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流变中的东方哲学内涵

在历史上,篆刻曾迎来两次高峰,第一次在元末,第二次在明清。
..........................................................
元末篆刻的兴盛在于画家王冕发现了花乳石可以入印,明清则是因为各路文人发现篆刻艺术的精妙之处。
..........................................................
明代丨何震
“笑谈间气吐霓虹”石章
..........................................................
篆刻,使人们在一方普通的石中,窥入玄道的“袭明”(承袭光明)。
..........................................................
袭明,语出《老子》,谓“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
元朝文人对哲学最大的贡献在于消解了人们对“仙山”——也就是神圣的彼岸世界的追求,在神圣性与世俗性的合一中窥见生命及宇宙的真实。
清丨乾隆
黄易刻小松所得金石石章
既然圣人与俗人合一,神圣性便无需通过经验的崇高感获得, 也非通过极人目之旷望的视觉伸展中求取,仙境就在此境,此境为心之营造。
于是,人人皆可救人,物物皆可成为“袭明”的通道。对普通石的加工,是对普通石的发现,于普通石中进入“玄道”。
加工,有可用与非可用的分别,便会陷入追求的虚妄中,真实被蒙蔽。
..........................................................
因此,这一哲学观念可能是古人发现石头之价值的基础,但却并非是篆刻成为文人“标配”的根本原因。
..........................................................
清丨徐三庚
“延陵季子之后”石章
..........................................................
其实,篆刻成为文人“标配”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中暗合的宇宙观和那变幻莫测的创造。
..........................................................
篆刻,以刀刻之,是以刀破“混沌”,立“分别”,在一方印中建一方世界,而又在这“分别”的世界中复归“混沌”,在“混沌”中获得永恒。
..........................................................
这个过程暗合着文人乃至世人的生活环境:自然辟于宇宙之“混沌”,盘古开天辟地(本为神话,姑且用之),即有阴阳相背,天地开合。
..........................................................
清丨乾隆
丁敬刻两湖三竺卍壑千岩石章
而《易传·系辞上传》开篇就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
..........................................................
人降生于世,即是生活在这一有分别的环境,而古人之伟大,便在于能在分别的世界中,祛除物之遮蔽,还心灵以澄明。
..........................................................
篆刻,以刀刻之,是以刀创万千变化。
..........................................................
明丨韩约素
“口衔明月喷芙蓉”牙章
唐张怀瓘曾说:“故大巧若拙, 明道若昧, 泛览则混于愚智, 研味则骇于心神, 百灵俨其如前,万象森其在瞩。”用在篆刻中,亦十分恰当。
..........................................................
古人刀刻,在凝心秉性,在精研其味,以刻刀之千变万化,造百灵万象。
..........................................................
篆刻,以刀刻之,是主体以刀破“混沌”。
清丨赵之谦
“赐兰堂”石章
操刀者,如神斧在手,辟天创地。印章篆刻,非刻篆书,乃以一己之力化无穷之气,以一己之手创造化无穷。
这时的主体存在从人类存在之渺小中隐遁,而具有运化世界(印章世界)的无穷力量。

文章来源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