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u-Hakola病一例报告
Nasu-Hakola病又称多囊性脂膜样骨发育不良并硬化性白质脑病(PLOSL),1961年由日本学者Nasu和芬兰学者Hakola先后报道。Nasu-Hakola病是一个独特且罕见的疾病,其特点是不断进展的早老性痴呆和全身多发骨囊肿。
患者男性,31岁,因智力减退、双下肢无力1年余来诊.
主要表现为活动后双下肢无力,时有跌倒。言语不流利,工作能力下降,反应迟缓。当地疑诊“多发性硬化”,用激素正规治疗1个月,症状渐加重。11个月后出现站立不稳,不能独立行走,二便潴留。
患者儿时曾有4~5次小腿骨骨折,X线诊断为“大理石骨征”。
神经科查体:身高155cm,神清,言语不流利,IQ(韦氏)49分,MQ(韦氏)52分。脑神经正常。四肢肌力Ⅴ级,肌张力高,腱反射亢进。右手指鼻不准,双Hoffman’s及Pussep’s征(+)。深浅感觉正常。双腿呈X形。
头MRI:双额后、胼胝体、顶部皮层下多发长T2异常信号,轻度脑萎缩。
X线:股骨末端成囊性扩张,骨皮质变薄。
本例患者突出表现为进行性痴呆、多发性骨囊肿,与国外报道的Nasu-Hakola病具有相似的特点。
据文献报道此病主要表现:
①潜伏期:临床无症状。
②骨病期:10~20岁疲劳后关节无力,反复骨折,X线显示:短骨及长骨的骨骺区骨皮质变薄,呈囊状扩张。
③神经系统症状期:出现于30~40岁,主要为进展性痴呆、认知功能减退、情感障碍,锥体系、锥体外系症状,肌阵挛、癫。MRT2像上壳核、苍白球、尾状核、丘脑呈低信号,脑室周围白质显示高信号。
④痴呆期:在出现症状后约生存10年左右,多死于严重的痴呆、恶液质。
病因及发病机制:PLOSL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多数学者认为病变位于19q13.1上的DAP12基因畸变,导致少突胶质细胞向成熟的髓鞘形成细胞分化的过程受阻,破骨细胞成熟障碍,引起骨再吸收、塑形障碍,形成多发骨囊肿。
在神经系统表现为血管发育不良,脱髓鞘和胶质增生,形成类似脑白质营养不良或硬化性白质脑病的病理改变。
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和典型的影像学改变,同时要与其他引起痴呆的神经系统疾病相鉴别。目前本病尚无特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