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撰写论文摘要,要注意……
摘要,顾名思义,就是“摘取文章的要点”,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小短文。
摘要在学术论文规范化的编写格式中,位于题名与正文之间,它既是文章的精炼,也是题名的展开。
然而,很多研究生往往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正文的撰写,反而容易忽视摘要的作用,造成摘要要素不完整、撰写不规范等问题。
即使有的研究生论文具有前沿性、创新性,由于摘要质量不过关,从而导致论文无法被顶级数据库收录,实属相当可惜。
因此,我们有必要就摘要撰写这一问题展开探讨。
论文摘要的四个基本要素
要撰写出符合有关标准要求的摘要,有必要了解和掌握摘要的基本要素,它主要由以下四项构成:
一是论题
主要是指论文研究的对象、目的和任务,这是研究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表述研究的对象、目的和任务,可使读者大致了解开展该项研究工作的意义、撰写该篇论文的缘由和旨意。
二是观点
主要指论文中全新的发现和独到的见解,做到“三个突出”:突出那些经过严密论证、有较高理论与应用价值的新发现;突出那些与前人既有理论和取得成就完全不同的新看法;突出与重大现实问题密切相关的新见解。
三是方法
主要指论文研究所运用的理论、思路、途径和手段,表述应十分明确,不能含糊其词,这样可使读者了解、鉴别作者所据理论原理的真伪新旧、思路的正歧、方法的先进与否以及结论的可信度高低。
四是结论
主要是指作者在对研究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性判断、评价、预测、建议、肯定与否的假设等,其表达应考虑与研究的目的或论文的篇名相关联,对事物的分析评价应注意量和质的辩证关系,做到不妄下论断、不说过头话。
论文摘要的三个主要作用
一是为读者快速了解论文的内容服务
学术论文摘要的主要目的在于向读者客观地描述论文的基本观点和文章精华。读者在阅读正文之前,首先通过文首篇幅短小的摘要,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以帮助读者决定是否需要再读原文,从而节省读者时间与精力,又达到迅速地了解有关学科最新研究动态的目的。
二是便于编制文摘型检索工具
有了学术论文的文前摘要,相关机构编制文摘型检索工具就有了基础,有的摘要可以直接使用,有的摘要可以在其基础上进行加工,从而给文摘型检索刊物摘要的编制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是增加被国际著名数据库收录的机率
目前,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对文献的计算机存贮,一般多是输入摘要而不是全文。
学术论文若要被国际三大检索系统EI、SCI和ISTP收录,首要条件还是论文的学术水平,但在看不见全文的情况下,作者的研究水平只能通过摘要来体现。
如果摘要撰写不规范,只是交代做了什么工作,而没有具体写出得出结果是什么,具体规律是什么,具体关系是什么,等等,这种论文被漏检的概率将大大增加。
论文摘要的七类常见错误
第一类错误:要素不齐,不能概括全文
摘要应该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在有限的字数内向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定性或定量的信息,充分反映该研究工作的创新之处,并拥有与文章同等量级的重要信息,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通过对一些研究生撰写的论文分析发现,摘要中缺少“四要素”的情况很普遍,往往是有结果没结论或者是只有结论却不写结果或结果不全,还有的就是体现不出研究的目的或是研究方法写得太简单,缺乏自明性。
究其主要原因,还是研究生对摘要的“四要素”了解还不够准确。
第二类错误:
要素表达不准确,与正文内容不匹配。学术论文的内容必须尊重事实,具有客观性、真实性和可靠性。有的研究生论文,虽然摘要“四要素”齐全,但却不能正确地体现正文的内容。例如:
有的文章写得很好,但摘要却写得太简略,未能体现文章的全部重要信息,如实(试)验研究型论文的结果写得不全,不能给予结论有力的支撑;
有的摘要写得很好,但正文内容却不支持,超出了文章内容范围;
有的文章只是初步研究,摘要却给出很肯定的结论,或者是摘要中提到的几种研究方法,文章中并没有一一论述。
第三类错误:与引言内容重复。
有些研究生喜欢在摘要中前1~2句话用于知识性简介,并在引言中又重复描述一遍。然而,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中常识性的内容,这部分应引言中出现,从而避免二者出现重复使用的现象。例如:
“电磁波在大气环境中传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引起电磁波出现异常传播现象,尤其在陷获折射条件下,形成大气波导传播。大气波导对通信设备的性能及使用带来影响。”
这篇摘要的前2句话是基本知识性的介绍,出现在摘要中不合适,而应放到论文的引言中。
第四类错误:与结论(或结束语)内容重复
结论是摘要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却不能简单地与正文结果或结论完全重复,这样会使文章既枯燥乏味,又浪费版面。
因此,摘要结论要有所取舍和调整,真正提炼出结论性的语言,既保证论文的科学性,又提高论文的可读性。
第五类错误:进行自我评价
论文摘要应客观、如实地反映作者的科研成果,一般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进行自我评价,特别是积极意义上的正面评价,如“首次发现”“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实现重大理论突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等,这些不是由作者自己说了算的。
第六类错误:未采用第三人称叙述
《文摘编写规则》(GB6447—86)明确规定,摘要应使用第三人称叙述,而避免使用“本人”“作者”“我们”“本文”等作主语,否则会减弱摘要表述的客观性,有进也会出现逻辑上的混乱。
建议釆用“进行了……调查”“报告了……现状”“对……进行了研究”等记述方法,标明文献的性质和主题。
第七类错误:其他应注意的细节问题。
①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
②结构要严谨,表达要简明,语义要确切,一般不分段落;
③要使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
④除了实在无法变通外,一般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不出现插图、表格;
⑤不得使用一次文献中列出的章节号、图、表号、公式以及参考文献号,除非该文献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
⑥缩略语、略称、代号,除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
提升摘要质量的三条途径
一是提高研究生的标准化写作能力
学术论文的写作能力是科技工作者的必修课。一篇优秀的学术论文,能够体现出作者的专业水平、研究能力及文字功底。
有些研究生科研成果很突出,却写不出高质量的论文,尤其是摘要不过关,无法引起相关专家的重视和读者的兴趣,直接影响了科研成果的传播,实属遗憾。
因此,研究生要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要从思想上对论文摘要重视起来,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精益求精,切不能马马虎虎、应付了事;
其次,通过参加讲座、自学等方式(建议学习《作者编辑常用标准及规范》《科技书刊标准化18讲》等书籍),了解国家标准中关于论文摘要的相关规定,并按照标准的要求格式书写;
最后,在了解规范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多看、多练、多请教,加强文字表达能力,内容要准确,语言要精练,并避免出现上述摘要写作中的常见问题。
二是发挥导师对摘要撰写的指导作用
研究生导师基本上都是各专业学科的专家,他们既具有较高的相关专业水平,又具有丰富的论文写作经验。
研究生在论文初稿撰写完成之后,应充分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从专业的角度把关论文摘要的要素是否齐全、表述是否清晰、描述是否合理,使研究生从中得到有益的指点,从而提高专业水平和写作能力。
三是多与学术期刊的编辑沟通交流
学术期刊的责任编辑具有丰富的论文编辑经验,能够牢牢把握摘要撰写的规范化、标准化。
研究生要增加与期刊责任编辑之间的交流探讨,使其充分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编辑从专业的角度给予指导,按照规范要求研究生对摘要进行修改、调整,剔除多余、重复、不合理的部分,使其能够充分反映出论文的重要信息,突出论文的创新性、可读性信息,从而进一步提升论文的刊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