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少时看戏零星回忆
先说个好玩的事,那时我妈买票就喜欢买第一排,实在没有才只好买后排的。而我每当谢幕时也会跑到台前鼓掌。我妈经常会对我说,叶盛兰先生经常在台上会盯着我看。那时我是小学生,从一年级看到六年级离开北京。可我从没注意过,等我妈一说,盯着你看呢,我一看他,他又不看我了。所以从来没有对过眼神。
59年看的《白蛇传》,对唱腔和表演不能说出太多感觉,但记得最清楚的是摔跌、吊毛和甩帽。
端阳酒变,许仙惊吓后很多人是双腿并拢往后摔,我印象中老叶也是,但摔的更快,更美。只是那天摔的快到台口了,这场结束休息十分钟。拉大幕的可能感觉有点档着了,但完全可以往前走一步,卷着大幕就可以关了。但他居然当着那么多观众,用脚踢了许仙一下,示意起来。叶先生一骨碌翻身起来。这下大半场的观众都看见了,一片笑声。这件事当初给我留下的印象就是:连拉幕的都欺负叶先生,所以也记了一辈子。
现在不管谁演《断桥》,都是青儿追杀的时侯跑个小圆场。而我印象中当初看这戏追杀的很激烈,跑大圆场。许仙还有个从下场门的大边往上场门方向斜着跑,然后一个串出去多远的一个吊毛。就像是拌了一跤。观众那是如雷的掌声,当时我也看呆了.因为坐的远,居然都站起来看了,太出乎意料了,摔的太漂亮了。然后就听左右前后的观众都是一片赞叹之声。
说到甩帽后露甩发以前在舞台上常见,现在可以说绝迹了。反正我一个也没看到。对老叶的甩帽我最佩服,万无一失,还甩的远。在“合钵”用过,在《九江口》也用过。许仙戴的是软的鸭尾巾,甩起来可能更困难。我在电视上看张春孝就甩过,没成功,只好用手拽下来。这个绝活具说不全是脖劲上用力,腰也很重要。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不然反而太难看了。叶盛兰先生甩的非常利落,《九江口》的驸马帽一直甩到后头校尉正好接住。这个动作做和不做区别太大了,很能表现心情,看的时侯就会为这个人物着急。前些曰子放过江其虎和金喜全参演的《九江口》。我打开电视正好看到驸马被抓到帅府。别说甩帽了,连甩发也没用,也没乱棍打他,就这么简简单单救回去了。我看的生气,本想回放的“三盘”、“闯宫”我也没兴趣再看了。叶盛兰先生演的时侯,甩帽加乱棍打的时侯的甩发,要多精彩有多精彩,我是坐第二排看的,如今还历历在目。试想张定边如不这么折腾华云龙,凭什么这么快就被摘去帅印了。反正我是无感了,后面张定边演的再精彩我也不信了,也没兴趣看了,这戏就这么塌了一大块。
闲着没事,再说说《九江口》。这是一出我看得最兴奋,最带劲的一出戏。大约是60年看的。如果说叶盛兰使出了十分劲,那袁世海一定使出了十二分劲。处处咬的紧紧的,让人看得心潮澎湃。
叶盛兰的华云龙的出场,那气派不同吕布,不同周瑜,有特别精明的灵气,包括眼神。行路的马上的娃娃调几乎一句一个好,干迴百转,可惜那时对唱腔不懂。说不出哪句怎样,那时认为小生行路必唱,为了抒发情绪、叙事。
《席间三盘》太精彩了,精彩就在于三盘问话中的表演,一环套一环的,那表情,那口气,让人听着都紧张。后来看过袁先生和曹韵清演的,就觉得太轻松了,纯回答台词,没戏。这场最后还有个华云龙独自思考,做了身段,唱了段快板,那也是叶盛兰的最精彩之处,身段和唱都得了满堂彩。 让人随着他的情绪走,为他担心,那将是怎样的一种表现啊!反正后来看过无数人演的这段,不纠心,似乎都是多余的,有的甚至把这段取消,直接一同退场了。
《闯宫》这场戏更是精华。从一开始华云龙的被动,到听说胡兰碰死公堂,那一声大笑,叶盛兰先生把那一瞬间的情绪全表现出来了。我也记得一辈子,笑的太有内容了。录音里只能听出一部分,现场那才叫震憾呢。笑的人心都能发抖。尤其是那段对唱。现在演都是张定边和华云龙在那寸步不让的对唱,陈友谅坐一边低头发呆。我每看到这里就生气。我看时在这段唱的开唱“闻言怒火高万丈”前在锣鼓声中就是三人的造型亮相,非常漂亮,观众就为这亮相鼓掌,那是一种三人不同心态的同时表现。唱的当中,陈友谅也是一直观察着他们,并着急。苏维明演的也是充满喜剧色彩。到最后几句散板“你今要俺招供状”那里也是三人的亮相。反正我就记得随着唱的精彩,再加上几次亮相,那掌声简直不断,要炸了天了。
前面也说过华云龙被抓公堂,受刑,被救后。叶盛兰的精彩演出是一个铺垫。下面袁世海演的被摘帅印的大段身段表演,挡驾时的唱,跑船时的几圈大圆场,那都是卯足了劲的演。觉得一点也不过,那越看才越带劲,那才是棋逢对手的感觉。
尤其是最后一场开打戏,觉得袁世海先生的张定边都杀红了眼,上下拼命揮舞着船浆。叶盛兰先生也有一些对打戏,正从他的船浆下钻过。不知道是钻的太高了,还是袁先生挥的太矮了,反正靠旗上挨了一板子。我坐第二排,听得清楚“啪”的一声,前排观众都惊了一下。之后还有一些开打,最后分两个阵营对望亮相,关大幕。我永远忘不了张定边和华云龙对望的眼神,那是一种怒目喷火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