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酒实现『千亿』啦!你看人家的酒库……
这是山荣说酒公众号的第574篇原创文章
在朋友圈里,偶然看到几张陶酒坛碎片横切面的图片。
那种浸润入酒的质感,让我一下子好喜欢,巴不得马上找一块来,放在家里的酒柜上。
转念一想,那质感是在镜头下呈现出来的。眼见的,未必为实啊。一块碎陶片放在酒柜上十天半个月,恐怕也就原形毕露了。那还有什么意思呢?
但心里还是记住了这件事,并且不止一次向人找陶酒坛的碎片。但不是酒坛太新储酒时间不长,就是废弃多年的酒坛碎片……功夫不负有心人,终究觅得一块。
别人损失了一个老酒坛和若干老酒,心痛不已;我得了一块陶酒坛碎片,却十分欣喜——真是愧对朋友啊!
陶坛贮存对白酒老熟的意义,不须我多言。对讲究、强调传统酿造的酒厂来说,更是如此。
一个佐证就是在茅台酒厂,酒库里清一色的陶坛。全厂只有一个酒库车间,但这个酒库车间的厂房(或者说库房)数量,却远远多于生产茅台酒的厂房。
陶坛贮酒虽好,但毛病也不少。每一个千斤坛占用库房1.5平方米,占地方啊,常年就搁哪儿……在寸土寸金的茅台镇,酿酒的土地都不够,哪来那么多土地建酒库、放陶坛贮酒呢?
更重要在后头:酒贮在陶坛里,每年还会有2-5%的损耗。一坛大曲酱香酒,必须放上三五年。三五年后,装满的1000斤搞不好就只剩下900斤了……
稍有不慎,陶坛还可能爆裂,进而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酒厂损失就更惨重了。
不锈钢罐的安全性、优越性这时就体现出来了。一些名酒厂还是甘冒风险、不怕麻烦地选择陶坛贮酒,这就是陶坛容器的魅力所在了。
陶坛的对白酒的意义,绝不亚于橡木桶之于葡萄酒。但中国白酒的真实情形,却远没有葡萄酒对橡木桶的坚守和迷信。
我所在的茅台镇上,贮酒的不锈钢罐越来越多了。它们散落在大道旁、民房间、厂区里。容量越大,至少外面看上去贮酒越多,也就越能显示出主人的实力来。
曾经,它们的存在只能『偷偷摸摸』的。毕竟,不锈钢罐贮存酱香酒铁定没有陶坛好的,对外只好解释说『转运』『灌酒』……
记得有一年茅台镇进行环境整治,也不知道是谁出的主意,有关部门决定给公路两侧可视范围内的不锈钢罐『穿衣戴帽』:
『穿衣』,就是在罐身绘上各种酒文化图案,比如『太白醉酒』等等。『戴帽』嘛,则是用稻草编了个草帽,像大清的官帽那样盖在不锈钢罐顶上。
好景不长!短短几年,不锈钢罐『衣衫』褴褛,帽子更是不见了踪影。
那些100吨、150吨乃至300吨的不锈钢,像个存放现金的保险柜,耸立在公路边,迎接从天南地北来到茅台镇的客商们。
每当客人来厂参观考察,一般没有『保险柜』什么事,都被带到酒库里看陶坛去了。
事实上,他们一方面拿陶坛贮酒讲故事,另一方面,又迫于产量扩张、土地成本、陈酿损耗等等,不得已采取其它『更科学』的办法。
迄今为止,我还没有发现拿不锈钢贮酒罐作卖点的酱酒厂。他们承认自己做不到像茅台那样,建不起陶坛酒库常年贮酒。
但是,赤水河谷里的另一家名酒厂,就完全不按套路出牌了。
数十个容量数百吨的不锈钢贮酒罐,像列队的士兵般,密密麻麻地站立在高山峡谷里,美其名曰『千忆回香谷』。
『回香谷』名符其实,毕竟上万吨酒摆在哪里;『云霞供养,陈化生香』则未必。刻意强调『千忆』,意在言外:
『71个储酒罐磅礴列阵,最小酒罐储酒1000吨,约合200万瓶***,市场价值20亿元;最大酒罐储酒5000吨,约合1000万瓶***,市场价值100亿元。谷内存酒市值数千亿。』
这就不止是秀肌肉、炫富,而是一个不小心,反倒露出了自己愈来愈工业化的底裤!
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接壤的赤水河畔,诞生了中国两大酱香白酒,其中一个是茅台。茅台,不用不锈钢罐贮酒……
每瓶酒精假冒仁怀酱酒,都是对70万人的羞辱!
70万仁怀人的面子和口碑,比赚黑心钱重要一万倍!
造孽!一瓶酒精窜酒假冒仁怀正宗酱酒的前世今生
只需3分钟,一文看懂酒精『窜酒』假冒仁怀正宗酱酒!
茅台镇反窜酒内幕:我们反对的不是人妖,而是装逼!
本文作者:周山荣,持续研究酱香型白酒逾18年,独立酒评人。著有《茅台酒文化笔记》《人文茅台》《山荣说酒》等。自称『仁怀酱酒的服务员』,人称『中国酱酒的愚公』。交流、转载、合作请联系:18985217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