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教育最强国,延用的竟然是孔子两千年前哲学

在我身边,很多妈妈一谈及孩子的教育话题,立刻进入亢奋的高潮状态。

最能刺激妈妈们的,就是“别人家孩子”五个大字:别人家孩子的英语单词量、别人家孩子会几种乐器、别人家孩子屁香不香……

晚上回到家,再看到自己娃磨磨蹭蹭要动笔,观察一阵却发现孩子除了脑子不动,哪都动……耐着性子默念“我生的”,一走近却发现孩子全身都动,就是作业还没动……

火山喷发的一刻终于到了。

越到夜深人静的时候,越能从窗外传来妈妈们的尖叫声,音调从理直气壮向歇斯底里转化。

我们做一种假设:孩子能不能再“渣”一些?

假如孩子白天躺在教室地上、没一样拿得出手的才艺展示、上到三四年级都没参加过考试……赶上这样的孩子,你会不会分分钟犯心梗?

最近,星猫园长在一部名叫《他乡的童年》纪录片中,发现芬兰的孩子几乎每天都是这种“熊”样。可是,丝毫不影响孩子们成绩好、创意强……

要知道,芬兰是世界公认的“教育最强国”,连教育强国都能“包容”孩子,那我们是不是要反思平时和孩子的相处模式了?

躺着上课,可以

穿奇装异服,没问题

在芬兰首都的一所小学,上课时间到了,学校没有响铃,替代刺耳铃声的是开课音乐。

老师随意播放各种音乐当作开课音乐,可以是古典乐,可以是民歌,可以是饶舌,还可以是自己演奏或唱的。

三年级的课堂上,老师准备的课题是《时间、年龄和我》。

孩子们在课堂上非常“随意”,可以吃东西,也可以脱鞋,还有个女孩穿着小魔女的奇装异服……

有个孩子干脆倒过来,挂在书桌上,即便如此,没人会把注意力转移到他的身上。

因为大家的脑子会跟着老师转动,孩子人手一个iPad也会在课堂上发挥作用。

老师会让每个孩子用iPad录自己的声音,或者拍一张自己的照片来确认“当下的年龄和自己”……所有这一切,孩子们都是配合老师的课堂主题进行的,所以不会挨批评。

“从你的手腕开始,从下巴往上量,一直到你中指指间的距离,就是你脸的长度。”

“手从眼睛慢慢往后摸,就能摸到自己的耳朵,所以耳朵要画在和眼睛一样高的位置。”

“什么脸型的动物最适合在芬兰漫长的冬季生活?是不是脸庞狭长的散热面积小更好呢?”

老师通过这些方式的引导或提问,帮助孩子自我认知,并且从现实生活中学到知识,然后再将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

芬兰的孩子在课堂上看似随意,但是这个主题的课程被延续课外时,便没有人把孩子们和“没规矩”联系起来。

因为要让孩子理解“年龄”和“时间”的抽象概念,老师带领孩子们来到一家老年服务中心参加活动。

进门前,老师叮嘱孩子不要“吵到老人”,并且在进门前提醒孩子们要注意什么礼仪?孩子们好像突然想起什么,立刻把自己头上的帽子摘掉了。

这种“脱帽礼”即使在寒冬也是不能被忽略掉的。

不设考试

为了避免任何形式竞争

在这部片子当中,芬兰小学没有考试,因为学校要避免孩子任何形式的竞争。

老师说:

“我们唯一评估的,不是孩子在学科中学了多少知识,而是他们如何学习?

如何与人搭档?如何以小组为单位学习?

以及在面对任务时的责任感,这在全芬兰都非常重要,我们管它叫积极教育。”

积极教育的理念是,哪怕某个孩子不擅长数学或科学,也不擅长艺术,但孩子依然能发现自己在某个方面所拥有的能力:

可能是为人公正,可能是有创造力,或者擅长团队合作,或是善良、有毅力、有好奇心、同情心、有爱心……

是不是很羡慕芬兰的学生?

其实,在那里,不光学生不考试,老师也是不需要竞争的,但这并不意味着随便一个人就可以从事教育相关的职业。

在芬兰取得教师资格是非常难的事,所以很多期待当教师的人一直在学习,并努力取得相应学位。

芬兰人对考试竞争有自己的理解,这种想法源自中国传统的“推己及人”观念:

芬兰的小学老师拉妮说:

“如果我不去竞争,反而可以学到更多。

如果我总是跟别人比,即便我很努力,我还是第二名,那我会怎么想?

我成为老师之后,仍然坚持学习,但我不需要竞争,我学习的东西以后可以教给孩子们,我需要提升自我。”

走在芬兰的街道,你甚至看不到奢侈品店,社会讲究公平,所以财富不是一个需要比较的主要指标,大家可能更会在意的是人的品位和教养。

上世纪70年代,芬兰有过一次重要的教育改革:所有的私立学校、所有的小学都纳入政府管理范围,国家出钱,让每个人都上得起学。

他们的逻辑是:把钱都投到人身上,让人变成人才,让人才去赚钱。

没有考试的压力,孩子的课堂可以随处发生。这一天,老师把孩子们带进了森林。

冬天,室外的温度很低,但是在老师看来,只要有太阳出来,天气就“很暖和”。

孩子们进入森林,第一个任务是要寻找森林里和老师发的色卡上颜色相配的实物。在我们的刻板印象中,森林无非是绿色和大地色。

但是孩子们进入森林,发现即便在一棵大树上,它的树根、树皮,以及果实、针叶都可以匹配到色卡上的好几种颜色……这样的活动从现实中参与,让孩子亲自观察并得到结论:森林原来是有很多颜色的。

下一个任务是找气味,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形容出来。孩子们没有冠冕堂皇或高大上的华丽辞藻,有什么感受会用最直接的语言表述出来。

有的孩子在森林里闻到“苹果味”的树皮,有的孩子用“湿树”来形容树根的味道;还有的孩子说刺柏的味道很“浓”。

在森林里,老师并不要求孩子说出植物的准确名称,但是要用最直观的“形容词”,比如“可爱的东西”“觉得恶心的”……能说出这些,老师就很满意了。

森林课堂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孩子调动五官感受,老师更期待孩子们学会如何在野外生存,对森林有所了解,让孩子认识自己和自然的关系,从而学会爱惜自然、保护自然。

芬兰孩子的创造力从何而来?

中国孔子的哲学

中国孩子上的兴趣班,比较主流的是琴棋书画。而这部纪录片中,关注的是芬兰一个建筑兴趣班课堂。

孩子们在这节兴趣班上要解决的是“假设一架飞机在遥远的海岛坠毁了,部分机舱还在,请你为幸存者设计一个建筑”。

孩子们用课堂上准备的物料开始设计:有的孩子用一块白色破布撑起一块帐篷,这样幸存者可以躲在下面不至于太热;还有的孩子在帐篷旁立下几棵棕榈树、椰子树,保证幸存者有果实吃……

看到孩子们搭建的临时建筑,老师提到了一些物理概念,比如:支帐篷的张力、平衡感。

孩子们在自己动手时欣赏建筑的美感,同时也习得一些建筑原理。

芬兰的校园很少出现挂横幅贴标语的情况,校长说:“校园里的空墙有很多,但是你不能贴,因为建筑设计也是一种艺术。”

他们非常重视人的美感培养。芬兰有很多博物馆,有一家造型奇特的博物馆,特意在脸书上写到“欢迎孩子来这里爬”。

在他们的意识中,不是只有给孩子看的展览才叫展览,很多展览孩子们都可以参观,你随时随地看到这个东西,这样才能有自然而然的美感被培养出来。

星猫园长在感叹芬兰教育的强大时,被一个芬兰人的话感动。

他说:

“中国和芬兰有很多相似之处,孔子2000年前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芬兰人非常相信这种观点,所以走的也是孔子的哲学。”

家长弹孩子脑门儿?约谈!

1990年,北京人张宇飞来到芬兰,和一位芬兰姑娘结婚,还生了三个孩子。女儿6岁时,有一次爸爸陪她做数学,女儿说不喜欢做,爸爸急了一点,弹了女儿脑门儿。

这件事被老师知道后,立刻报告给当地儿童保护部门,张宇飞和妻子被专门安排了4次谈话,每次约谈都有两三个小时。

在芬兰,对孩子实施任何暴力,包括语言暴力都是不允许的。

家长对待孩子要像对待成年人一样,尊重孩子从不是一句空谈。

芬兰人自己也认为,他们和美国人最大的区别,就是不会追求纯粹的平等,每天见面也不会把“我爱你”挂在嘴边。

现在有些家长太希望和孩子做朋友,初衷是好的,但是规矩和边界也要有。

毕竟,家长不是孩子最好的朋友,父母能做的就是帮助孩子在社会上生存。

家长需要掌握一种平衡,不应该让孩子随意打破边界。但是,父母可以和孩子讨论边界在哪,以及为什么要有这些边界。

孩子更应该明白这些边界设置的意义,不光是我告诉你怎样你就怎样,而是为什么这样做。

去年,比克西集团亚太区总裁于尔基在芬兰全国纳税排行榜上位于前列。

他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几乎从出生就开始工作,所以尽管家财万贯,他对孩子们也是这个要求。

儿子不到15岁时喜欢一双耐克鞋。因为觉得非常贵,父母没有直接买,于尔基告诉儿子,他这个年纪可以出去打工了。就这样,儿子靠5个小时的送报纸完成了心愿。

对于父亲的“抠门儿”儿子并没有记恨,他反而会说:“因为是我自己赚的钱,所以我就知道很辛苦。”

平时,爸爸也会让孩子们去星巴克、麦当劳打工,在爸爸的意识里,孩子打工的经验很宝贵。

有一次,孩子回家抱怨老板不好,认为老板雇佣的人很糟糕,还没有好好地培训就让上岗了。

于尔基抓住机会问孩子:“如果你是老板会怎么做?”孩子思考了一会儿给出答案。

爸爸表扬孩子:“这样太好了,你不仅仅是在想怎么做一个汉堡,你思考的是如果这是自己的生意会怎么做。”

一番对话,让孩子的眼界提升,心胸渐宽,这也许就是亲子之间转瞬即逝的“教育机会”,只看你能不能抓住。

芬兰和我们有一些不同的地方,但是看过这个片子,你会重新审视教育方式和孩子的学习目的,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生活。明确这个目的就不至于太过迷失。

日常中,我们还可以有一些改进的方面,比如作为家长,我们要给孩子更多的尊重,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成长为他/她本来应该成为的样子。

毕竟,未来不止局限于一个模子,未来可期,还给孩子本来的样子是每个家长要做的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