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7000万企业凭信用融资,这些海归精英是怎么做的?

这些人要为生长在阿里巴巴平台上的中小企业构建一套诚信体系,让信用和财富划上等号。
“你要是再不回来,就回不来了。”
在从杭州回美国的航班上,吴敏芝的这句话反反复复地出现在青卫的脑海里。那个周末,青卫抽了一天时间从美国飞到杭州,匆匆与阿里巴巴集团资深副总裁吴敏芝和阿里巴巴B2B事业群增值事业部总经理李多全见了一面,紧接着就马不停蹄地赶回美国。没想到,这次见面却改变了青卫的人生轨迹,也在中国企业诚信建设的发展史上画下了一个小小的记号。
在美国银行业和征信机构工作多年,青卫不是第一次收到来自中国企业的邀请。腾讯微众银行、蚂蚁金服等金融机构都先后找过青卫,希望他能回国效力。但真正让青卫动了念头的,只有这次。

2月的一天,青卫准时出现在阿里巴巴滨江园区。到岗后,他的第一个任务是组建一支数据模型团队。这个团队将是阿里巴巴企业诚信体系的技术核心。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青卫和他的“数据天团”要共同解决一件事情:在大数据的基础上,为生长在阿里巴巴平台上的中小企业构建一套诚信体系,让信用和财富划上等号。

阿里巴巴企业诚信体系“数据天团”成员

做件有意义的事情
短短几个月时间,青卫已经拉起了一支团队,专门负责搭建数据模型。龚坚、廖炜、王昕,紀宵楠,李杰,张伊波,陈志健这几个人清一色在海外拥有稳定的工作和舒适的生活。回来,只是为了完成青卫口中那件“有意义的事情”。

“他问我要不要回国干一场一生也不后悔的事情。” 龚坚是青卫的老朋友,也是第一个收到青卫邀约的成员。彼时,龚坚正在波特兰一家风险投资公司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在美国生活了11年的他,先后就职于位列美国三大征信局的环联公司(Trans Union)和艾克飞(Equifax),在风控和信用领域有8年的从业经验。在他看来,回国,的确有种时不我待的感觉,“中国在风险控制和诚信评价方面,与海外有非常大的差异。但是大家都非常聪明,只要有几个人开始做,可能就会起来得非常快。到那个时候,我的技术用不上了。现在正是最好的时候。” 就这样,在青卫回国不到半个月,龚坚也加入了阿里巴巴,和青卫并肩作战。

龚坚

事实上,阿里巴巴企业诚信体系成立后,一直求贤若渴,团队成员也不停地在世界各地寻找志同道合的工作伙伴。“如果你有梦想有能力,那么被我们找到是迟早的事情。”阿里巴巴一位HR说道。廖炜的加入也同样如此,甚至更加充满戏剧性,用他的话来说,“是偶然也是必然”。
“在美国生活了几年,觉得国内还是有两点亟待改善:一个是空气质量,另一个就是诚信体系。”廖炜是今年7月加入“数据天团”的。他在美国生活了15年,每年都要回国度假。今年4月,廖伟回国度假,找朋友叙旧,巧的是这个朋友在阿里工作。一顿饭后,朋友开始对他讲企业诚信体系在做的事情,“非常有意义,也很缺人。”朋友认为有着相关从业背景的他可以试一试。

一名大气科学博士,没能实现回国治理环境的梦想,但要是能回国打造一个透明、诚信的国内商业环境,这也是极好的。”廖炜说。今年7月,他把妻子和孩子留在美国,孤身一人来到了阿里巴巴。

廖炜

帮信用和财富划等号

人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难题又来了。

长久以来,因为企业信用难量化,中小企业融资难,订单难一直都存在。收集中小企业散落在社会孤岛的数据来评价企业的诚信需要高昂的成本,也使得这个难题不易被改变。作为一个运行了16年之久的电商平台,阿里巴巴沉淀了超过120万卖家和1000万买家的交易数据,而这些数据就成了大数据征信的得以实现的底层。

青卫和他的“数据天团”所要做的,就是在大量的数据基础上,设计一个复杂的算法模型。在这个模型里,企业的基本信息、法人代表、贸易行为、金融行为和商业关系可以被计算和转化为一个诚信值。当一个诚信的企业把它的诚信值和诚信档案通过公信力外的机构显给全社会时,市场会自动配置资源,良币驱劣币,诚信的企业会获得更多的资源和财富。
不过,要连接信用和财富并不容易,主要的挑战来自数据的收集和处理。龚坚坦言:“模型建立起来相对比较简单,但是把数据嵌套到模型里相当麻烦。”在美国,企业信息、个人信息、交易数额等数据的录入有一套标准化的规范,这使得数据进入征信模型计算时变得非常容易。但在中国,企业没有受过标准化录入数据的训练,这套系统也从来没有建立过。因此,虽有厚实的大数据底层,然而里面长长短短缺失错漏的数据,需要被一个一个排查、规整完毕,才能进入模型计算。
两年前进入阿里巴巴,昌华算是团队里的老资格。在这两年里,他总是拿着电脑挤在数据BD团队里写代码,完成了大量的基础数据整理。“我们有个金融数据周会,在会上会讨论数据的质量。可能一个身份证号出错了,我们就需要去跟商家、供应商等等的对象沟通,整个过程可能会长达20几天。”昌华希望,未来能编写出一套专门的代码去提升检测的效率,替代目前繁琐的人工审核流程。

一方面是在外部边收集数据边排查错误,另一方面,青卫团队也在内部梳理出了一个维度,把各种企业信息归类,让诚信值计算得更精确。“每个企业之间都不一样,比如,生产型企业的年销售额肯定不能与贸易型企业放在一起计算。考虑到他们之间的差异,我们把企业分成了不同类型,每个类型的企业都有一个模型。这样,计算出来的诚信值才有参考价值。”在龚坚眼中,每个企业都是有“个性”的。他花了很长时间来理解中国企业的型态,才琢磨出了一套分类方法,把型态类似的企业放在一起。

 孟昌华

路才刚刚开始
除了在背后整理数据、编写代码,数据分析,青卫还带着他的“数据天团”奔波在各种发布会、培训的场合中,呼吁中小企业允许阿里巴巴诚信体系在第三方采集并使用企业信息,丰富整个模型的数据库。
不久前,“数据天团”给全国的税务专家做了一次培训,内容是介绍基于大数据分析基础之上的企业税务风险画像,包括指标体系,特征工程,客户风险画像等等。培训持续了5个小时,在结束时青卫问了一句:“怎么样,听过瘾了吗?”答案是肯定的。事后一位税务专家评价道:阿里巴巴的这支队伍,有两个超强,一是业务能力超强,二是沟通能力超强。在行业中,“数据天团”正在以超一流的专业素质和踏实的做事态度逐渐获得认同,而他们的事业也在同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不过,要真正为中小企业构建诚信体系,“数据天团”的工作才刚刚开始。龚坚透露,到现在,已有110万中小企业允许阿里巴巴企业诚信体系采集和使用它们的数据。年底,团队希望这个数字能够提高到400万。不过,对全国7000多万中小企业来说,这个进度依然不能覆盖他们的需求。
“目前我们确实无法提供一个具体的进度表,但是随着整个社会的诚信意识逐渐增强,企业慢慢开始重视诚信的价值,我们的工作推进就会越来越容易。”龚坚不爱讲述相对宏大的愿景,他的想法相对实际:希望更多中小企业能授权阿里巴巴企业诚信体系采集和使用它们的数据,再由阿里巴巴企业诚信体系来量化企业信用,帮助守信的企业快速成长。
而当阿里巴巴这套企业诚信体系真正构建起来,一定会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交易机会和增值服务,并且成为未来商业社会的基础设施。“未来的中国企业会有两个认证,一个是营业执照,一个是诚信执照。越来越多企业将诚信经营,承诺诚信经营的企业,有了这张诚信体系的执照以后,会让没有诚信的企业变得寸步难行,最终推动中国商业社会的进步。”吴敏芝曾不止一次的在公开场合强调诚信体系的意义,这也正是“数据天团”工作的价值所在。
现在,“数据天团”每天的工作时长平均在10~12个小时。高强度的工作之外,这些精英海归也在努力适应国内的工作环境。廖炜笑着告诉记者,原来在美国偶尔会看到混时间的老外,没事干也喜欢呆在公司。在阿里,人人都在忙碌,“这感觉其实挺好的”。
作者 | 杭梅

编辑 | 刘婧

更多一手消息,请加电商小蜜,微信号:em-zaixian,一般人都不知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