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神厨张立勇——我在清华打工(三)
第五章 英语是我女朋友
1.永不动摇的时间表
英语是我的女朋友,为了她,我硬着头皮向别人借钱;长年的午饭都是狼吞虎咽;与室友周旋,只为多看她一眼;在冬冷夏热的房子里煎熬也是为了和她缠绵;为了定时的约会,我不惜成为"孤家寡人",被人骂作"神经病"我也无悔无怨......
清华园很美,但我无暇欣赏;我的工作很累,我也没有给自己休息的时间。在清华工作一年后,我的生活已基本稳定。自从1997年,我制定了一张"残酷"的时间表,自己的生活就以这张表为准则,一切都服从于它。在我的时间表上,我6点必须起床,然后6点15分到6点半出去跑步,6点半到7点背英语,7点到7点10分或者7点15分刷牙、洗脸,然后出发到食堂,7点30分上班;午饭时间控制在8分钟之内,剩下的7分钟背英语;中午1点钟听英语广播;晚上8点下班,学习英语到12点,深夜12点45分到1点15分收听英语广播。
这是我的"永不动摇的时间表"。为什么叫"永不动摇的时间表"?因为这个时间表是闹钟固定的,让闹钟帮助我实现这个时间表。我感觉自己也像一只上紧发条的闹钟。来清华的前两年,我早晨4点半起床,5点钟上班。但我晚上有时候会学习到两三点钟,早上就起不来了。后来我就买了一只闹钟,但是闹钟也很不保险,有的时候没电了,有的时候慢了一刻钟,累的时候,我连定好的闹铃声都听不到,结果有时上班就会迟到,被领导批评。这怎么办呢?记得我看过一部电影,男主角为了能早起,在床头摆了一排闹钟,不起都不行,我也可以这样做啊。想到这个办法我很兴奋,我没有钱买一堆闹钟,可再多买一个是没有问题的。这样我就有了两个闹钟,早上就能按时起床了。后来,我的一个朋友又送了我一个,那只闹钟挺逗的,到起床的时候,它就不停地喊:"小懒虫起床啦,小懒虫起床啦!"在睡眼惺忪的时候听到这种清脆、悦耳的声音,精神也能为之一振。
我有三个闹钟,早班不会迟到了。这时,领导才发现我喜欢学习,所以就不让我上早班了,每天可以7点半上班。虽然不用像以前那么担心了,但我觉得晚上熬到两三点钟也不是好办法,毕竟人不是铁打的,作息还是要合理一点。从那时起,我就给自己订了一个时间表。
白天上班的时候,可自由支配时间不多。但我认为时间就像是海绵,你一挤就有了,日积月累会积攒很多时间。食堂的工作很紧张,中间休息的时间很短,按规定,在给学生卖饭之前,我们内部有15分钟时间先吃饭。我慢慢锻炼自己,把吃饭的时间尽可能地缩短,开始是7分半钟能把饭吃完,后来7分钟就够了,这样,节约下来的8分钟里,我躲在食堂碗柜后面背英语,很大声地背诵。常常是我的同事在碗柜这一边吃饭,我在另一边背英语。
记得有一个博士生,每次吃饭他都来得特别早,我每天背书的时候都能见到他。有一天,他问我:"小张,别人都吃饭,你为什么不吃饭啊?"我说:"吃完了。"他说:"我听你读英语,发音相当不错。"他想知道我在背什么东西,我回答:"我背的是清华的高级英语教程。"他很惊讶:"背到第四册了,你真了不起。"他还想试探我一下,指着书上的一个地方说:"你翻译一下,这是什么意思?"我很流利地翻译出来了。这下,他真的相信了,连说:"不错不错,水平真的很高。"当知道我吃饭快是为了多学一会儿英语时,他更佩服我了。
同事们对我的做法刚开始还不习惯,他们在吃饭,我却在旁边大喊大叫。他们把我定义为神经病,我不怪他们,因为他们并不了解英语。我把口语称为"勇敢者的游戏",要练好口语,必须做大量的朗诵。
学习中,我也常常会遇到困难,有时候父母生病了,或者同事笑话我,或者自己太累的时候,我也想偷懒,有时会控制不住自己。我知道每个人都有惰性和依赖性。但是,人还有理智和自控能力。于是,我在自己的床头写上"克己""在年轻人的词典里永远没有失败这个词"、"行胜于言"、"挑战自我"等警句。每当我看到这些字的时候,我就提醒自己:你不能偷懒,至少你目前不能偷懒,你不能喝酒,你不能谈女朋友,你没有时间打牌,你还没有资格享受。我时时刻刻以各种方式提醒自己。我把这些书法称作我的书法墙。
学习英语的人要有一个固定的时间表,要不动摇,这就是对一个人毅力和耐心的考验了。假定我晚上必须把第一页和第二页看完,那么无论干一天活儿有多累,我也要想办法把定下的目标实现。我的休息时间很少,经常犯困,特别是工作了一天之后,晚上8点多赶到教室,坐下来就想睡觉。有时我规定自己晚上教室关门之前要看20页书,结果一不小心趴在桌上睡着了,醒过来时教室就要关门了,连10页都没看完。这可怎么办呢?我心里好着急。后来,我看见上自习的同学都打水喝,于是我也买了一个大水杯。别人的水一般是凉了再喝,而我是趁着热气腾腾的时候喝,开水烫得我全身打个机灵,舌头痛得不行,然而睡意却马上就消失了。从此以后,只要晚上在教室学习,我就用这个办法,再也不用担心犯困了。
我的时间表里每天都有明确的任务。我要求自己定下的学习任务,必须想办法完成。有的时候我必须要战胜自己的身体。人都是有惰性的,也特别容易自我放松,如果稍微松懈一下,我们就会浪费很多时间,学习的连贯性和我的学习计划都会遭到破坏。古人说,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这大概是最好的警示诗了。我告诫自己,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要想办法坚持下来。否则,所有的努力都会化成泡影。
2.铁公鸡的故事
别人请我参加婚礼。我说:"我有学习任务,改天吧。" 人家说:"结婚哪能改天?你能改天,我不能啊!"
我坚持执行"永不动摇的时间表",除了要克服自己身体和物质条件的困难,还要面对众多的人际交往与应酬,这也可能是最让我郁闷的。平时下班后,同事一块儿出去吃饭喝酒,我总是说要给家里写信,后来大家都知道我在学英语,也就不打扰我了。偶尔有人有什么事请我出去,我也总是以学习为借口拒绝。但有朋友邀请我参加婚礼,我很为难:我和他平时关系不错,如果不去的话显得太不给人家面子了。但去了的话,晚上的学习任务就完不成了。最后,我还是决定不去了。我说:"今天晚上还有任务呢!"他问:"什么任务这么重要?"我坚定地回答:"确实有任务,改天吧。"他很生气:"结婚哪能改天?你能改天,我不能啊!"我也知道婚姻是人生中的大事,我这次不去可能就永远没有机会了,但是为了我的时间表,我别无选择。
这位朋友很客气,没有当面说我。后来,我听到有人背后议论:"张立勇不就是学了两天英语吗?他不就是怕我要他那几十块、一百块钱的份子钱吗?平时大家都请喝酒,他从来不出去,太抠门儿了。哈,他就是铁公鸡嘛。"
应当承认,平时我没有请过别人,确实是因为没有多少钱。我的工资很少,家里也很困难,一分钱我都不敢乱花。除了花钱买英语学习资料,我还要给父母寄钱还债。我们同事刚来的时候都是小伙子,后来很多人都结婚,如果凑份子的话,也要花不少钱,我确实承受不了。但是最近两年,尤其是考完托福以后,学习稍微清闲一些了,我反省自己,觉得这样做的确有些不尽如人意。因为我觉得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无价的,人生没有多少大事,所以我要考虑别人的感受。但是人在关键的时候还必须去抵制那种诱惑,这就要看我们怎样去衡量一件事情的轻重。
虽然感觉自己以前做得有点过分,但是我觉得非常值得。如果我第一次说"OK",去!那么就要花很多钱,我实在承受不了。而且,我的学习时间也不允许,去一次至少要三个小时,而且第一次三个小时,第二次、第三次,那得多少时间啊!我不能把时间浪费在这些地方。这样做也许有点自私,但是,我想朋友们能够理解,而且事实上后来朋友们也完全理解了我,我从心里很感激他们。
3.倾家荡产学英语
学习是一个高回报的投资项目。
自从有了时间表,我每天都过着按部就班的生活,工作再累,我也不折不扣地执行。但光有闹钟和时间表也不成,练听力和口语要用到很多工具,对我来说最好用、最实惠的要算是收音机了。
收音机是我小时候的一种情结。爸爸妈妈从小就教我唱山歌,但是我更喜欢听收音机里播放的歌。邻居家的收音机传来歌声的时候,我就飞快地跑到别人家里去听。有时候,也跑到别人那里看电视。这些东西很珍贵,我们那个村子里没有多少。
邻居调台的时候,我就会问,这个旋钮管什么用,那个旋钮是做什么的?一来二去,我自己也会摆弄了。邻居很大度,总是让我自己调台。
有一次,我在调台的时候,突然听到了一种奇怪的声音,虽然听不懂,但觉得很好听,我被深深地迷住了。
我惴惴不安地问:"这是什么声音啊?我一句也听不懂。"
邻居说:"你听这个干吗?这是外国话,你听不懂的,傻小子。"
当时收音机里也没有多少节目,这些优美的外国话成了我听收音机的重要内容,每次我都会把耳朵贴在喇叭上,想要辨别出这些奇怪的声音里藏着的秘密。后来我才知道,邻居所说的外国话就是英语,我从收音机里面记住了英语的声音。这段经历成了我童年经历的一部分,这是我第一次对英语产生兴趣。
在广州,我买的第一件贵重物品就是一台德生牌收音机。从广州到北京,我一直带着这台收音机,把它看作最便宜的英语老师,特别是在1997年和1998年,我每天中午坚持收听北京教育广播电台的中级英语听力集锦。但屋漏偏逢连夜雨,有一次,我去教室看书,把收音机忘在了车筐里,出来后发现伴随了我几年的宝贝收音机被人拿走了,这着实让我心痛了一阵子。
在一般人眼里,很好的收音机只要几十块钱,实在不算什么贵重物品。但是,1997年的时候,我的收入只有370块钱,还得给家里寄钱,实在舍不得多花一分钱。所以,当时我用的东西几乎都是二手的,而且经常为了几块钱和人家讨价还价。我的收音机丢了以后,就打算再买一个。直等到七月份毕业生离校,我赶紧跑到学校小树林里的二手市场去淘收音机。在一个毕业生那儿,我看到一部八成新的收音机。我知道它的全价要80块钱,他卖40块,但40块钱对我来说还是一笔大开支,我心一狠说:"20块钱行不行?"他不太情愿。我就再加五块,他还是不同意,我只好又再加两块。就这样,我一块钱一块钱地往上加,我也觉得挺不好意思的,但心想,少一块是一块吧。周围很多人围着我看笑话,觉得挺有意思。讲了半天,那位同学最后说:"30块卖给你吧。"这样,我有了第二台收音机。
英语学习的投资不大,但很多工具对我来说可真是奢侈。晚上自习,很多同学都拿"文曲星"来查单词,我却拿着两本很厚的中英辞典和英中辞典,虽说也有好处,但总觉得不太方便。后来我去打听了一下,最便宜的"文曲星"也要100多块钱,我根本没有这个购买能力。非常幸运的是,我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得到了一个,我把它视若珍宝。那是2002年3月,我去北京大学医学部为后勤部的职工作报告。报告结束后,他们的领导送给我一个小纪念品。我当时差点儿没有惊叫出来:天哪,是一个"文曲星"!我终于拥有这个我渴望了五六年的宝贝了,我终于可以不用每天背着五六斤重的大辞典跑来跑去的了。当时我把"文曲星"紧紧地攥在手里,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来北京几年后,在与清华及其他高校学生的交往中,我觉得自己和他们相比,有很大的差距。他们个个都是全才,不仅英语学得好,电脑也玩得特别棒。我觉得一个人不会电脑、不会英语就是落后,就是赶不上时代。他们跟我谈什么光驱、CPU、软驱,还有多少G的硬盘等电脑知识,我一点儿也听不懂。我学英语还行,但对电脑一窍不通。我决定无论如何也要学电脑。
1999年,我还不是特别富裕。我手里有2000多块钱,不够买电脑的,就找朋友借钱。记得那时候借了将近3000块钱,经历了一场借钱大战。我向同事们借,他们大部分也都是在外打工,没有太多积蓄,还有的同事怕我还不起,不敢借钱给我。不过,最后好歹总算凑了2000块钱,可还是差1000多块钱,想来想去,实在找不到有人可以开口了。有个周末,我去中国人民大学英语角,碰到一个北大经济学院的学生,我们聊得很投机。我试着向他借钱,他当时二话没说就借了我1000块钱。
我说:"我给你打一张欠条吧。"
他说:"不用了。你要打的话,我就不借给你了。"
他对我特别信任,我很感激这个朋友。经过一番折腾,我终于凑够了钱,在中关村的硅谷电脑城买了一台电脑。就因为买了这台电脑,我兴奋得一个月都没有睡好觉,只要有空闲就泡在电脑上,好像自己变成了小孩子。我又买了一些旧书学习电脑操作的知识,什么处理文档、制作表格、上网收发E-mail,我全是自己琢磨出来的,所以学得非常艰辛。但是我觉得该投资的一定得投资,如果当初没借这3000块钱,如果不下狠心把这部分钱花出去,我可能现在还不会上网收发E-mail,更不会用电脑工作。
另一方面,自从有了电脑,我也节省了一些开支。以前我天天听磁带,听的时间很长。住在集体宿舍,没有电源插座,只能用电池。买电池成了一笔很大的开销,每周我至少要买三次电池,要花15块钱。自从有了电脑,这笔开支就省出来了,而且用电脑打字、查单词也节省了很多时间。更让我想不到的是,我的电脑技术在食堂里也派上了用场。食堂领导让我用电脑来做表、记录事情。这真是应了那句话:有付出,就有回报。尽管我手头不是很富裕,但是,在学习方面,我的投资从来都是毫不犹豫的。我认为,学习是一个高回报的投资项目,在关键时候一定要舍得花钱,即使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
4.三次搬家
我的小房子非常矮,进门都得弯着腰,而且漏雨,房子也没有窗户,但是我依然很兴奋。
刚买来电脑的时候我很兴奋,但把电脑搬回学校,我的心就凉了:我只顾着买电脑,却没有想好把电脑放在什么地方。当时我还住在集体宿舍,10个人一个房间,宿舍里很挤,除了床实在没有太多空闲的地方,而且宿舍里面也没有专门的电源插座。我只得把新电脑装在箱子里,寄放到了一个朋友家。
其实,我早就想到校外租房子住,四处打听附近有没有合适的。我们中心的党支部书记听说了这件事,就答应帮我一起找。果然,几天后我就搬到了一间小房子里。这间房很狭小,也很破旧,上面的天花板经常掉泥,窗户上的玻璃也是坏的,没有纱窗,晚上蚊子蜂拥而入。但我仍然非常感激他。不管怎么样,我现在可以一个人住了。最让我高兴的是,到这个地方我能用电了,每天我都可以花心思琢磨心爱的电脑,随身听和收音机也不用电池了。这是最让我满足的第一次搬家。
我在这里度过了愉快的一年零三个月,后来这间小房子要拆迁,我只好又搬回集体宿舍住了一段时间。
自从1996年来到清华,我住了将近四年的集体宿舍。集体宿舍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每天晚上下班后,舍友们都聚在一起聊天、打牌,我则赶紧去教室看书,等我回来的时候已经10点多,他们已经把灯熄了。我很苦恼,因为我还想接着看书、学英语,但这是集体宿舍,屋里那么多人,有人理解,有人就不理解,我没有理由强求或苛求别人。就算我再小心翼翼,肯定也会影响别人。后来,我就跟同宿舍的人商量。我说:"哥们儿,跟你们说件事,我这段时间学习挺紧的,要考试了,晚上我想多看一会儿书,开灯时间延长40分钟。这个地嘛,你们就不用管了,我天天扫地、送垃圾,你们看行不?请多多包涵。"即使这样,他们最后还是没同意。
然而,我很自觉,看到谁去扫地我就抢着干,轮到谁打扫卫生,我就抢着做,这样持续了几天。晚上我也不看书了,舍友们没同意我也不敢开灯,他们睡觉我也跟着睡。坚持了一周之后,有几个人觉得过意不去,就说:"行,你看你的,我们睡我们的。"就这样,他们慢慢习惯了开着灯睡觉。这样的时间持续了将近一年左右。
开灯的难题解决了,可还有另外一个问题:我听磁带有时要换带,"喀嚓喀嚓"的声音很响,而且收听广播也会影响舍友们休息。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从深夜12点45分到1点15分会转播英语新闻,我每天晚上都会坚持收听。因为带着耳机,我刚开始也没有察觉到会影响别人。后来舍友们给我提意见,我还以为他们是在故意刁难我。没想到我自己一试,果然如此,因为夜深人静了,再小的声音也好像被放大了。我对宿舍那几个朋友真的非常感激,他们为了我学英语,虽然刚开始有很多的不理解,但最后可能是因为我的学习感动了他们,他们每个人都为我做出了牺牲。
电脑不能用了,只能暂时存放起来。党支部书记跟我说:"你先回去住,我再给你想别的办法。"我知道他工作很忙,而且清华的房子的确紧张,所以我也不好意思再去麻烦他。后来一个朋友帮我找到了一间小房。那是一个放煤的屋子,房东把煤腾出来,让我搬了进去。房间只有5平方米,房顶非常矮,进门都得弯着腰,下雨的时候房顶就漏水,房子也没有窗户。但是我依然很兴奋,因为在那里我又可以用电脑,在电脑上学习英语了,这是我的第二个新家。
我的新邻居是来北京考托福的学生,比较安静。但后来搬来一家卖水果的,而且是三口人,就住在我的隔壁。他们一做饭就有蒸气蹿到我的房子里来,他们把电视的声音开得特别大,而且孩子又哭又闹。为此,我读英语的声音特别大,想盖过周围的嘈杂。人家总是过来提意见,但后来也就习惯了,甚至他家的小孩子也跟着我读,使我枯燥的英语学习多了一丝乐趣。
后来,房东又要把煤重新放回来,我只得又找了一间小房子,这个房子是迄今为止我住得最好的地方,也只有4平方米,但屋顶不再漏雨了,我再也不用担心下雨天了。一直到现在,我还住在这间房子里面,虽然只有一床一桌,但我觉得自己已经很幸福了。
5.VIP会员
我是清华大学英语协会有史以来第一个不是学生的会员......
刚到清华,我经常留意一些学校海报上的消息。有一次,我看见清华大学英语协会招收新会员,报名的时间是下午5点到6点。可是那个时间我正好在上班。我想,我不是学英语吗,加入这个协会可能会有一些活动什么的,对我会有帮助。我琢磨了一天,用一个晚上凑合着用自己所知道的一些英语单词,写了一篇英语申请书,说自己是清华大学十五食堂的厨师,很喜欢学习英语,希望能加入英语协会,得到协会朋友的帮助与指导,敬请考虑。然后我还用毛笔写了一句话:"在年轻人的辞典里,永远没有失败这个单词。"我把中英文的申请书放到一个信封里装好。第二天下午5点钟,请了15分钟假,拿着信,来到"三教"平台的报名点。
那里有好多人围着报名,我刚开始有点不好意思,就在旁边看着,很多学生把学生证往桌子上一递,把学号、班系登记下来就行,也不用申请书。我没有学生证,不知道怎么办,但我终于忍不住了,怕超过15分钟的假,就拿着信封递给旁边的一个学生,他说不用这个,让我拿学生证就可以。我说:"你先看一下。"他看完很吃惊:"你是食堂的厨师啊!"我的脸刷的一下子就红了。他说:"这个恐怕不行,你看我们都是学生。"我说:"他们交钱,我也交钱,你们交五块钱,我交十块钱,还不行吗?"他解释说:"不是钱的问题,关键是你的身份不行,这是学生的协会。"
他是协会里的负责人之一,经过我再三地央求,最后他答应和会长商量商量。我只好把电话号码留下,匆匆地赶回去上班了。几天过去了,一直没有回音,我终于耐不住性子,打电话到英语协会,然而,我得到的回答依然是让我再等几天。当我第三次打电话询问,意外地得到了批准。我在16号楼见到了英语协会的副会长,他一见到我,就热情地和我握手,说:"祝贺你,我们老师和协会协商,大家都同意你加入英语协会。"当时我好高兴,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协会的同学帮我在会员卡上粘好相片,在班系的地方填上"VIP"(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把会员证递给我,"我们会长就是看你的精神可嘉,还看你用毛笔写的英文那么漂亮,所以破格录取你,你是有史以来第一个不是学生的会员。"
英语协会的活动不是特别多,有时会有一些英语讲座,我还参加过演讲比赛、英语舞会,看过几次英文电影。然而最让我自豪的是,我从一个食堂厨师成为一个英语协会会员,我用自己的热情感动了他们。这件事情让我相信,只要你主动争取,任何事都可以做到,即使做不到,你也不必后悔,因为你有真情的付出和努力。
除了协会活动,学校里面最吸引我的是英语角。1996年9月,我第一次去了英语角。刚开始我不敢说自己是厨师。别人问我是哪个班的?我总是很尴尬。我跟呆子似的,只是听别人说,那种如临大敌、胆小如鼠的感觉让我很不自在。
这种情况持续了大半年,有一次,一个学生过来跟我打招呼,他用中文说:"同学,你怎么不开口说?来,咱们说两句。"他用英语问我问题,他说得太快,我听不懂。当他问到我是哪个系哪个专业的时候,我的脸红得发烫。后来他干脆用中文和我讲,他说:"你不要害怕,学英语必须张口说。别害怕,其实我也说不好,我也会说错。你回去多听听磁带,然后再来这个地方多练就好了。"我挺感激那位同学,回家以后,我就按他说的买了很多磁带。
人大的英语角、北大的英语角我也去过。英语角的经历使我总结出了一个经验:英语一定要张口说,一定要大胆地说,不要害羞。经过几年学习和在英语角炼就的"厚脸皮",我的口语水平得到迅速提高。然而,即便我的英语已经说得十分流利了,我一般还是不愿暴露我的厨师身份。很多人都猜测我是英语系的学生,可只要我暴露身份,他们就"哎哟"一声,用另外一种眼光来看我,那种眼光不是歧视,是敬仰、惊奇和好奇。更可喜的是,我在英语角结识了很多朋友,包括一些外国朋友。从一开始连跟中国人说英语都不敢,到后来和外国人直接对话,我的胆子越来越大,信心也越来越足。英语角让我真正体会到了语言的魅力和英语学习的乐趣。
第六章 我的刷牙英语
1.用英语卖饭,你敢吗
请大家记住我的一句话:NEVER WITHDRAW FROM YOUR JOURNEY OF LEARNING ENGLISH.
我一直提倡英语学习是"勇敢者的游戏"。为了练习口语,我在食堂用英语卖饭。媒体做了很多报道:
清华大学十五食堂的某天中午,学生下课晚了,窗口挤满了人,有的学生迫不及待地递进碗:"两个馒头!""三个,我要三个!"卖饭窗口前全是叫声和晃动的饭碗,卖饭师傅张立勇忽然脱口而出:"Wouldyou please wait for awhile?(请等一下好吗?)"声音虽然不大,但很多人都听见了,学生们愣住了:卖馒头的小师傅会说地道的英语?伸进窗内的手和碗都缩回了。"Thanksfor your patience.(谢谢你们的耐心。)"张立勇笑着又加了一句。
……
又一天,两个学生在卖饭窗口前讨论:"英语单词中有面包,怎么没注意有'馒头'呢?""有,是steamed-bun。"张立勇接过了话茬儿。还有一次,两个学生在争论bean能否指代豌豆,窗口里面的张立勇说:"bean是豆类的总称,pea才是豌豆。"两个学生听了,点头称是。
从此,张立勇开始在窗口有意识地用英语卖饭,窗口前总是排起一溜长队,就连不太爱吃馒头的学生也排上了。他们有的不相信,有的好奇,也有想故意刁难的,都来和这位号称"馒头神"的小师傅说说英语。周围的同事说他在出风头,也有人说他不务正业,但张立勇仍旧坚持这么做。过了大半年,他在学校已小有名气,有些不买饭的人也到这儿来"蹭话"。这位"馒头神"的神奇故事N次进入清华BBS十大新闻,让清华学子折服。
其实我的性格比较内向,不太喜欢说话,所以我从来没想到过自己竟然敢在中央电视台说英语。记得接受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栏目邀请的时候,编导告诉我说节目里安排了我跟节目主持人沈冰的一段英语对话。据说沈冰的英语非常厉害,我心里除了忐忑之外还感觉很兴奋,因为能有机会跟高手过招。到了录节目那天,果真有英语对话,对着摄像机,我还是从容地面对沈冰的英文提问,效果还算不错,得到了沈冰的肯定。
从一个天性怕说话的人到敢在中央电视台说英语,敢跟老外说英语,我感悟颇深,勇敢,不一定就是天生的,是可以培养的。记得在英语角曾经因为自己英语水平差,我也曾"隐姓埋名",但勇敢拯救了我。于是后来为了进一步锻炼自己的胆量,我便开始利用给学生卖饭的时间用英语来进行交流,后来学生们竟然把我所在的窗口冠名为"英语窗口"。我用英语卖饭既不想出风头,也不是不务正业,只是想尽可能利用一切条件练英语,处在清华的特殊环境中,我不会放过和清华英语高手过招的机会。当初做这个决定我也有些犹豫:这样会不会显得太招摇?别人会怎么看我?但我最终觉得这些考虑是没有必要的,为了学习英语,我就要有面对一切的勇气,这是学好英语的前提。用英语卖饭时曾遇到各种菜名,"宫爆鸡丁(DICEDCHICKEN WITH PEANUT),麻婆豆腐(BEANCURD IN CHILLISAUCE)等等各种菜名的翻译曾让我头痛,为此我曾请教过很多学生、老师、教授,查找过很多资料,感觉菜名的翻译有时比考托福还要难,还要复杂。英语卖饭不仅锻炼了我的胆量,还让我学到了另一种英语。
目前很多人学不好英语,就是因为不敢开口。而我们应当意识到英语本身的真正内涵:它不是为了考试而设置的,也不是仅仅为了阅读报纸杂志而设置的,它是一种语言,是用来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的,所以一定要勇敢地开口。我练口语时也曾被人笑话过,被人称之为"神经病",然而一直到现在我仍然要呼吁:练口语是一项正义的事业,不要怕别人笑,也不要笑别人,我们要给"疯狂口语人"更多的宽容。
请大家记住我的一句话:NEVER WITHDRAW FROM YOUR JOURNEY OF LEARNING ENGLISH.
2.给自己一个学习英语的理由
我被翻译的潇洒"感染"了,这种"感染"给了我学习英语的动力。
时下学习英语的热情在我们国家越来越热,但其中不乏盲目学习者,而盲目学习者往往找不到学习英语的乐趣,所以多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一学无成"。为什么?原因是没有找到自己学习英语的理由。
我有个朋友突然一下子拿起英语书说要学英语,我很奇怪,问他为什么想起来要学习英语?他的回答很让我感到意外:"不学不成啊,不学有些电脑游戏就玩不转了。"我很反对玩电脑游戏,但他这种带着明确的目的去学习的态度却让我感到钦佩,的确,现在的很多软件包括游戏软件都是英文版的,如果说你连EXIT(退出)、ENTER(进入)、CONTINUE(继续)等等这些词都不认识,那确实没法"享受"游戏的乐趣。我的这位朋友英语进步很快,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他学习英语的理由非常充分。其实英语不仅体现在游戏软件的应用上,而且大部分的电脑技术学习都要用到它。我在学电脑的时候对这一点深有体会。譬如:PRESSF1 TO CONTINUE (按F1 继续)、SHUT DOWN YOUR COMPUTER BY SELECT STARTMENU(请选择"开始"菜单关闭计算机)等等。
自然,给自己学习英语一个正确的理由是很重要的,是为了考试?中考,高考,大学四、六级考试,还是为了提高英语的交流能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导游或者成为商务谈判的高手?是为了提高英语的阅读、写作能力?是为了出国,考托福、GRE等各种考试?还是想提高翻译(口译)能力,想成为翻译或口译的高手?或者说纯粹就是学着玩?所以我建议在学英语之前一定要问自己为什么学英语,这样我们就不至于盲目地去学,而在每一个"学习阶段"都能找到学习的"阶段性成就感",也就是说能找到学习的乐趣和信心。
另一方面,光有动力还不够,你必须把学英语的动力化为实际的行动。记得我在广州的一家玩具厂打工的时候,有一群外国客人来公司考察,他们非常热情地跟我们打招呼。老外的热情我很喜欢,但却令我尴尬,因为听不懂老外们跟我们说的英语,而在一旁的翻译却能跟老外们侃侃而谈,并且通过英语这么一座桥梁顺利地与我所在的公司达成BUSINESS(商业)的目的。那时翻译给我留下了"伟大"的印象,或者说羡慕崇拜,我确实被翻译的潇洒"感染"了。
正是这种"感染"给了我学习的动力。在广州浓重的商业气息和"一间屋子六个男子,除了烟鬼就是牌迷"的无法让我静下心来学英语的时候,我还是会"偷偷"地拿出高中的英语课本来看,因为我觉得那时我崇拜或者说羡慕当初的那位翻译,不是仅限于表象上的盲目崇拜,而是行动上的崇拜,就好比河里有条漂亮的鱼,我们不能老站在旁边看鱼,最好的办法就是赶紧回去织个网把河里的鱼捞上来。
很多人给我写信说如何崇拜我,其实我很不喜欢听这样的话,相反,"看了您的故事后,我现在坚持每天两个小时学英语"之类的话倒让我觉得挺欣慰。我真诚地希望您能织好一张"捕捉英语鱼的网",尽快地把那些还没捞起来的"单词鱼"、"语法鱼"、"听力鱼"都一一捞起来。
现在回过头来看,做任何事情都是要付出代价的。每当工作中遇到不顺的时候,每当因为我大声朗读英语或者因为收集各种各样的产品说明书而被人笑话的时候(如各种食品调料、各种电器的中英文说明书,上面的英文是最实用的、最简单的,也是最难的),每当得知远在家乡的父母双双得病的时候,我也曾经脆弱过,也曾无数次问自己:放弃吗?然而我始终相信信念与理想可以战胜学习征途中的一切困难,为了孝敬父母我必须学英语,为了赶上曾经跟我是同一条起跑线的朋友、同学我必须学英语,想起我的一些同学有的考上了大学,有的大学毕业有着舒适的工作,有的结婚生子有了幸福的家庭,而我依然一事无成而且家里很穷,我必须学英语。那时是代表清华精神的"自强不息""行胜于言"救了我,是但丁先生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救了我。各种名言警句挂满了我的宿舍,每天都在提醒我自己要努力学习,在我最困惑时它们曾给了我无穷的力量。中国加入WTO使我对英语学习的信念更加坚定,北京申奥成功的夜晚我高兴地哭了,因为我感觉到了祖国的力量,也感觉到了中国与国际接轨越来越意气风发的足音,我没有理由不学好英语。
3.秀水街卖衣服的女孩如何学英语
收音机是我最便宜、最实用的英语老师!
我还要说说英语教材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试想,你给一位想在菜市场里用英语卖菜的老太太送一本GMAT考试的教材去学英语,结果会怎样?曾经有一位女孩,想把英语学好,打算到秀水街(一个位于使馆区,外国人经常光顾的市场)去卖衣服,听别人说英语语法是基础,很重要,于是整天抱着《××语法》不放,一年、两年、三年。但这位女孩还是没有学好卖衣服的英语,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没有对症下药的结果。假如这位女孩当初买的是《五分钟英语口语》那又会是什么结果呢?所以说在特定的学习阶段,选择合适的教材很重要。
记得我刚到清华时,我很想系统地把英语学起来,虽然当时我的英语基础已接近高二年级的水平,但还是买了本《许国璋英语》,不厌其烦地从最基础的学起,我感觉这套教材对我后来学《大学英语》和清华编的《新英语教程》都受益匪浅。"站不稳,哪能急着跑",这是我学英语的一个深刻体会。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教材越贵越好。我曾经接到一位北京下岗职工的来信,信中说:"想把英语学好了,去帮别人卖货,收入才有可能会高些,但又不知道从何下手,更可怕的是听说现在学英语很昂贵,得花上四五万元钱,所以感觉特别苦恼。"看到这封信,我倒吸了一口凉气,的确,现在学英语变得越来越贵,但几年下来,我觉得未必就得花上好几万元钱才能把英语学好。当初为了省钱,我经常去"二手书市"买教材,BARGAIN(讨价还价)是出了名的,我的磁带和WALKMAN也都是二手的。
自学英语是快乐的,而同时也是痛苦的,记得当初遇到很多的困难,有语法的,有词汇的,那时真希望身边能有一位老师来指导。我也曾想去报个英语培训班,但由于当时的经济拮据,加上缺少时间,只能是"望班兴叹",但我后来买了一台破收音机,好像一下子找到了"救世主"。我从收音机里听了很多的英语讲座,如赖世雄老师的《初级美国英语》、北京教育广播的《中级听力集锦》《EVERYDAYENGLISH》《欢乐美语》等等。以我个人的经验,好多问题都可以通过收音机得到解决,收音机是我最便宜、最实用的英语老师!
贫穷也能学英语!
4.舍得"糟蹋"自己的英语书
在听英语的时候我觉得我们应当做到"四动":动耳、动嘴、动笔、动脑。
谈到听力,很多人就会拿30分的听力题你得了多少分来衡量一个人的听力水平,然而生活当中有很多六级考试听力拿高分的人在与外国人交流时,突然觉得什么都听不懂,原因何在?我认为这是很多人对听力的误解,考试听力与日常交流听力是两回事。刻意听懂英语不叫听懂英语,随时随地随意听懂才能叫真正听懂英语,或许这就是我对英语听力的定义。英语听力什么时候叫好?把耳朵听出"茧"来,可能你自己就会能感觉到了。
听出茧来需要一个量的积累,很多人在练听力时总是要追求每一个单词都听懂,这是英语学习心态不太好的一个表现,如果你过于强调听懂每一个单词,久而久之你可能会因为听不懂一个词而失去信心。相反,把听懂一个单词当作一种成就,你会找到听力学习的快乐。我曾经为听懂CRI(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英语新闻中AM、IS、ARE、HE、YOU、SHE等等这些简单的一个英语单词而兴奋不已。带着这种良好的心态去练习听力,清醒地认识到听英语务必要遵循由慢到快、由短到长、由简单到复杂、由单词到句子再到一段话和一篇文章的原则。
练习英语听力的人可能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就是听到一定程度,怎么听都听不懂,对英语产生一种反感或是恐惧,一见到英语书、英语磁带就烦,甚至想吐,而从此停止或放弃。我曾经也有这样的感觉,其实这就是你离成功不远了,如果就此放弃,该有多么的可惜,所以说在我们不能坚持的时候,再坚持一下,我们便可以基本脱离"听力苦海",当然我们可以用英文MUSIC来让我们的耳朵"放假",而英文歌曲本身也就是很好的锻炼英语听力的教材,记得当初每当听得耳朵"累弯了腰"的时候,我便会听听《CANYOU FELL THE LOVE TONIGHT》、《I SWEAR》等等。
在听英语的时候我觉得我们应当做到"四动":动耳、动嘴、动笔、动脑。就是在听的时候可以跟读,别舍不得"糟蹋"你的宝书,一定要学会动笔做记录。此外还要动脑,这种锻炼对你将来成为出色的口译员尤其重要。当然学会听各种"方言英语"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印度英语",但千万不能模仿他们的发音。可能大家也许听过这么一个笑话:有人问一位印度朋友:HOWOLD ARE YOU ?回答:I AM DIRTY(THIRTY) .又问:HOW ABOUT YOUR WIFE ?回答:SHEIS DIRTY (THIRTY)TOO .确实有些非英语国家的人发音很不准或者说有些奇怪,但我们必须去慢慢适应他们,因为我们将来面对的是全世界各国的人,不仅仅是美国人、英国人。
还有一点就是"不能永远只听机器说英语"。我曾经遇到过这么一个学生,他发音好,听力好,词汇量也大,各方面都相当优秀,可一旦真正让他与外国朋友面对面的交流,却显得非常让人失望,说白了他就像机器一样,在与外国人进行交流,虽然发音很标准,但缺少"人情味",缺乏主动性,缺乏热情,这样的交流非常失败,更不能去跟外国人谈生意。什么原因?原来这位学生从来不跟任何人进行面对面的英语交流,而只是听收音机说英语,听录音机说英语,听MP3说英语,所以在跟外国人交流的时候,很多GESTURE或者说是BODYLANGUAGE 以及那种EYECONTACT他根本没法理解,从而造成这样的"后遗症"。多听收音机、录音机、复读机、MP3等来学英语是很好的事,但一定要到现场去听听真正的人说的英语,面对面的交流英语。
我经常跟一些学习英语的朋友说这样一句话:"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风声、雨声,英语声,声声入耳。"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的知识面要尽可能的宽一些,听的题材要多一些,为了能听懂各种专业的英语新闻,各种专业的讲座,在英语角能与各种专业的学生进行更好的交流,我曾特意学习过科技英语、生物工程英语等等,虽然学起来很难,但总归还是掌握了一些词汇,这些对我后来考托福是非常有帮助的。
很多人来信问我如何去听英语新闻。听英语新闻确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我当初在听CRI NEWS、CCTV ENGLISHNEWS、VOA等新闻节目的时候也曾是困难重重,经常听到一些怎么也琢磨不出来是什么意思的词汇,比如:CPPCC(CHINESE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NPC(NATIONALPEOPLE'S CONGRESS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等类似这样的词汇,后来我发现一个好办法:我一般在晚上听国际台的新闻,所以我在中午会先买一张当日的英文报纸CHINADAILY《中国日报》,里面有很多的新闻,都是国际台晚上要播的,我先看一遍,晚上再听新闻就感觉容易多了。但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具体的中文意思还是比较模糊,后来我中午不仅要买一张英文日报CHINADAILY《中国日报》,还要再买一张中文的《人民日报》或是《北京青年报》。先看英文日报,晚上再听国际台的新闻,不懂的意思再对照《人民日报》、《北京青年报》,这样中英文的意思就基本上理解得很透彻。这样坚持下来,直到最后可以慢慢脱离对报纸的依靠。这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当然,说英语还涉及一个文化背景的问题,譬如说,外国人把瓢泼大雨比喻成RAINING CATS ANDDOGS(下猫下狗)。据说美国以前的下水道建设不是很好,只要一下大雨,地面上到处都是被水淹死的猫和狗。当然这样的说法有很多,比如说YOUARESOMEBODY(你真了不起),既幽默也很有智慧。这些都要靠我们平时的积累,所以我们一定要多看书,而且看的书要"中外合资",既要看中国人出版的英文刊物也要看外国人的出版物,如CHINADAILY《中国日报》、TIME《时代周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