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爸第一次抱娃,奇怪的姿势又增加了,奶奶:抱个炸弹也不过如此
现在不少年轻父母在妊娠期内都会去参加育婴课,有些准爸爸可能在课堂上表现得很好,但是等到真正实践时就未必了,更何况那些都没有学习过的准爸爸们。
前两天在医院看到了有趣的一幕,一位准爸爸在产房门口等着,可算是看到了一个男人即将当爸爸的反应了,简直就是坐立不安,一会儿站起来走走,一会儿又坐着,还时不时去看看产房里有没有什么动静,那叫一个紧张。
我正好也在产房外等堂嫂,这时产房门正好开了,一个护士抱着孩子出来了,叫着产妇家属的名字,接着就把孩子递给那位宝爸。
宝爸把孩子接过手之后,整个人都变得十分僵硬,旁边应该是男子的母亲,也就是孩子的奶奶,她提醒到,“注意头,胳膊肘得拖着,这新生儿最怕这些了。”
大家都凑近看孩子,宝爸显得更不自然了,手势也变得很奇怪,孩子突然就哭了,这下宝爸变得更加着急了,连同一只脚也垫了起来,对应的那只胳膊也抬了起来,还以为这样能让孩子舒服些。
从远处看,宝爸整个人就是猫着腰,垫着一只脚,胳膊僵硬得抱着孩子。孩子哭,孩子他爸不知所措,表情也都快哭了。
看到这,在产房外待产的许多家属,包括其他人都跟着乐,还有人打趣道,“让男人抱孩子,果然能解锁很多奇怪的姿势。”
孩子的奶奶在一旁更是乐得开花,“都当爸的人了还这么咋咋呼呼,抱孩子而已,至于吗你,抱个炸弹都不过如此。”
说话间便把孩子抱在手里,还真是神奇,应了那句话,“姜果然还是老的辣。”
抱娃的姿势不对,有时候搞笑确实是很搞笑,但是也要意识到问题所在。尤其是在抱新生儿时,一定要注意姿势,否则孩子可能因此而受伤,影响到孩子的颈椎、脊柱等发育。
常见的抱娃姿势有哪些?
1、 最适合新生儿的抱法:摇篮抱
抱新生儿时,最适合也是最安全的抱法就是摇篮抱了。这个抱姿主要是用整个手臂的力量去托起宝宝,在抱起宝宝时,要用手臂支撑宝宝的颈部,一只手一直拖到宝宝的臀部上,且利用五个指头的力量去包裹住宝宝的臀部,才能更好地稳定住宝宝。
这个拥抱姿势要尽量让宝宝的头部靠在成人的臂弯处,这样的抱姿就相当于给宝宝造了一个“人工摇篮”,所以也被称为摇篮式。
2、 竖抱法
竖抱法并不适合新生儿,尽量等到三个月之后再这么抱宝宝,因为这个阶段之后,宝宝的头部基本就固定住了,竖抱时也相对会安全一些。
当然,在抱起宝宝的过程中,也要尽量用一只手去拖住宝宝的头颈部,以免突然把宝宝抱起,宝宝没适应过来,头部不小心后仰,导致颈部受伤。
因此,在把宝宝从床上抱起来时,双手插在宝宝腋下,可以将双手伸长一些,以便固定住宝宝的头部,在这个过程中,腾出一只手抱住宝宝的臀部,另一只手护着宝宝的颈部即可。
此外,摇篮抱和竖抱法都较利于宝宝哄睡,在竖抱的情况下,宝宝的头部恶意靠在家长的肩部或是上胸部。
3、 抱坐法
这一做法也要等到宝宝三个月之后才建议采用,因为这个姿势也需要宝宝能够支撑住自己的头部。这个姿势主要是用一只手垫住宝宝的臀部,另一只手则是固定在宝宝的腰背部,宝宝的双腿放在家长的腰部两侧。相较而言,这个抱姿较为省力,家长们不妨可以试试看。
4、 坐姿式抱法
这一种姿势与抱坐法较为相似,只不过采用坐姿式抱法,家长需要一只手拖着宝宝的臀部,另一只手也是放在宝宝的腰腹部,且让宝宝的背靠在自己的胸前。
这个姿势也适于三个月之后的宝宝,有利于宝宝观察四周,对于宝宝的脑发育有一定的好处。
当然,除了这些较为常见的坐姿以外,还有其他抱姿,至于哪一个最适合孩子,其实都没有准确的说法,只要能够保护住宝宝的头颈部、脊柱,以及不给宝宝造成不适感与不可逆的伤害,其实一般都是可以的。
但也要提醒家长朋友们,为了保险起见,不要自己随意开发一些奇怪的抱娃姿势,也不要为了逗弄宝宝而随意摇晃宝宝,个人是不建议摇晃,否则可能出现“摇晃综合症”,影响宝宝的脑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