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后百分百致死的狂犬病,可别再掉以轻心了

近日,“杭州某初二女生被狗咬后因家长未重视,没有及时注射狂犬疫苗致脑死亡”的新闻令人惋惜。

狂犬病又称“疯狗症”、“恐水症”,一直以来,它都以近乎100%的死亡率存在于世,堪称“敬业的高能杀手”,而这也使得人们对猫狗这样的可爱萌物产生了双重感情:当小动物安静乖巧的时候,你恨不能撸秃了它

当它在玩闹嬉戏中不慎弄伤了你时,你又会立马惶恐不安

所以,到底在哪种接触情况下,才需要接种狂犬疫苗?哪些动物会传播狂犬病毒?狂犬病发作后有哪些表现?

“太长不看”版:

1.狂犬病一旦发病,致死率几乎100%

2.理论上来说,任何哺乳动物都可能感染狂犬病

3.狂犬病病毒暴露以后越早注射疫苗越好,疫苗防御率几乎100%

4.“十日观察法”可行,但有一定前提条件

5.完整打完有效的狂犬疫苗又被抓挠咬伤的话,看有没有超过3个月

病死率100%的可怕杀手

如果说被称为“人命黑板擦”的埃博拉病毒令人闻风丧胆,那它见了狂犬病病毒,恐怕也得叫一声“老大”。狂犬病是目前世界上病死率最高的烈性传染病,患者一旦发病,几乎必死无疑。

该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人兽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全球平均每年6万人死于狂犬病,超过1500万人接受暴露后预防,其中亚洲发病最多,以印度为首,其次为非洲。

虽然该病名为狂犬病,但实际上,犬并不是唯一可以传播狂犬病的动物。理论上来说,任何哺乳动物都可能感染狂犬病。

犬是我国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占95%以上,其次是猫。

野生食肉动物,也有传播风险,鼬、獾、狐狸、貉、狼是我国重要的野生动物传染源。

蝙蝠也可以传播狂犬病。

牛、羊、马、猪等家畜和兔、鼠等啮齿动物咬伤风险低。

禽类、鱼类、昆虫、蜥蜴、龟、蛇等动物不感染和传播狂犬病病毒。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哺乳动物都有可能传播狂犬病,如果被人咬伤了,要不要打狂犬疫苗?

(图源网络,侵删)

这要看咬人的这个人有没有得狂犬病,目前还没有发现健康的人和人之间会传播狂犬病,但如果被确诊为狂犬病的病人咬伤,是需要注射狂犬病疫苗来进行预防的。

狂犬病从感染到出现症状的时间(潜伏期)一般为1-3 个月,1年以上的比较罕见。进入人体后,病毒代谢产物会先引发一些感冒样的症状,接着可能会出现一些状如丧尸的神经系统症状:

非特异性表现

低烧、乏力、全身不适等,一般持续2-10天。

特异性表现

狂躁型:由犬传播的狂犬病一般表现为狂躁型,占狂犬病患者的大多数;高度兴奋、恐水、怕风、阵发性咽肌痉挛等,可能会咬人、抓人 流涎、吐沫、多汗、心率加快、血压增高等。

(图源:《喜羊羊与灰太狼》)

麻痹型:吸血蝙蝠传播的狂犬病一般表现为麻痹型,有时候会被诊断为病毒性脑炎,没有典型的怕水、怕光、怕风和声音、大量流涎、痉挛等表现,以四肢无力、麻痹为常见症状。麻痹多开始于肢体被咬处,后呈放射状向四周蔓延,部分或全部肌肉瘫痪,咽喉肌、声带麻痹而失音。

什么情况下需要注射疫苗?

狂犬病病毒暴露以后越早注射疫苗越好,特别是在神经系统症状尚未显现之前,注射疫苗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但是,有的人是在喂养流浪动物的时候被舔舐了几下,还有的人是在家与宠物玩闹的时候被抓挠咬伤,这些情况都需要接种狂犬疫苗吗?

(图源:123RF)

狂犬病毒主要的传播媒介是唾液,因此被患病的动物抓伤、咬伤或舔舐过破损的皮肤都是危险暴露,根据卫生部《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工作规范》规定,将狂犬病暴露后的伤口分为3级,处理原则如下:

1级:接触或喂养动物时,完好的皮肤被舔咬,并没有暴露的情况下不需要任何处置;

2级:裸露在衣服外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没有出血,只有轻微的抓伤或擦伤。在轻度暴露情况下,应立即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

(图源:参考文献[4])

3级:皮肤上有单处或多处的咬伤或抓伤,或者破损的皮肤被动物舔舐,黏膜被动物体液污染,都属于严重的暴露情况,需要立即处理伤口,注射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免疫制剂。

一旦被动物咬伤,在没有明显的大出血情况下,应尽量避免包扎伤口。在现场,首先需要冲洗伤口,用肥皂水(或者其他弱碱性清洗剂)和有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冲洗咬伤和抓伤处至少15分钟。彻底冲洗污物、血迹后,可以用碘伏或酒精涂擦伤口周边皮肤处。冲洗后立即前往医院,由医生进行下一步处理。

狂犬病疫苗并不是只打一针,而是要连续接种一个月左右的时间。目前有“5针法”和“2-1-1针法”两类疫苗,两者在效果和不良反应方面没有特别的不同:

5针法程序:第0、3、7、14、28天各接种1剂,共接种5剂;

(图源:123RF)

“2-1-1”程序:暴露当天接种2剂(左右上臂三角肌各接种1剂),第7天和21天各接种1剂,共接种4剂(此程序只适用于已批准可以使用“2-1-1”程序的狂犬病疫苗产品)。

注意尽量在同一家机构完成注射,记录自己完成注射的日期;如果某一针次延迟一天或数天注射,其后续针次接种时间按原免疫程序的时间间隔相应顺延,不需要重新注射;孕妇和哺乳期妈妈、儿童、老人都可以接种。

“十日观察法”可行吗?

在狂犬病的防治方面,世卫组织曾推出过“十日观察法”,该方法是指被可能的病患动物(猫或狗等)咬伤、抓伤后,如果动物在10天的观察期内,仍然保持健康,或经可靠的实验室使用正确的诊断技术证实动物为狂犬病阴性,则可以终止治疗(接种疫苗)。

该方法的理论依据是,健康犬(或其他哺乳动物)不传播狂犬病毒,犬有传染性时,其大脑中必然已繁殖有大量的狂犬病毒,咬人且唾液“带毒”的犬在3~5天后,随着脑内病毒的进一步繁殖,它必然会发病,并在随后数天内死亡。

(图源:《猫和老鼠》)

“十日观察法”从理论上来说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在于,很多人会错误地理解为被动物咬伤后,把动物抓起来观察10天,而自己什么也不干。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如果动物没事,那被咬者可能无事,如果动物发病死亡,那被咬者也为时已晚。

我国是仅次于印度的世界第二大狂犬病高发国,属于狂犬病疫区,许多人防犬意识薄弱,猫狗等动物的疫苗接种率偏低,流浪猫狗数量也很庞大,因此,被抓挠咬伤后能不能抓到“罪魁祸首”是一方面,抓到后由谁来进行观察又是另一方面。

中国疾控中心于2016年发布的《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中指出:

十日观察法仅限于家养的犬、猫和雪貂,且伤人动物需有2次明确记载有效的狂犬病疫苗免疫接种史。

另外,与可疑动物接触后,预防处置应立即开始,如有可能应对可疑动物进行隔离观察,或安乐死后进行实验室检测。

在等待实验室结果或观察期内,应继续进行疫苗的暴露后预防接种。

如果动物经适当的实验室检测,证实未感染狂犬病,则暴露后预防可以终止。

最后,当健康且接受过正确的疫苗接种(至少两次有效的狂犬病疫苗接种记录)的家养犬、猫或雪貂伤人时,如易于进行十日观察,尤其是当伤者在过去的 3个月内,曾经接受过暴露前预防或暴露后预防免疫治疗时,在确保给予伤者恰当的伤口处理前提下,可推迟加强免疫接种。

再次被咬伤该怎么办?

还有很多小伙伴会好奇:接种完狂犬疫苗后,如果短时间内再被抓挠咬伤,还需要重新接种吗?

(图源:123RF)

首先要明确,任何一次暴露后均应及时进行规范的伤口处理。但对于要不要接种、怎样接种狂犬疫苗,争议还是比较大的。

2013年WHO更新的《狂犬病专家磋商会(第二版报告)》中建议:

对于曾接受过全程暴露前或暴露后预防接种者,在接种完成3个月内发生暴露或再暴露,如致伤动物健康且已被免疫,并能进行10日观察,则在确保给予正确伤口处理的前提下,可推迟加强免疫。

使用神经组织疫苗等效力不确定的疫苗(无论是否曾接受过全程免疫)、以及未接受过全程暴露前或暴露后预防接种的Ⅲ级暴露者,均应再次接受全程暴露后免疫和被动免疫制剂注射。

据此,中国疾控中心建议:

①对于曾经接受过疫苗全程接种者,如3个月内再次暴露,在符合2013年WHO报告中提及的各项条件时,可推迟加强免疫;

②超过3个月以上再次暴露者,需第0天和第3天各接种1剂疫苗;

③若使用了效力不确定的疫苗、之前未全程接种或暴露严重的Ⅲ级暴露者,在再次暴露后则需全程进行疫苗接种。总之,在与疑患狂犬病动物接触的时候,只要发生皮肤破损,哪怕只是未出血的轻微挠伤,也要进行伤口处理与疫苗接种。而相较于人被咬伤后再接种疫苗,按时给宠物接种狂犬疫苗是更安全经济的方法。从社会层面来讲,做好流浪猫狗的管理工作也十分重要。

所以一定要文明遛狗,偶遇的流浪猫狗再可爱,也不要轻易抚摸触碰哦~

(图源网络,侵删)

别走,文末还有小彩蛋~

👇

为什么狂犬病患者会恐水?因为病毒专门攻击控制吞咽、呼吸功能的脑组织,与此相关的唾液神经核、舌咽神经核和舌下神经核都会受损,一个简单的喝水动作就可能引发吞咽痉挛和呼吸困难,引起的不适可持续数分钟,所以患者对水会产生强烈的恐惧感。

编辑:春雨医生

参考文献:[1]徐爱民. 狂犬病四大误解要留意[N]. 健康报,2020-09-28(008).[2]陈雁. 狂犬病疫苗接种不可中断[N]. 健康报,2020-09-28(008).[3]蒋荣猛. 狂犬病的早期识别[A]. 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动物伤害救治分会.2020中国动物致伤诊治高峰论坛论文汇编[C].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动物伤害救治分会: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动物伤害救治分会,2020:1.[4].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J].中国病毒病杂志,2016,6(03):161-188.[5]WHO.WHO expert consultation on rabies[R].Geneva:WHO,2013.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稿件,版权归属春雨医生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授权与合作事宜请联系reading@chunyu.me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