心沥血的著作。
一来,她费尽心力研究的天文学,在当时属于皇权专属,私习天文,无异于异端,若有一日被人发现,终会给家族带来祸端。
二来,这些研究成果毕竟是王贞仪的一家之言,她对学术向来抱着严谨的态度,唯恐其中对他人有误。
因此,看着眼前几十个装满手稿的大木箱子,她无语凝噎,只能忍心将其删的删,烧的烧,藏地藏。
王贞仪将剩下的手稿托付詹枚转交自己的好友保存,以供后世发表。
不久后,她就一命呜呼了,依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曾经的豪情壮语、曾经的恣意潇洒、曾经的不甘世俗、曾经的苦苦坚守,终随着那一声无奈的叹息,全部消散于无形。
詹枚按照王贞仪的遗愿,将剩余的书稿带给了好友,但遗憾的是,这些珍贵的书稿并未被发表,在几经辗转间,也都随王贞仪而去。
唯一的心愿,也落了空,也许,这就是王贞仪逃不脱的命。
生前未被人理解,死后也未被人铭记,只有落寞如影随形。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王贞仪渐渐被遗忘在历史的尘埃中,仿若那片她所热爱的灿烂银河中,最不起眼的一颗星星般,若隐若现。
直到2019年,一张国外的明信片意外走红网络,图中身着汉服,手持望远镜遥望星空的女子引发了人们的好奇,“她到底是谁”,引发了热议。
而随着网友深入地“调查”,她的身份渐渐浮出水面,震惊了众人。
终于,王贞仪褪去了身上的尘土,风尘仆仆走上历史的舞台之中,而她就是唯一的主角。
王贞仪的才华,无可厚非,然而她的一生却始终被时代的印记所束缚,不禁让人悲怆惋惜,好在世界并没有完全将她忘记。
世界权威学术期刊《自然》,不仅把她列为“为科学发展奠定基础的女性科学家之一”,国际天文学联合会还为了纪念她对天文学的贡献,以“王贞仪”命名了金星上的一个陨石坑。
回首看来,王贞仪曾经的坚持好似有了意义。
只是,这样的肯定又好像稍稍来迟了一些。
二十九年的短暂一生,王贞仪把人生中最美好的六年时光,献给了天文和数学。
纵使无人理解、饱受嘲讽、被后人遗忘,王贞仪却依然在落寞中独自坚守本心。
只因,她自始至终都是那个喜欢抬头仰望星空的女孩。
. END .
【文| 于三皮儿 】
【编辑|丹尼尔李 】
【排版 | 毛毛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