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老了,是否情有所依
当我们老了,是否情有所依
文/高英
曾经看到过一则招聘女儿的新闻。据说,招聘者为一对老年夫妇,开着诊所,且有房产。老人在当地口碑不错,只是膝下无儿无女。老人经济宽裕,生活能自理,招聘女儿的目的是寻求儿女般的真情慰藉。
结果可想而知,在拜金的商品社会里,对做了女儿以后可继承房产感兴趣的人很多,这样的招聘结果是跑了题,违背了老人的初衷。
老人找的是善良真诚的女子,希望与之建立诚挚的亲情。愿望是美好的,但操作起来很难。甚至我觉得,这种招聘本来就不甚妥当。
招聘是一种应签订用工合同的行为,是有条件限制的。很简单的例如你给我干一天活,我给你一天工钱。可老人用了招聘形式,却不是招护工或保姆,还强调并不是要人来照顾自己,只要真情真意的一种慰藉。初衷和表达形式显然属于南辕北辙。
既然要找善良真诚的女子做女儿,就不能暴露以后可继承房产的条件;暴露了自己有房产可继承的优越条件,却不让对方奔财产而去,实在强人所难。哪位善良女子,会因老人无需照料而答应做女儿——众人谁不会怀疑你为房产而去?万一有善良女子敢去应聘,真是需要莫大勇气,去承受大家的羡慕妒忌恨和无尽的猜疑。
老人的招聘初衷与招聘形式,成为令人两难的命题。这反映了老人的矛盾心理:既想有个带来感情慰藉的女儿又不想让这女儿心中惦记他们的财产。心理矛盾带来行为矛盾,这个招聘实在是个难解的题。感情上可以理解,逻辑上有些混乱。若真想得一有善缘的女儿,就不该用招聘这种形式。
古代戏曲小说里也经常有经济条件好的老人因无儿无女,认个干儿子干女儿的故事,一般也是考验一下对方的品质,见人厚道才肯接纳。接纳了就意味着收养合同成立,继承财产就变得顺理成章和天经地义。义务和权利由此清晰。
可这对招聘女儿的老人家,首先声明自己不需要照顾,只要真心真意,然后限定不能为财产而来。于现实而言,实在是义务和权利不明确也不对等。我想起了一句话:不要轻易考验人性。很显然,这对老人在考验人性,且出了一个令人左右为难的题目。结果当然是:为财者蜂拥而至,心善者避嫌而去。去的人都有爱财嫌疑,避开的人里却有真情义。因此,我的偏见是——老人的初衷很难实现。假如他们明察暗访,确定人选,还有希望实现愿望;如此张扬的招聘,只能是露富且平添忧烦。
由此我感到了晚年的孤单。尽管,我还没老,不能体会到人到老年的心境。
我很同情这对老人,很理解他们的用意,只是人生的确已经有了无法弥补的缺憾,实在是不得已才招聘女儿,尴尬如此。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丁克家族在国内已多见,自愿放弃生育的人不稀罕;单独二胎放开后,出乎意料的低生育率也证实了养儿防老的观念在改变。但通过这则招聘女儿的新闻所透露出的信息,让人不得不去直面:当我们老了时,是否能老有所依?
老有所依首先是经济层面,老了能吃饱穿暖,生病能够有钱去看;其次,也是这则招聘启事体现的感情层面,老了还能有人嘘寒问暖,真情相伴。这属于情有所依。
当我们老了,能否情有所依?看着活泼的小女儿,我不禁问了自己这个问题。
蓦然想到,其实,人这辈子,无法把握的除了自己的出生和死亡之外,还有老了之后的情形。而关于老了之后的情形,罕被人包括在人自身无法把握的事情里面。
人在年轻时,体力和精力充沛,要忙的事很多很多,过日子还好说。等老了,退出生活主流的层面,若无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许多人难免感到孤单;另一方面,当人老了,即使有儿孙满堂,也未必真的就有幸福感。谁能说,老了之后,自己确定能够幸福呢?
幸福的老人除了物质层面的需求被满足之外,最为关键的就是情有所依。
情有所依,就非得靠儿女带给么?诚然,亲情价值无限,但只把精神寄托在下一代身上,难免不茫然。因为年轻人要忙他们的人生,怎能时刻守着老人膝下承欢?老了只在子女身上寻求慰藉,显然颇受局限,甚至会导致家庭充满怨言。
我以为破解方法就是老人在能够解决温饱、生活自理的前提下,有自己的感情寄托。
昨日拜读一长者博客上的文章,想着对方至少和我父亲的年龄差不多,却笔耕不辍,在网络世界发着自己的光和热,实为难得。后来老人家给我发了小纸条,说自己已是耄耋之年,利用网络开阔视野,还非常谦虚地让我这个无名小辈多提意见。
这让我想起季羡林先生九十多岁时依然在思考和写作。
无论作为一代大师的季先生还是我前面提到的这位长辈博友,他们都没有因为老了而自我放弃,依然在尽最大努力让自己的生命保持一份活力,在精神和情感上老有所依。
若想老了情有所依,那就趁着还算年轻的时候,多给内心储存精神食粮,储存更多心理正能量。已经年过不惑的我所能想到的方法,还是从此要多读书学习。
希望,每个人,老了都能情有所依。祝愿天下老人,幸福安康!
高英写于2015年1月28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