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现代人的毛病是把爱情当饭吃
古典书城
「最受欢迎的古典文化公号 最具人气的古典文化社群 」
国学经典 | 古典文学 | 诗词歌赋 | 历史趣闻 | 风俗礼仪
张爱玲曾说:
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
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在林语堂的生命也有两个不得不提的女人
陈锦端和廖翠凤
不同的是,陈锦端或许是朱砂痣
廖翠凤却绝不是饭粘子
林语堂在上海圣约翰大学上学时与陈锦端相识
陈锦端是隔壁圣玛丽女校的学生
及同窗好友的妹妹
青春浪漫的年纪
一个博学多才,英俊有名声
一个气质优雅,貌美又大方
双双坠入爱河再自然不过
可惜的是,相爱却未必能在一起
陈锦端的父亲陈天恩是归国侨商
早年追随过孙中山,后来兴办实业
是厦门数一数二的巨富
当时他已为女儿物色好了门当户对的女婿
绝不容许一个穷小子横插一杠
他直接告诉林语堂女儿已订了亲
知道与陈锦端今生无望的林语堂
顿时感觉心被戳了个血窟窿
“我回家时,面带凄苦状。夜静更深,母亲手提灯笼到我屋里,问我心里有什么事如此难过,我立刻哭得瘫软下来,哭得好可怜。”
也许,陈天恩也是觉得内心有愧
便设法把自己的邻居
钱庄老板廖悦发的二小姐廖翠凤
撮合给林语堂
廖翠凤的哥哥也在圣约翰大学读书
林语堂还到她们家吃过饭
当时的廖翠凤就在屏风后面
默默着数着他吃了几碗饭
他的谈吐、他的相貌、他在哥哥口中的那些传言
不知不觉间让廖翠凤暗自许了芳心
林语堂兴致缺缺
林家父母却觉得这是段极好的姻缘
再加上大姐瑞珠曾和廖翠凤同过学
知道这是个贤惠的姑娘
于是很快两家就安排了二人的正式见面
再后,二人订亲
直到实在拖不过去了,于四年后结婚
起初,他是认命般地觉得
他是从父母之命,娶妻娶贤
后来,当他再回想才发现
他是为她一句话而感动
廖夫人当初其实是不看好这门亲事的
心疼女儿的母亲对廖翠凤说:
“语堂是个牧师的儿子,家里没有钱。”
廖翠凤却很干脆又很坚定地回答:
“穷有什么关系?”
一个富家姑娘,不怕跟你受穷受累
满腔心意只为你
你还有什么可推托
除了娶她,努力让她过上好生活
你将无以为报
结婚时,林语堂做了件令人瞠目的事
他将婚书烧了,他给的解释是:
“因为婚书只是离婚时才用得着。”
虽然可算是他一辈子不离弃的誓言吧
但又哪个女人敢这样赌呢
毕竟那是个解放个性,追求真爱的年代
可廖翠凤还是赌了
结婚后,二人从中国到美国到欧洲
再回中国再旅居美国…
一直到晚年定居台湾,几无分离
她为他换着花样做饭,为他生女
为他维护人际关系
为他精打细算,支撑着他或成功或失败的创业或发明
……
家宅之内,他从不必忧心
工作之事,她也从不插手
她永远记得,那年波士顿的冬天,很冷
她的盲肠炎又犯了,不得不住院
为了省钱治病,林语堂靠着一盒麦片撑了一个星期
直到胡适汇来1000美元
当她出院时已到了第二年二月
地上是刚下的雪,很滑
林语堂不知从哪弄了辆雪橇
一步步,拉着她回家
他也不会忘记,因为美国消费太高
他们后来到一战刚结束的欧洲
一边打工,一边上学
在废弃的战场上,一个钱庄长大的姑娘
竟捡起了旧靴子穿
那些共过的患难,那些彼此相守的每一天每一夜
最终成了他们一生的骄傲,他曾得意地说:
“我把一个老式的婚姻变成了美好的爱情。”
至于怎么做个好丈夫,他还写了两条标准:
一、太太喜欢的时候,你要跟着她喜欢,可是太太生气的时候,你不要跟着她生气。
二、少说一句,比多说一句好,有一个人不说,那就更好了。
实是金玉良言
结婚五十周年纪念时
林语堂送给廖翠凤一个勋章
上面刻了 James Whitcomb Riley的那首《老情人》
同心相牵挂,一缕情依依。
岁月如梭逝,银丝鬓已稀。
幽冥倘异路,仙府应凄凄。
若欲开口笑,除非相见时。
( 林语堂译 )
“我们现代人的毛病是把爱情当饭吃,把婚姻当点心吃,用爱情的方式过婚姻,没有不失败的……把婚姻当饭吃,把爱情当点心吃,那就好了。”
其实,生活的道理人人都懂
然而懂得又能做到的人,却是太少
※ 下拉屏幕参与文章留言
▸其它公众号如转载,请回复「转载」查看相关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