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爱孩子,才不会害孩子

文/高英        〔原创首发〕

人生在世,并非所有的人都爱孩子,然而,正常的父母都爱自己的子女,天然的血脉亲情无法言喻。

什么是父母之爱?或许可以概括成八个字:尽心疼爱,尽力养育。

不同时代,父母之爱的表现形式也有差异:物质匮乏的时代,父母之爱是省下口口吃食给孩子;生活贫穷的时代,父母之爱是让孩子吃饱穿暖;温饱不愁的时代,父母之爱是让孩子健康成长。

如今就是温饱不愁的时代,孩子们吃饱穿暖不再是普遍的难题。许多家庭富了起来,但凡经济条件过得去的家庭,养孩子的指标变得丰富多彩,比如不仅要让孩子吃好喝好,而且要让孩子多才多艺。

有些家长从孩子一出生就会发誓,要把最好的东西给自己的孩子,自己没吃过的要让孩子吃到,自己没穿过的名牌要让孩子穿上,自己没玩过的要让孩子玩够。

诚然,爱心可嘉,然而方式不可取。当父母竭尽全力甚至超越自身能力给孩子创造出优越的生活条件,孩子未必能从中受益,反而可能会导致各种问题。例如总在追求享乐好逸恶劳,例如觉得理所应当一味索取,例如不知感恩反过来伤害父母……

网传母亲为求孩子上学而跪在地上哀求的样子被玩手机的儿子拍照后发朋友圈炫耀的事情正让人叹息,青岛初中女孩弑母案更是令人唏嘘。网上有人猜测那个青岛女孩是为了摆脱妈妈的精神控制,但是,除了正当防卫,无论如何都不能杀人应该是一个人必备的社会常识,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离异后的单身妈妈,给了女儿各种物质满足,竭尽全力培养孩子成才,女儿却嫌妈妈管自己太多太严而将妈妈亲手勒死。

虽然无法得知以上两个负面故事在现实中的具体内幕究竟如何,但是那个炫耀妈妈向自己下跪的儿子和亲手弑母的女儿,都应该是在物质层面上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从不知人间疾苦为何物的物质处境优越的未成年人。

不得不说,这样的孩子,物质上非常优越,精神上却是一片荒漠,他们的心里从来没有别人,只有自己。常言道“物以稀为贵”,生来就有的优越容易被视作理所应当,一味接受爱的付出只知索取的人根本不懂什么是良心和情义。

上面所列举的悲剧故事不免让一些为人父母者感到担忧和困惑,不知怎么把养育孩子的尺寸拿捏,生怕自己养来养去也养出个冷酷无情的白眼狼。毕竟,没有父母希望自己对孩子的爱变成害,甚至导致反目成仇。

那么,怎样爱孩子,才不会害孩子?

每个家庭的经济条件不一样,每个人做父母的理念不一样,真的无法一概而论,只能在此说一些通用的育儿原则供有缘人参考。

爱孩子,不要抱功利化目的。不止一次听到做妈妈的人对小孩子说,“现在妈妈对你这么好,你以后也要对我好哦”!显然,这句话说的是利益交换——现在我对你好,是为了日后你对我好。如果孩子一直懵懵懂懂也就罢了,但当他长大有了头脑,未必不会对这种利益交换感到厌烦,把心里的亲情冲淡。

对孩子好就是对孩子真心地好,天然的舔犊情深无关日后的利益。只有父母的亲子之爱真诚,孩子对父母的爱才会实诚。另外,拿着自家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攀比,逼着孩子成才是为了自己的面子好看,都属于功利化养育,实在不足取。

爱孩子,就陪伴他共同成长。这个陪伴,并不意味着非要做全职爸妈弄成全天候式陪伴,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适合自家情况的选择便是最好的方式。一方面,从孩子出生到整个少年儿童时期,父母要抽出一定时间来有效陪伴孩子;另一方面,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父母要不断学习养育知识并了解亲子心理,能在精神层面与孩子一起成长。

如果为人父母者不是喜欢对人炫耀自家孩子,而是会说自从有了孩子,对生命的理解有所不同,自己有了哪些积极改变,这样的父母非常合格,切实做到了与孩子共同成长无疑。

爱孩子,注重他的身心健康。人生设有目标才能更好地前行,养孩子也是一样。怎么设定育儿目标呢?大的原则就是看重孩子的身心健康。其中,身体健康是人生良好运行的重要基础,这一点毋庸置疑,而心理健康还没引起更多人的注意,才会造成一些不该有的悲剧发生。

如何让孩子能够身心健康,各个家庭只能因地制宜,根据自家情况来。只要孩子身心健康,许多成长问题随之化解,自然就不再是什么大问题。

如果说以前的好父母以含辛茹苦为荣,今后的父母则要以智慧育儿为主,把握好如何爱孩子的基本原则,让爱永远是名副其实的爱而不是害,当家庭的真情故事自然而然地展开,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就定然拥有美好的回忆和光明的未来。

高英写于2020年儿童节,闰四月初十,周一申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