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李鸿章主导的“海防捐”闹剧,为什么以张之洞的弹劾而告终?

杨角风谈《走向共和》第10期:

清末,虽经历了洋务运动,清朝廷综合实力有所提升,但国库空虚,慈禧太后又执意修颐和园,由此引发了一系列争斗。

负责修园子的醇亲王奕譞,也想请求慈禧太后推迟停掉这项工程,但被慈禧太后硬怼一句:

“我就是怕有的人哪,儿子做了皇上,胆子就大到天上去了!”

吓了一身冷汗之后,醇亲王奕譞只得哭着求助李鸿章,希望他能帮自己筹到750万两银子,万般无奈之下,北洋大臣李鸿章提出一项妙计——海防捐!

杨角风谈《走向共和》第10期:清末李鸿章主导的“海防捐”闹剧,为什么以张之洞的弹劾而告终?

一、

历朝历代,国库没钱的情况下,无外乎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是开源,一种是节流,当节流无法实现时,开源是唯一的途径。

在开源的选项中,卖官鬻爵无疑是最快的来钱手段,一般在朝廷大灾大难,急需银子时开启,当然,很多朝代,捐官甚至成为一项长久制度。

早在秦朝时期,这项政策就已经实行了,所以并非是清朝的特例:

“秦得天下,始令民纳粟,赐以百爵。”

当然,这种卖官鬻爵最盛行的朝代,还属清朝,正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在《走向共和》中,李鸿章为了解决北洋军费不足,以及慈禧太后要修颐和园,上书清朝廷,开设一项制度——海防捐。

用剧中的话讲,你捐钱买军舰,朝廷封你当大官,而且是明码标价,2000-3000两银子可以买实缺州县,4000-5000两银子可以买实缺知府。

史料记载,清朝捐一任知县的捐银是4600两银子,而知县的俸禄一年不过60两银子,所以,一般捐了这个官的人,会想方设法收回成本,“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说法便由此而来。

所以捐官,最终苦了的不是朝廷,而是老百姓,老百姓苦得多了,朝政就不稳,社会问题也就随之出现了。

这也是为什么李鸿章向光绪帝请愿,翁同龢极力反对,而慈禧太后虽然同意海防捐,却不肯下明诏的原因所在,毕竟卖官鬻爵传出去,名声很不好!

二、

海防捐并非《走向共和》杜撰,而是确有其事,其打着的旗号确实是为了发展清朝海军。1884年中法马江之战,清政府海军几乎全军覆没,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决定大力发展海军,加强海防建设。

于是在1884年设立了海防捐,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发展北洋海军(1888年在醇亲王的大力支持下正式成立)。

1887年李鸿章曾经上过奏折,提到过海防捐:

“惟此次展限捐输,系专备海军衙门支款,并拨作北洋三铁舰及续购四快船用费暨东三省练军月饷之需,在在均关紧要。即旅顺船坞工款,直隶所收展限捐项,仅及得半之数。”

李鸿章提到所得款项,仅拿到了一半,实际上,这个数据也是有水分的,海防捐的钱,大都用在了修颐和园上面,梁启超也曾经谈论过海防捐:

“当海军之兴,未及两年,而颐和园之工程大起。举所筹之款,尽数以充土木之用。此后名为海军捐者,实则皆颐和园工程捐也……”

由于款项被挪用,导致海军衙门采购的一些军舰得不到补充,而此时的日本却在勒紧裤腰带买军舰,发展海军。

海防捐虽然目的是好的,但毕竟是变相的卖官鬻爵,一方面严重冲击了科举制度,让那些十年寒窗苦读的学子怎么看?让那些通过科举考试登上政治舞台的官员怎么看?另一方面,其纳入的官员素质低下,本身就是把当官当作了一门生意,礼仪崩坏,朝廷难以管理,百姓也苦不堪言。

三、

当海防捐传到了湖广之后,湖广总督张之洞坐不住了,先是派出了辜鸿铭去砸场子:

“你哪值那么多两银子,充其量,只值一文!”

卖官的官员一看来砸场子的了,当然不干,可惜辜鸿铭背后可是湖广总督,南洋大臣张之洞,自然也吃不了亏。

辜鸿铭砸完了场子,兴致冲冲地跑去幕后老板张之洞处邀功:

“这回可给了李鸿章一个难堪!”

而张之洞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你这样做,何止给李鸿章难堪啊,实际上也给了朝廷难堪,是啊,毕竟海防捐是得到了朝廷默许的。

李鸿章或许料到了张之洞这里会捣乱,于是寄了一封信过来,希望张之洞帮着筹措100万两银子。张之洞还在为汉阳铁厂的事情发愁呢,还在给户部尚书翁同龢写信要钱呢,怎么可能给李鸿章筹款?

可是如果拒绝李鸿章的请求,那么就等于扫了醇亲王的兴致,得罪李鸿章事小,得罪了皇室事大。可是如果答应李鸿章的请求,他就得去筹这100万两银子,这是一道难题。

张之洞何许人也,当年的科举前三甲,慈禧太后钦点的探花,他可不是死读书,其聪明得很:

“笔墨伺候,我只上奏朝廷,弹劾海防捐!”

可是,海防捐明明是李鸿章请了懿旨,是得到了慈禧太后允许的,张之洞这样做,难道不怕?

四、

虽说李鸿章也做过南洋大臣,但此时的位置是北洋大臣,跟南洋大臣的张之洞属于竞争关系。用辜鸿铭的话讲,你北洋缺钱,我南洋同样缺钱啊,现在这情况家家缺钱,所以张之洞弹劾海防捐,有竞争目的。

“好,以攻为守,避开醇王爷,对事不对人,管叫他如乡间俗语所言,偷鸡不着蚀把米!”

张之洞不仅是南洋大臣,其还有一个身份,便是清流领袖,天下的清流都看着他呢,他不表态,以后怎么在清流派立足?

毕竟卖官鬻爵是不光彩的事,且坑得是老百姓,张之洞弹劾海防捐,是站在了道义的一边,有理走天下,此举赚足政治资本。

其次,根本不用担心醇亲王,也不用关心光绪帝,甚至于不用在意慈禧太后的看法。一方面他们没有下诏,属于暗着来的,不然李鸿章也不会专门再写封信强调,张之洞完全可以装作不知道。

其次,皇室跟文官集团向来是争夺权力的,一方面是享受特权集团,一方面是执政集团。一个是花钱的,一个是筹钱的,张之洞作为南洋大臣,手下是有资源的,又是站在正义的一方,皇室也不敢对他怎样。

张之洞此举符合文官集团的利益,又能把皇室批判一番,得名利又不用担心承担责任,事后慈禧太后也讲了:

“真是好文章啊,知道我为什么喜欢读张之洞的折子吗?”

慈禧太后的评价是,张之洞的奏折向来是对事不对人啊,他只字没提李鸿章的名字,不像某些人是对人不对事。

慈禧太后说的某些人,指的是翁同龢,这个后面会专门讲到。

最后,张之洞之所以要弹劾海防捐,毕竟这项政策执行到自己的地盘了,真的给笼络了这么一群大字不识的人当官,自己怎么管?

从湖广两省自身利益来讲,他也不希望参入这么一群素质底下的官员。

而且,张之洞上这份折子的时机选择的相当好,他没有在海防捐刚刚设立时就弹劾,而是即将结束时弹劾。毕竟张之洞是慈禧钦点的探花,其行为背后,也是多少考虑了慈禧太后的感受。

从慈禧太后角度考虑,海防捐这种行为,虽然是李鸿章发起的,但毕竟名义上是给北洋海军筹款,虽然暗地里支援了颐和园建设,但最后落骂名的是自己。

所以,张之洞此举,其实是给慈禧太后递一个台阶,这场闹剧该结束了,钱也搂得差不多了。

事后慈禧太后,也叫醇亲王停了海防捐,还说了一番话,这番话意义非凡:

先说海防捐影响恶劣,也就表明这种事见不得光;又说钱搂得差不多了,该捐钱的也捐的差不多了,该停了;第三是给张之洞一个面子,好歹人家也上了奏折了,此举也为了讨好文官清流;第四则是给李鸿章提个醒,不要把捐上来的钱都进了你的腰包,要敲打敲打他!

由此可见,整场海防捐闹剧,一切都在慈禧太后的掌握之中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