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丨爱在深秋……
丨霜降· 特辑丨
明日霜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
“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霜降时节,水汽凝华为白色冰晶。这白色的精灵似乎在提醒着我们秋时已暮,是时候与秋天做最后的告别了。
与秋天告别,就好似在与曾经绚烂的青春告别,心中的不舍,终无法抵挡岁月的洪流。
如果注定要走入冬季,那么也无需为秋假意挽留……
1
霜伴红叶,秋的告别礼
霜降时节,空气中弥漫着金色的肃杀味道。“寒露百花凋,霜降百草枯”,霜虽“杀百草”,但它却为这本已绚烂的红叶,添了一份神秘与娇媚。
深秋,正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时节,登山赏红叶似乎成了不少人的必修课。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秋之红叶的美色,并不比春夏之花逊色,傲寒而立的姿态似乎如一个个倔强的少女,清冷疏离却难掩靓丽容颜。
天地的色彩在枫叶的身上得到最极致的释放,这血一般的红艳,便好似秋与冬的红色警戒线。此时,便很想让时间静止,让这最美的时光永远留存。
白霜遇红叶而凝,这便是自然赋予秋的告别礼吧!
2
万物都在准备过冬,你准备好了吗?
霜降到来之后,万物纷纷呈现出颓败的迹象。古人说:“夫阴气胜则凝为霜雪,阳气胜则散为雨露。”这露是润泽,而霜则是杀伐。
农谚在此时提醒着我们:“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
豺狼将捕获的猎物,先陈列后再食用。“豺乃祭兽”,最早出现在先秦史籍《逸周书》中,这以兽祭天,便透露着生命的感恩之德。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笔下的《苏幕遮》,便是为这草木黄落所写的动人悲歌。
蛰虫在洞中不动不食,准备进入冬眠状态。以睡眠的姿态躲避严寒与风霜,弱小的生命也有智慧的本能。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霜降之前的物候关键词,往往是华、秀(春华夏秀),是钻出的出,降生的生,是鸣唱的鸣。而从霜降开始便是落、是俯、是冰、是冻。
正如《西厢记》里的长亭送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有人觉得《西厢记》写到这时,最好画上句号,因为霜降之后的景物太凄凉。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霜降时节,万物都在为过冬做着准备,该飘零的飘零,该潜藏的潜藏。正如郑板桥的那句“删繁就简三秋树”,人也该为自己做做减法,休养生息,切忌熬夜。
3
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
黑砂炒栗,深秋挚爱
深秋一来,街头巷尾,炒栗子的小贩们又忙活起来。
家门口炒栗子的大哥,拿着铁铲翻动着黑砂,下面的炉火烧得正旺,饱满的栗子耐不住高温,时不时把棕色的外壳冲破。
《燕京岁时记》中就曾写道:“十月以后,则有栗子、白薯等物。栗子来时用黑砂炒熟,甘美异常。青灯诵读之余,剥而食之,颇有味外之味。”这栗子,被药王孙思邈称为“肾之果”,它味甘,性温,能够养胃健脾,补肾活血,算是滋补又美味的大众宠儿。
这剥栗子也是门技术活,我因为对栗子君爱得热烈,所以曾特意钻研剥栗子大法。上学时每每剥出完整的栗子,总会拿到小伙伴面前炫耀一番。
时光荏苒,与小伙伴一起剥栗子聊八卦的大学时光一去不复返,但当触摸到这栗子的温热时,还是会在心底留下些许的慰藉。
深秋萝卜,滋润心田
山东农谚:“处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萝卜。”这其实是因为霜降以后早晚温差大,露地萝卜如果不及时收获,可能出现冻皮等情况。
年画《拔萝卜》,图片来源于“艺术中国”
但其实山东人的日常饮食也少不了白萝卜。在这白萝卜之中,皮白而不透者肉味偏辣,只能熟吃;皮色透明,肉不辣而甜者,可以生吃。
这生吃白萝卜的好处多多,不仅可以下气,解除腹胀的痛苦,还能入肺,加强肺的“肃降”功能,可谓是接地气的滋补佳品。
还记得小时候,妈妈总会把萝卜切成圆柱形,递给我。小小的我,唯有把大萝卜块拿在手里一点点消灭。满口清脆与甘甜,深秋的干燥与烦闷便一扫而散,唯留下滋润与舒爽。
霜降吃牛肉,滋补度严寒
霜降时节,有不少地方都有霜降吃牛肉的习俗,比如广西玉林。
玉林的居民就习惯在霜降这天吃一整天的牛肉:早餐要吃牛河炒粉,午餐和晚餐要吃牛肉炒萝卜,或是牛腩煲之类的来补充能量,以祈求在即将到来的冬天里身体强健。
牛肉性平,味甘,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的功效。另外除牛肉外,其实羊肉与兔肉也是与霜降相宜的食物。
严寒将要到来,人们身上的衣物也渐渐增多,肥瘦之差已相距不大,热衷于减肥的姑娘们是不是可以趁此良机,为自己的味蕾放个假,抓紧时间贴贴禾火月票,用脂肪来抵抗即将到来的“风刀霜剑”。
风/物/时/刻
这个秋天你有哪些难忘的故事?
来跟风物君说说吧!
文丨林间小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