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解的吴孟达与周星驰

大家好,我是打人就打脸,揭人专揭短的幺鸡。
一个电影中总有主角和配角,就像周星驰和吴孟达。
1989年,香港无线电视台开拍电视剧《他来自江湖》,吴孟达与周星驰在片中饰演一对父子。

因为住得近,吴孟达不会开车,周星驰会开车,每天都是周星驰载他一起开工和下班。

拍摄间隙,俩人渐渐熟络起来,从泡妞聊起开始,到对剧本的讨论和更改。

导致电视台的编剧颇有微词。

因为虽然主题和骨架还在,但有些写出来的东西,在俩人的交流中被省略,和开始的剧本思路相差不小。

那时候的周星驰还是籍籍无名的新人,当俩人意见相左的时候,多数还是听吴孟达的。

周星驰需要透过吴孟达,才能和监制、导演说上话。

这时的吴孟达早已经经历了跑龙套、爆红、欠债破产,和被无线电视台雪藏。

吴孟达和周润发是无线艺员培训班的同学,毕业后的境遇却天上地下。

他的演员事业是那个喊着“老爷不好啦,夫人出事了!”的小厮开始。

虽然只有一两句词,偶尔也会因为过度紧张忘记。

然后片场的摄像大哥就会停下来,冷冷的盯着问:

“训练班啊!什么训练班第几期啊,毕业了没有,再去训练一下吧!”

说得吴孟达面红耳赤,全场气氛冻结。

真正让他爆红的机会,是王晶的爸爸王天林给的。

在1979年的《楚留香传奇》里给郑少秋做配,正正经经的男二号。

那时候的吴孟达才26岁,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伴随着名气的增大,坏毛病也随之而来。

“有时候酒店门一打开,是大把大把热烈爱你的姑娘。”

喝酒、打牌、赌博,样样都来。

他在声色犬马中迅速迷失,欠了一屁股债,从事业巅峰狠狠掉下来。

距离被政府宣告破产还有三天的时候,吴孟达找到周润发借钱——30万港币。

被周润发拒绝,只丢下一句:自己解决。

俩人既是多年同学,也是每天厮混的好友,当面临开口被拒的窘迫时,吴孟达说自己“很恨”。

曾经穿一条裤子的杜琪峰也跟同学说:“吴孟达不行了,烂泥啊他!”

很久以后他想明白了,那时候不管是周润发还是别人,没人相信膨胀过度的吴孟达,是能够改过自新的。

最终的结局以他约了6个高利贷的老板,开诚布公的谈,道上混的人也决定放他一条生路。

这样的吴孟达在新人周星驰眼里,是哥哥和半个老师的角色。

曾经周星驰还因为和妈妈的打电话时态度不好,被吴孟达拽到露台严肃的批评。

1990年,俩人因为《他来自江湖》的优秀表现,被导演刘镇伟看到,邀请他们拍摄了《赌圣》。

和传统的港式英雄不同,周星驰饰演的赌圣阿星狡黠与市井并存,吴孟达饰演的三叔虽然害人利己,却又很有些可爱。

两个不算大牌的演员,同时踏入电影圈。

在片场和大哥们说不上话,又在人群中容易害羞,更没钱用什么得体的方式相互鼓励。

于是俩人常常买一百多港币一罐的鲍鱼罐头,里面通常有一大一小两颗。

拍到了满意的镜头,就偷偷跑去开罐头庆祝。

“来,你吃一个我吃一个!”

大的那颗吴孟达一般都会给到周星驰。

有周润发、刘德华的《赌神》、《赌侠》珠玉在前,周星驰和吴孟达对票房的压力很大。

只敢在午夜场开播五分钟后偷偷进场,观察观众的反应。

观众当然没让他们失望。

那时候的香港娱乐圈,赤裸现实纸醉金迷。

只要戏火,第二天制片导演投资方,就会捧着钱去家门口排队等你。

那段时间吴孟达作为配角,也狠狠的风光过,上午搭刘德华、下午搭梁朝伟、晚上搭周润发、半夜搭周星驰,但没再迷失。

从1990年到2002年,俩人在漫长的十多年中,演绎过父子、兄弟、对手、好友。

携手走进了“周式喜剧”黄金年代。

直到2003年的《功夫》开拍,观众未见吴孟达的身影,纷纷猜测俩人的分道扬镳的内幕。

其实哪有什么争吵,原本《功夫》里有吴孟达的角色,他预留的档期是5到7月份,但因为非典的冲击,电影开拍时间推后。

等到7月份开拍时,吴孟达因为合约,已经进入剧组拍戏。

后来开拍《美人鱼》,周星驰也为他留了角色,但因为身体原因,他依旧没能进组。

吴孟达去世的消息传来,周星驰说:现时我还无法接受。

这太好理解了,因为他们原本就没有我们臆想中的利益纠缠与撕扯,更不存在对立或者地位高低的辩驳。

尽管所有人都在吴孟达的采访中,试图打探和周星驰相关的边边角角,让观众陷入“吴孟达被周星驰抛弃”的判断里,进而觉得吴孟达在生活里也是“配角”,地位依旧弱势。

但事实是,两个人相互鼓励陪伴,携手共同创造了一个电影时代。

“主角”和“配角”的关系只存在于电影里。

对一个演员而言,演到别人提起配角就想到他,那他就已经是现实生活中的绝对主角了。

今日头牌 | 幺鸡

素材奶妈 | 童年偶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