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别只看配速,这6个数据才能反映实力!
Photo via Nike
跑步时,你一般关注哪些数据?
速度?时间?距离?步频?步幅?心率?或者还有其他?
你一般会用什么来记录跑步数据?
咕咚、悦跑圈、Keep等手机app?或者是小米手环Apple Watch?还是佳明、松拓、爱普生等GPS运动手表?
如果你除了速度、距离、时间,还很关注其他的数据,并且买了GPS手表来专门跑步,这证明,你已经是一个重视科学训练的严肃跑者了。
除了速度距离,还需要关注哪些数据?
现在,跑个步不发个朋友圈,都感觉像没跑一样。一名有严肃态度的跑者,除了晒距离、晒速度以外,还有啥数据可晒的?
01
心率区间
这是一个体能参数。你在一个心率区间内跑了多少时间,决定了你这次的训练强度是多大。比如,你在心率一区以6分配速跑了50分钟,说明你今天跑的是放松慢跑,即使有人留言嫌弃你速度慢,你也可以淡定地回答:我跑的是放松E跑。
要得到准确的心率分区,需要你先获知自己的安静心率和最大心率,并且在手表里准确地设置好各个分区的数值。
由此,你也知道,不能单看配速来判断快慢,心率分区才是彰显你实力的关键。300大神们训练,4分半配速,都在心率二区以内,这是纯正实力。
02
步频
这是一个跑姿技术参数。大多数业余跑者,一分钟的步频大约在160-170左右,而跑姿富有效率的资深跑者,步频会稳定在180-190,并且不需要刻意维持,因为这样的步频最能有效利用肌腱弹性。
打个比方,就像跳绳,快速跳和慢慢跳,你会发现前者更有弹性,后者需要更多肌肉发力,这就是180步频和慢步频的差别——更好的发挥肌腱弹性,节省肌肉力量。
03
触地时间
这也是一个跑姿技术参数。所谓触地时间,就是你的脚粘在地面上的时间。跑步的过程无非分为两种:在空中的时间,在地面的时间。落地支撑时,速度为零,只有腾空时候,你才是在前进。所以,腾空时间越长,触地时间越短,你的跑步效率越高,也更容易跑得快而轻松。
同一位跑者,不同的速度下,触地时间也会不同,当然是速度越快,触地时间越短啦。技术优秀的业余跑者,慢跑的触地时间大约在220毫秒左右。
触地时间长短,与落地方式和上拉效率有关。一般来讲,由于跨步在体前以脚后跟着地的跑者,触地时间都会更长。你的触地时间越长,意味着你受伤的风险越大,跑步效率越低。换句话讲,你要想跑得更快、更轻松,你首先需要通过改善跑姿,缩短你的触地时间。
另外,跳绳、快步跑等练习,也是提升脚掌知觉和跟腱弹性的很好的联系。
04
垂直振幅
这同样是一个跑姿技术参数。它指的是身体重心垂直振动的高度,也就是每一步你向上窜了多高。因为我们在跑步中移动方向是向前的,而不是向上的,所以垂直振幅这个参数越大,就表示跑步效率越差。
优秀的专业跑者,垂直振幅可以到6cm以下,普通跑者则一般在10cm左右。
这个数据通常与你上拉时是否推蹬地面有关。如果你有蹬地,垂直振幅也会更大,耗费体能也更多,落地受到冲击和受伤风险都更大。
另外,一味地想跑出更大步幅的跑者,以为步幅更大速度就更快,不自觉地推蹬地面,在垂直振幅上的表现都不会太好。
05
垂直步幅比
作为一个跑姿技术参数,它比垂直振幅更高了一级,更能直观反映出你的跑姿好坏。
它是垂直振幅除以步幅得出的。因为如果一味讲究垂直振幅小,就会变成小步跑,这并不是我们所追求的。我们真正追求的,其实是垂直振幅小,步幅大,这样才能跑得更快更高效,这也这是垂直步幅比的意义——越小越好,它越小,跑步的效益越高。
通常优秀的专业跑者,可以在6%以内,业余跑者多数在8%以上,这也正是跑姿技术的差距所在。
06
触地平衡
这个跑姿技术参数,反映的是你左右脚落地时间的差别。最完美的当然是左右两边各50%,但一般来讲,由于有弯道等关系,通常左右脚落地时间会相差一些,1%以内都是正常的。
如果两边相差2%以上,就说明左右平衡有问题。落地时间更长的那一侧,肌腱弹性更弱,落地时间更短的那一侧,上拉的效率要加强。
跑步是单侧运动,始终都是单侧着地、发力,所以就要求,左右两侧尽量接近平衡。当然,每个人的左右两侧力量都不会完全对等,知觉也是有差距的,差距过大会存在受伤风险,这些可以通过跑姿技术和力量训练的单边练习进行弥补。
哪些是不重要的数据?
如果你看得仔细,你会发现我在上面并没有提及步幅、平均心率等数值。
步幅是一个被动数值,它是由前倾加速自然形成的,而不是由你主观跑出来的——你的腿就那么长,想一步跨得再大,也是有限的。一味关注步幅,只会导致跑姿变形,只有当你把专注力放在对的地方——感知重心的前倾,感知上拉,你才可以越跑越快,自然地跑出更大的步幅。
平均心率并不是完全没有意义,但相较于心率数值,心率区间更能显现出你的训练强度。并且,不同的跑者之间,心率是无法相互比较的,即使同样的速度,我的平均心率150,你的平均心率160,也不能说明任何问题。但是,心率区间是可以相互比较的,同样的速度,我在心率二区跑,你的都是在心率三区,说明我的跑力值更高。
我们该怎么看待数据?
你会发现,以上很多重要的数据,都是与跑姿技术相关的,并且都需要一块GPS运动手表。
肯定有人会说,免费的app不好用吗?干嘛花钱买块表?
你的确能够用手机app记下你的跑步距离和速度,且不谈定位准不准,这些数据只是一个数值,不能给你更多的信息量,无法帮助你了解自己。
当然,假如你是一位初跑者,刚开始对跑步新世界的探索,每次跑跑走走,app作为记录工具确实足够了。因为对于初跑者而言,每次都比前一次能够跑更久,就会很开心,不需要跑太快,慢慢摇,专注地享受跑步这件事。
但对于那些已经跑了一段时间的跑者而言,假如你准备把跑步当做一个固定的生活内容,认真去做好它,掌握跑步这件事,你会发现,跑步不只是速度和距离这么简单的事情。你需要了解自己的跑步状态,了解自己哪里可以再改进,以避免受伤,以获得进步。
这时,你就需要一块GPS运动手表,以及获得跑步动态的相关配件(佳明手表采集跑步动态数据需要四代心率带或者POD跑步动态传感器,采集心率数据需要有光电心率或者心率带)。
当然,数据不是万能的,不能为了追求好看的数据,而本末倒置——比如,为了追求触地时间更短,刻意用前脚掌落地,甚至垫脚跑。数据是一面镜子,反映出你跑姿的好坏、体能训练的效率(佳明手表会在每次跑完后,显示你的训练效果、恢复时间等),归根结底,还是要回归到技术、力量和体能的科学训练中。
我个人是佳明的粉丝,当然松拓、爱普生、TOMTOM等牌子也不错。从佳明410、620,用到235、飞3、935,我体验过最质朴的黑白屏,到用心率带看心率,再到方便的光电心率,直到最近的跑步动态传感器“小豆芽”,终于解除了心率带的“爱的捆绑”,可以收集丰富的跑姿数据,科技的进步一目了然。
手表是跑者最忠实的跑步伙伴。跑鞋常换常新,而手表一块可以陪伴你很多年(只要你不是像我这样的装备控哈哈)。
本文首发于肯尼亚玲知乎账号,知乎搜索“肯尼亚玲”,关注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