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情境,重互动,多实践

----浅谈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将过去的“听·说”两个系列合并成为“口语交际”,要求1~2年级学生要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要认真、努力地听,完整、简要地讲述;要有礼貌、有兴趣、有自信心。《标准》重在“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如何正确认识口语交际,选择适当的口语交际教学策略,更好地实施口语交际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呢?下面,我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 口语交际教学须确立的几个基本理念

1.什么是口语交际

现代语言学认为,口语交际就是交际双方为了特定的目的,在特定的环境里,运用口头语言和适当的表达方式进行思想感情的双向互动的一种语言活动。

2.充分认识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口语交际能力指的是一种在交往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敏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的能力。同以往的看图说话相比,口语交际不仅重视了听说训练与实践活动的结合,更突破了看图说话教学在认识功能方面的局限性,对儿童的个性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未来社会是合作的社会,合作自然离不开思想、情感的交流,而口语交际正是所有交流手段中最基本、最常用的。在未来社会,一个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同时拥有了文明和礼貌,才能说是具备了较高的人格素养和较强的生存能力。

3.充分把握儿童口语交际的形成与发展

语言与思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初入学的儿童正值语言和思维发展的最佳期,这一时期所形成的语言基础,将直接影响着儿童未来思维的表现形式、发展水平和发展进程。重视了口语能力的训练,儿童的语言和思维才会得到合理、协调、健康、全面地发展。

二、口语交际的教学策略

低年级的口语交际“话题”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介绍”系列(如《自我介绍》)、“学会”系列(如《学会道歉》)、“表演”系列(如《小苹果树找医生》)、“找”系列(如《找春天》)、“交往”系列(如《买文具》)、“交流”系列(如《我长大了做……》)。无论哪一系列都离不开创设情境、双向互动、联系实践的教学手段。

1.巧妙创设情境,激发交际兴趣

低年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受情感因素的影响,教师要巧妙地创设各种口语交际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良好动机,引发学生对交际话题的兴趣,借助兴趣的动力促使其积极参与。在参与的同时,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也会随之产生。教学时,可运用电教媒体创设交际情境。现代化教学技术创设的情境具有生动、形象、逼真的特点,能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表达欲望,拓展思路。此外,也可引进课外生活创设交际情境、讲故事创设交际情境等。

2.加强双向互动,达到训练目的

口语交际是以口头语言为主要中介手段进行的、交际双方互动的信息交流活动。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这也说明了口语交际具有“双向互动”的特点。在课堂中要尽量创造双向互动的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交际实践。如《学会道歉》这个话题有着明显的双向互动性,我们就可抓住这一特点来设计一些“互动”情境:(1)接受道歉的人态度很好;(2)接受道歉的人态度不好;(3)别人不接受你的道歉。然后组织学生进行现场交际活动,让学生同座位说、分组说、上台分角色表演,以达到口语训练的目的。

3.开展实践活动,锻炼交际能力

柳斌同志曾说过:“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语言文字能力。目前的教学,讲语文知识太多,许多时间都花在分析技巧上。讲得多、做得少,考得多、训练少,所以效率不高。语文学习应强调运用。”口语能力可以通过课堂训练来提高,而口语交际中所必需的交际心理则只有通过模拟训练和生活实践才能得到培养和提高。因此,口语交际训练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应更多地为学生的言语实践创设条件,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内自主地进行口语交际。在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时,教师要注意到三个“非惟一”,即答案非惟一、角度非惟一、评价标准非惟一,要允许学生出现失误,给予学生自我纠正的机会,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条理性和深刻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