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寻根句容

(1328—1398),字国瑞,原名朱重八,曾名朱兴宗,明朝开国皇帝,祖籍句容通德乡朱家巷。

朱元璋亲撰《朱氏世德之碑》开门见山地写道:“本宗朱氏,出自金陵之句容,地名朱家巷,在通德乡。”又道:“自仲一公及高祖而下,皆起家江左,历世墓在朱巷,惟先祖葬泗州,先考君葬钟离,此朱之源流也。”根据碑文记载,朱元璋五世祖朱仲八、高祖朱伯六、曾祖朱四九,三代生死都在句容,他们的墓也都在朱家巷。

朱元璋的祖先起源于沛县,北宋末年,金人南犯中原,世代居住在沛县的先祖南渡长江,迁徙到了金陵句容通德乡的朱家巷落户,以种田为生。多年以后,子孙繁衍,朱家成为当地的大族。

朱元璋的曾祖父朱四九生四子:朱初一、朱初二、朱初三、朱初十。朱初一就是朱元璋的祖父,生两子:老大叫朱五一,老二叫朱五四。朱五四又名朱世珍,即朱元璋的父亲。

明洪武五年(1372 年)夏,礼部尚书陶凯上奏“嘉瓜”一章曰:“同蒂之瓜产于句容。句容,陛下祖乡也。实为祯祥。”

明孝陵四方城,朱棣为父亲立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内有一段文字:“皇考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姓朱氏,句容大族也。”

《明史》中亦有记载:太祖讳元璋,字国瑞,朱姓,先世家沛,徙句容,再徙泗州。父世珍,始徙濠州之钟离,生四子,太祖其季也。

历史学家吴晗在《朱元璋传》中也写明:朱元璋祖籍句容朱家巷。

朱元璋的祖辈和大多数汉人家族一样迁徙频繁。

从朱仲八到朱初一,朱家一直居住在句容县通德乡朱家巷。到了朱初一时,正值宋朝末年和元朝初年。那时候,连年灾荒,兵乱不断,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据朱元璋所述:朱家的日子本来就苦不堪言,到了元朝初年,又被籍(定)为淘金户,每年必须向官府交纳额定数目的金子。“金非土产,市于他方”,本地没有金可采了,只好到别的地方去买,以供岁赋。由于赔纳不起,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 年),先祖初一丢弃了句容的房屋田产,带着12 岁的大儿子朱五一和8 岁的小儿子朱五四(朱元璋的父亲),迁到了泗州盱眙垦荒,置田置产。

朱初一和妻子在泗州城北的孙家岗整整住了38 年。朱初一十分勤劳,带领全家人披星戴月苦干,家境渐渐好转。谁知日子刚刚好一点,名目繁多的各种税赋和摊派又纷至沓来,压得朱家透不过气来,很快又陷入困境。为了生计,朱元璋的父辈分立了门户,然后重蹈上辈离乡背井的老路,再次举家迁徙。

朱元璋的伯父朱五一最后落脚到濠州钟离东乡(现在安徽省的凤阳县),朱五四一家则流落到灵璧虹县,后来也随五一到了东乡。

元朝末年的天历元年九月十八日(1328 年10 月21 日),朱元璋在凤阳出生。

朱元璋的父亲朱五四在8 岁时才逃荒离开句容,对故乡句容已经有比较深刻的童年记忆,而且也会在今后的日子里多次听父母讲到老家,并转而告诉朱元璋关于老家句容的故事。因此明初太常博士危素在他原先替朱元璋起草的《皇陵碑》文中就写道:“朕幼时,皇考为朕言,'先世居句容朱家巷,尔祖先于宋季元初,我时尚幼,从父挈家渡淮,开垦兵后荒田,因家泗州。’朕记不忘。”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

元朝统治者把南方汉人列为第四等人,不允许南方汉族平民取正规名字。平民百姓只能用行辈或出生日期,或父母年龄合算一个数目作为称呼。

朱元璋在家里排行第四,家族兄弟排行第八,故名“重八”,“重八”即老八。也有人说他出生时,其父46 岁,其母42 岁,相加正好是88 岁。长大以后曾改名朱兴宗,意在振兴朱氏宗族。

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 年),夏、秋两季黄淮流域大雨不止,河堤溃决,到处是汪洋一片,当年颗粒无收。第二年,沿淮一带瘟疫猖獗,加上荒年,家家死人,户户断炊。

由于元朝统治的腐败,各地农民纷纷起义,群雄四起。到了至正十二年(1352 年)闰三月,在皇觉寺做了4 年和尚的朱元璋弃释从戎,投奔了濠州的起义军领袖郭子兴。正式起官名“元璋”,字国瑞。朱,与诛音同;元,蒙元;璋,为一种玉器,形似刀,朱元璋三字含义,诛灭元朝的玉宝刀。字国瑞,寓意天下太平。

龙凤二年(元至正十五年,1356 年)春,刘福通等迎韩林儿至安徽亳州,立为帝,称小明王。国号大宋,年号龙凤,以亳州为都城。朱元璋率大军渡江,驻兵太平,即太平府。据《明史》卷四十《志》第十六载:“东距南京百三十五里。”已经由大都帅升为吴国公的朱元璋,军务十分繁重,但他念念不忘句容祖籍,于是调兵取句容,攻克应天府(南京)。朱家巷距城八十里,父兄昆弟数十余人奔至应天,朱元璋才第一次与故乡朱氏族人叙长幼之礼,行亲睦之道。

朱元璋在《朱氏世德之碑》中写道:“龙凤二年,为念先考君尝言'世为句容县朱家巷’,宗族俱存,平日有乡土之念,即访求故乡族人之所在。遂调兵取句容、克金陵,而朱家巷距城八十里,举族父兄、昆弟、子孙数十人至。是日,得与之叙长幼之礼,行亲族之道,但朱氏自仲八公五世之上不可考。”

《光绪续纂句容县志》载:“顺帝至正十五年,滁州将取太平,遂以兵收句容。十六年,吴公至朱家庄,与同族序长幼之节。”

龙凤九年(至正二十三年,1363 年),“以三月十一日祗谒先陇,焚黄祭告,遵旧典也。”三月十一日,尽管戎马倥偬,但朱元璋仍挤出时间,遵从旧典,前来向往已久的句容,寻访祖籍,到通德乡朱家巷拜谒祖先的坟墓,焚香祭告,又立石句容,名《朱氏世德之碑》。

《光绪续纂句容县志》载:“十八年,吴公追赠祖考,立石句容,自题曰:《朱氏世德之碑》。”

《弘治句容县志》记载:“通德乡。乾道云,旧名同德,在县西二十里一都二都。内有十三里二十村。”其中就有朱巷。乾道,指已失传的《乾道建康志》。《乾隆句容县志》载:“通德乡,《乾道志》云旧名同德乡,在县西二十里,即明太祖祖乡也,内有十三里、二十村。今考朱家巷故地,及相传有龙爪树一株,尚存,旁有井。西去有古冢,相传为卧龙冈朱家冢。百姓至今不敢樵牧,皆呼为皇陵。”

通德乡在句容城西一带,然而至嘉靖十一年(1532 年),朱家巷已不复存在。

文献记载:最早提出寻找加封句容朱皇帝祖籍地的是明代御史王暐。王暐,句容人,官至户部尚书。嘉靖十一年(1532 年),王暐奏请加封朱皇帝祖陵,明世宗朱厚熜遂命南京礼部侍郎崔铣,巡抚都御史夏帮谟,巡按御史刘良卿、提学御史冯天驭等至句容县西门勘察。明代李鹗翀《洹词记事抄》载:“先自本县西门出行十一里,过二小山,地名通德乡,有一土穴,树根在内,原系栎木,四枝屈曲向上,枝头各有五指,乡人异之,呼为龙爪,今枯朽八年。穴西田一段,各众称即朱巷故址。弓量丈尺,得地五亩,西距京八十里,见今民杨春为业。自巷基西行一百五丈,斜坡土脊一段,株木一科,木下一穽,故老相传朱皇帝家坟。弓量丈尺,得地三亩,遍生荆棘,并无丘陇石碑。西北古庙一所,壁画神像,并书'句容朱安八’字样,石香炉上刻'朱庆社二十八户置’凡七十六字。”因为只见一片荒坡,无实迹可考,本拟“建园寝置守护之户”加封句容祖陵之事就搁置了起来。

《洹词记事抄》中的“洹词”本是崔铣所著文集,李鹗翀摘其论宋事及明初事迹六十一则为书而成《洹词记事抄》,本则是当事人崔铣实地勘察记录,真实可信。

为纪念这位祖籍句容的洪武皇帝,2012 年,句容一条西环路被命名为洪武路。洪武路自北向南,北起台湾小镇,经长龙山,南至钤塘,全长6.3 公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