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彪 || 学习书法的理念、方法:字古 式新 文心 艺质

刘洪彪,字后夷,号逆阪斋主,1954年生于江西萍乡,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草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书法培训中心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美术书法研究院书法创作院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研究员。

历来“书画同源”,看我们的前辈如齐白石、徐悲鸿、潘天寿、李可染等等,往上来说,任何一个画家都是书法家。当今书法家水平比前贤们低多了,古人的综合素养如琴棋书画等相当高,书画家们都是大官,诗词书画只是他们的业余爱好、余事,随便弄弄就很好,“涉笔成趣”。艺术最重要的是解决关键问题,学习理念、方法,所以我提出了八个字:“字古式新,文心艺质”。

字古

书法学习要尽可能的接近古人,要有追求方向、明确的思路和想法。我们在学习书法的过程当中,分析古代的书法大家,他们的身世、地位、经历,他们的艺术主张等等,分析之后就发现一个问题,只要在史上留名的书法大家,无不是具有很高的地位,很响亮的身份,很渊博的学问,很综合的素养。比如,李斯是宰相,王羲之是右军将军,颜真卿统领过20万人的军队,赵佶是皇帝,苏东坡、董其昌、王铎等是礼部尚书。单纯写几个字,临个帖,然后漂漂亮亮、对称、点画到位就成了书法家了?那是不可能的!

《萍乡》 180 X 97cm

所以,对历史上的书家的认识,加上长期生活的磨炼,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要是想做一个真正的有点意义的书法家,除了书法之外,还要去关注、涉猎许多东西,才能使得你这个内心更充分,更丰富,才能使得你的创作有更多的办法,你的笔下有多样的景观。

目前,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科技高速发展,变化日新月异,使得当代人、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思维方式和书写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节奏极快,古代的“千里眼”、“顺风耳”、“神出鬼没”、“一日千里”等等传说在今天都变为了现实。而古人天天读书、作文,天天思考,内心极为安静,从容不迫,娓娓道来,慢慢书写。

《当谋要做联》246 X 31cm

写字要尽可能的接近古人,“古则雅”、“古则文”,要“与古为新”。临摹古人必须“取法乎上”,追踪溯源,往真、草、隶、篆行五体书法的高峰上去寻找。哪怕在历代一座一座的书法高峰旁边,垒积起一个土包,一个山头,即便我们不能与前贤并驾齐驱,那也是我们这个时代书法艺术的一个标志,是我们对书法史的一个贡献!

式新

古人书法以实用为主,随意写字,没有任何装饰、修饰,所以“涉笔成趣”!相比今人,古人不如我们现在的经济发达、工具材料丰富、美术艺术意识理念新颖,我们应该把现在的优势和古人的素养、理念,全部运用在书法创作、展呈上,所以,我提出了“当代书法尚式之说”。

《飞温州驱车龙泉》136 X 68cm

当代书法的尚“式”之风,这是我们这代人需要在这方面有所创造的一个方面。我们这个时代的书法将来让后人看就是形式感强。。但是,所有的形式创新和发明,都应该建立在合情合理之上。有些作者没有做到合情合理,盲目地搞形式。不择手段,越花哨越变化越复杂越好,这都不对。这些人对色彩、材料,对古和新的关系缺乏很好的思考和研究。有些作品形式是不可以用的,或者是比较忌讳的。比如说书法作品,它本身就有字法、章法、墨法、笔法,印章盖在什么地方?盖多大印?这属于内部章法的构成,它本身就含有很多审美要素。你如果艺多,知识多,审美情趣高,美学理念先进,又不断地更新,你的作品就会不断地调整和完善,就能让受众不断地接受它,认同它。

短信二则  69 x 69cm

还有,用什么形式,用什么材料,去装裱、装饰、装置书法作品,就要对材料、色彩、形式构成等等有研究。再说一个展览,不管是个展,还是综合展,都会牵涉到很多东西,比如说总体策划、宣传、出版物、设计、对整个展览的形象塑造等等。有时展览要多次举办,第一次与第二次,再与之后的下一次,既要有内在的联系,又要有不同的形象塑造。所以,懂节奏,懂旋律,懂色彩,懂环境的营造,懂格局的建构,等等,就可以游刃有余。所有这些因素,都可能左右你决策的对错和方案的好坏。

《贺友人书法作品展》120 X 120cm

但是在当代,用毛笔写字实用价值不大,主要是审美价值,书法已成为一个纯粹的艺术品类。所以我们每个人拿毛笔写字就是当作品去创作。它要挂在墙上,要挂在展厅里,要被收藏、被审美。古代书法和现代书法的性质都变了,功能都变了,所以现代书家必须讲究形式,改变单一的古旧的形式。并不是说旧形式不好,但是它单一。如果整个展厅里二百、五百件作品都一个模式,那会很乏味!何况我们当代搞书法,又搞比赛,又搞评奖,竞争很激烈,如果作品样式弄的都一样,那么评委面对几万件作品时,看都看烦了。坦率地说,古旧形式的书法作品在一定条件下是没有竞争力的。于是,当代书家才想方设法把古人的那些不经意间的东西进行放大,并充分运用,合理的整合。所以仿古、做旧、拼贴、划线、打格等各种手段都出现了,所以现在书法作品的形式就比较丰富。

自作诗《题梅花图》 246 X100cm

不管你怎么落款,怎么变色,怎么留空,都要合情合理,这是我的一个原则。不要不入情理,搞形式主义。我举一个例子,大家都看到过我写的大幅草书,我经常在作品里面用朱液落小款,在作品的某一个部位,把整个作品的正文、款文用朱液楷书全部写出来。这是我的一种做法,当然现在已经很普及了。

文心

古代书画家无一不是文人、士人:秦代李斯的“书同文”是一种书写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体现,苏东坡的诗词、文章、书画包括印章哪一样都非常的好,历史上有“苏黄”、“苏辛”、“唐宋八大家之一”等各种称号,还有康里巎巎、董其昌、王铎既是“礼部尚书”,又是大文豪、大书画家,他们都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

《阅世读人》自序 节选 246 X 124cm

书法进入当代已经有了很大转型,实用价值被严重削弱,成了一门纯粹的艺术,这是跨时代的转变。书法成为以审美艺术功能为第一功能的一个学科,一个异种,一门专业的艺术。但是中国书法的核心、本质没有变,就是书法的文化、内涵。只有具备“文心”,饱读诗书,儒雅书写,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气息,才会有一股“书卷气”。学书法不能有“侥幸”心理。当代书家的错别字、繁体字、捏文造词、语意不通等现象非常严重。写字就是“行文”,要合乎逻辑、合乎文法、合乎道理,自然的书写。

草书 戴叔伦《题天柱山图》73 x 109cm

中国人的书法审美习惯是双重审美,一是对笔墨技法、黑白构成的艺术审美,是书法本体的审美;二是对所书诗文的审美。中国历史上,每一位书法家都是文人,每一位书法大家都不会热衷于去抄写别人的文章。他们抒发自己的情感,写自己的诗文,发自己的言论。我们可以写流传下来经典诗文,但如果连文章都不会写,没有思想,没有观点,没有字外之功,没有字内之意,那还怎么能称得上是书法家呢?

艺质

艺质就是作为一个文人或书画家,要想自己的作品进入美术馆,呈现一些景象、一些场面、一些情绪、一些精神,让世人看了以后有些感触,就必须要有一些艺术的意识、艺术创作的能力,要关注书法以外的门类,艺术以外的各个学科,要学习各学科以外的自然世界,就是要“观照世界”。我自己的生活方式就是打开电视、浏览世界、翻阅典籍、涉猎百科、伏首书斋、思连古今、置身床榻,兴来乾坤。

草书 短信二则  69 x 69cm

创新,是每一个艺术家面临的问题。没有创新,没有变化,就没有艺术。变化和创新,是艺术的生命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每一位艺术家都需要在某一个方面或是多个方面有所创新,来建立自己的艺术语言,寻找自己的表达方式,塑造自己的艺术形象,这是必须的。现在,百分之九十八的人都在跟风,老师怎么写就怎么写,别人写得好就跟着学,靠模仿别人的外形外貌过日子、讨生活。只有百分之二的人,在极力地寻求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这些人是了不起的,这些人是推动中国书法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些人是要载入史册的。创新,是每一个艺术家需要面对的,但创新并不是坐在屋子里凭空琢磨一个艺术形象,然后去设计,去制作。创新要建立在扎实的基本功上,要建立在对书法艺术的深入认知上,而不是想当然的标新立异。

# 会书法,真好啊!#

这辈子最幸福的事情,

就是会书法!

关注

墨韵湖湘

一起去探索有趣的书法世界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