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浮世绘,学界现形记(下) ——评李洱《应物兄》
作为一名热爱文学创作的作家,我是非常推崇《应物兄》的,可以一个读者的身份,我觉得《应物兄》还不是很完美。具体表现如下:
不完美之一:没有把握好雅与俗的关系。《应物兄》说的是知识分子圈子里的故事,知识分子言行举止在面上看都是雅的,为了说句话,知识分子得引经据典,甚至给孩子取个名字,也要遍阅古籍,让读者感觉这是一部古典知识的应用工具,可故事一说完,场景切换到人身上,立即是俗不可耐,做爱、生殖器、低俗描写等随处可见。
即使是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书中也要不堪的段落,作者说,其内容引自《素女经》,在这部书中有这样的描述:“夫玉茎意欲施与者,仁也;中有空者,义也;端有节者,礼也;意欲即起,不欲即止者,信也;临事低仰者,智也。”这是程济世先生引用的。
书中的后半段,乔珊珊回国,乔木先生让应物兄跟乔珊珊住一起,竟然提醒应物兄晚上要“敦伦”,老丈人跟女婿说了这个词,无论它上了多厚实的包装,让人读起来都觉得龌龊。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乔木先生也是一脸的道貌岸然。
此外,书中开始,那个黑鬼卡尔文玩中国女人的聚焦描写就更多了,他跟中国某个女孩上床,那玩意还得助跑才能击中目标。
孔夫子说过“食色,性也。”这是个人内心的道理,这些道理摆在桌面说,总是觉得不是那么的豁亮。不是说不可以写生殖器,也不是不可以写性,中国的古典名著《红楼梦》《金瓶梅》中都有赤裸裸的性器官和性爱描写,可那些描写是为了写故事,可《应物兄》里,这些元素竟然成了故事。
也许作者有他的苦衷,假如没有俗的要素,这本书吸引不了俗世的读者,可茅奖的作品是要存世的,雅到天上,俗到地域,一般的读者是否能接受这样的表达手法,至少我不是很看好的。
不完美之二:据作者在后记里面说,这本书写了十余年。对于一个码字人来说,我读了之后,我相信作者说的话,这么厚厚的两大册书,没有一个十几年的功夫确实写不出来,可世间事总是利弊互存的,时间长了,内容充实了,可对于读者来说,可能就会有拖沓之感。尤其是,时不时地引入一个人物,再夹入一段故事,虽然故事更加丰满了,可太多无关大雅的细节,也削弱了历史的厚重。
举例说明,到作品的最后环节,还介绍了一个人物叫海陆,也许作者祭出海陆是好给陆空谷与芸娘的故事收尾,可这时候再来交代海陆、芸娘、文德能的三角爱情注释,以便更好地以文德斯与陆空谷的爱情来结束这几个人的故事,这样的设计好像没有问题,假如早点让海陆出场,也许阅读的感觉会更加强烈一些,故事的精彩程度无疑会更上一层楼。放到后面说,总感觉这是为了编故事而设计了这么一个人物。
这样的人物其实有很多,其实,为了突出主题,还是可以删除一些,确保故事更加聚焦,作品的可读性更强。
不完美之三:虽然每个人物都很立体,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一旦出场,立即让读者感觉非常鲜活,这是作者表达能力超常的一个最好的证明,可饱满的人物的个性突出与时代背景的扁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作品写作的背景应该是从80年代一直延续到当今,这个时间跨度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跨度,也是中国社会翻天覆地变化的跨度,在这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社会经历了前几千年都没有的历程,无论是经济发展、企业的演变、城市的改造、房地产投资、城乡一体化建设等,这都是史诗级的书写题材,可作品中没有展现出这样波浪壮阔的历史画卷,无论是济州的城市开发,还是济州的经济发展,都是平面的,都是眼前的,时代背景和改革的步伐,在书里读不出来。作者把社会演变写的太平了。
不完美之四:由于人物众多,主角在故事上安排都比较到位,可很多配角的描写显得虎头蛇尾,比如跟邵侠愚“相好”的朱颜,出场时神乎其神,退场时不知就里;比如那个玩弄于社会各阶层人士于股掌之间的唐风,最后的结局也是非常潦草,还有副省长小工,原本威风八面,最后只能以画外音的形式介绍,他去北京后就被双规了,文中几乎没有过多的解释,最离奇的还是栾廷玉副省长的夫人豆花,她为什么会疯掉,她为什么会举报栾廷玉,这样的思维跳跃,让读者跟不上节奏。
整体上看,《应物兄》无疑是作者费尽心血创作的一部好作品,它选题的视角独特,内涵丰富,人物饱满,故事复杂。由于作者过度迎合市场的需要,最后,硬生生地将一部原本可惊天地的巨著,送到了地摊上,将一部可以传世的佳作,最后交给了现世的江湖。《应物兄》确实称得上是一部儒林的浮世绘,将它与《儒林外史》相比,俗世的味道真的重要一些,让它没有力气去博取大雅之堂的垂青。
朱晔(古磨盘州人)
安徽望江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理事;2008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出版著作6部,累计出版200万字。
已出版作品
历史散文(3部):《理说明朝》《理说宋朝(北宋篇)》《理说宋朝(南宋篇)》
旅行随笔(1部):《一车一世界》
长篇小说(2部):《最后一个磨盘州人》《银圈子》
期刊发表作品若干:散见于《文艺报》《厦门文学》《中外文摘》《金融时报》《安庆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