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病多因瘀作祟,搞懂这5个活血方子,应对瘀血证再也不“方”了

古代人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是对父母“孝”的第一步。因此我国的人体解剖学虽开始的很早,但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发展缓慢,由于缺乏对人体脏腑深入而直观认识,导致古代医学在脏腑的形态学认识不够充分。

但是,在清代有一位叫王清任的大医学家,他敢于突破陈旧的道德束缚,精心观察人体脏腑结构,并绘制图形,甚至进行动物实验,为中医学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王清任除了在这方面颇有建树外,对还对中医的气血理论做出了新的阐发,在活血化瘀治法上有十分独特的见地,创立了诸多传世的活血化瘀的名方。今天就为大家介绍其中最为著名的几个活血化瘀的方子。

1.血府逐瘀汤

组成:桃仁12g,红花、当归、生地黄、牛膝各9g,川芎、桔梗各4.5g,赤芍、枳壳、甘草各6g,柴胡3g。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作用。用于治疗胸中血瘀证。

2.通窍活血汤

组成:赤芍3g、川芎3g、桃仁9g(研泥)、红枣7个(去核)、红花9g、老葱3根(切碎)、鲜姜9g(切碎)、麝香0.15g(绢包)、黄酒250g。具有活血通窍的作用,主治瘀阻头面证。

3.膈下逐瘀汤

组成:灵脂6g(炒)、当归9g、川芎6g、桃仁9g(研泥)、丹皮6g、赤芍6g、乌药6g、玄胡索3g、甘草9g、香附4.5g、红花9g、枳壳4.5g。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的作用,主治隔下瘀血证。

4.少腹逐瘀汤

组成:小茴香7粒(炒) 、干姜0.6g(炒) 、延胡索3g、 没药6g(研) 、当归9g 、川芎6g 、官桂3g 、赤芍6g、蒲黄9g、 五灵脂6g(炒)。具有活血祛瘀、温经止痛的作用,主治少腹寒凝血瘀证。

5.身痛逐瘀汤

组成:秦艽3g、川芎6g、桃仁9g、红花9g、甘草6g、羌活3g、没药6g、当归9g、灵脂6g(炒)、香附3g、牛膝9g、地龙6g(去土) 。具有活血祛瘀、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的作用,用于治疗瘀血痹阻经络证。

这五个逐瘀汤都是王清任创制的,习惯上称作“五大逐瘀汤”。这五个方子都有很好的活血化瘀的作用,都使用到了川芎,配伍桃仁、红花、赤芍、当归等活血、行气、止痛药物为基础加减组成。具有活血祛瘀止痛的功效,只是在所主治的瘀血证的具体部位不同。

如血府逐瘀汤中配伍了行气宽胸的枳壳、柴胡、载药上行的桔梗及引血下行的牛膝,能够胸痛胸胁气滞、引血下行较好,主治瘀阻胸中证。

而通窍活血汤中配伍通阳开窍的麝香、老葱、生姜、辛散温通的作用较好,侧重于活血通窍,对于瘀血阻滞头面部的诸证有更好的作用。

膈下逐瘀汤配伍香附、乌药、枳壳等行气药物,行气作用较好,对于膈下的瘀血证,有叫较好的作用。

少腹逐瘀汤,方名就指明了瘀阻的部位在少腹部,方子里有辛热温通的干姜、官桂、小茴香,有较好的温经散寒而止痛的作用,对于寒邪客于少腹,出现少腹冷痛、月经不调、痛经等证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身痛逐瘀汤,配伍秦艽、羌活、地龙,侧重于活血通络、宣痹止痛,适于治疗瘀血阻滞在肢体,出现的身体疼痛或关节疼痛等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