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玉器为何被誉为中国玉文化的第三个高峰

清代,是中华文明史中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也是我们所讲的玉器文化历史的最后一个阶段。

这个朝代带给后人太多的感情,也成为影视剧最大的创作来源,这一段历史在史学家和作家的口中有时是相对和矛盾的,从历史的记载中,这一段时期带给我们有不同的感受,也许会有自豪,也会有悲愤,有繁华喧嚣,也有屈辱记忆....

一段经历,好似花一般, 花开花谢,有美丽,也有枯萎,最终化作一缕轻烟融入历史的泥土中。

历史有时就是如此的搞笑,也是如此的真实,为了一个女子陈圆圆,吴三桂竟然引清兵进了山海关。后人有诗曰:“痛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从此,改写了中国文明发展的履历,满清就在中国建立了最后一个“满清王朝”。

清王朝统治中国共二百六十八年,也是没有渡过三百年这个神奇的坎,顺治是入关后的第一个清朝皇帝。

接著是康熙、雍正、乾隆,一个接一个传承下来。

传到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最后让孙中山先生以革命的力量,推翻了腐敗的帝制王朝。

民国建立之后,对中国的玉雕文化交了白卷,回首前尘,我们只得去研究清朝遗留下的玉器瑰宝。

清代玉雕,是中国玉器文化的最后一个高峰 ,清代玉器的发展盛极一时,在作工技艺上极尽繁缛细密之能事,在工艺上达到了无与伦比的精美。

但在这种美丽的背后也隐藏着一种危机, 清代玉器虽然精美,但却缺少内涵,它只是注重雕琢技法的巧妙完美,对于玉器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底蕴,缺少追求。

盛极必衰,这是清代的历史,也是玉器的历史。

公元1644年,清军由山海关入主中原,定鼎初期,为巩固政权,推行了落后的跑马圈地和民族歧视政策,严重的破坏了社会生产力,使繁重的社会民生更加混乱。

但是随着地位的稳固和对汉文化了解的程度加深,在康熙即位后不久由于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促成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增长,酝酿着康熙盛世的形成和发展。

经过雍正的重心转移和修正,清代玉器迎来空前繁荣的时代,前提物质条件是由于乾隆二十至二十四年,清乾隆在西域用兵,打通了和田玉内运的通路,西北额鲁特蒙古、新疆回部问题的解决,打通了和田玉石进入中原的渠道,使和田玉大量运进内陆,促进了玉器工艺的迅速发展。

从记载中查询,清朝时期在民间,最获取暴利的两大行业都是“走私”,一个是“盐”,另一个是“玉”。尽管查禁森严,可是制止不了玉石走私,清代的官吏也有因贪污和走私的记载被记入史册。

即使如此,每年依然有大量的走私玉石出现在北京、苏州、上海、广州等市场。

按照地方政权年例供奉的记载,玉分春秋两季,按时纳入清宫。

长期积累,清宫的玉材储存逐渐增加,在内廷收储以及流通于社会上的大量玉石材料,培育了清代玉坛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处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清代早期的玉器制作工艺,在明代玉匠琢玉工艺基础上也在缓慢地传承着。

当满族君临中原的时代,玉器的使用和服务的对象除了汉族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之外,最重要还是满族皇室、王公贵戚和八旗上层人物以及各少数民族的政教领袖和贵族等等。

他们是清代玉器空前繁荣的一个崭新的重要社会基础。

这个时期强大的市场需求和制造的广泛普及,使玉器的制造和加工出现了中国古代玉器史上最为繁盛的时代,也被后人誉为中国玉文化发展的第三个高峰,对比明代的玉器制造,清三代玉器的使用量非常巨大,除了一部分是宫廷的特定仿古玉外,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存在于民间玉作坊制作的玉器。

清代时期制造的玉器,我们习惯按照其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将清代的玉器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即清代刚开始时期,也就是康熙、雍正时期。

这个时期的玉器制造主要存在于民间,是明代玉器制造的延续和继承,同时也是民间玉器制造的一种技艺的延续,而这个时期,由清宫廷大规模的玉器生产尚未出现。

因此,区别这一时期玉器的主要特征是:龙、螭、人物和云朵等纹饰,这个时期的风格典型,纹饰起凸还有明代的制作遗风,浮雕较浅且圆润,不露锋芒,表面抛光极富有特色。

第二阶段是乾隆至嘉庆初年。

玉器真正的高峰时期是在乾隆时期,这个是在经历了康雍沉淀的基础上,国力到了极其富裕的阶段,再加上乾隆对玉器的痴迷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状态下,相当于举国之力,大力推进玉雕的发展和收藏,在他一人的倾力推动下,清代中期的玉器制造进入了清代玉器的高潮期,这一时期的制玉行业,将中国古代玉器的生产推向了顶峰。

这个时期的玉器制作题材之广泛、数量之巨大、以及工艺之高超都是前所未有的,前两天的福禄寿玉雕就是代表着这一个时期的玉雕标志作品。

第三阶段就是清代晚期时期

严格意义上说,这个时期是玉器开始走下坡路的阶段,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特别是强大的玉器制造的市场需求和普及民间的加工作坊,都需要以此为生的市场推动,虽然嘉庆帝对玉雕没有那么大的兴趣和爱好,但是这一时期的玉器生产还在部分延续,主体可分为宫廷玉器和民间玉器两部分。

(未完待续)

(0)

相关推荐

  • 这清代玉器才是大美的中国风

    清代的制玉业空 前发展,从康熙时期至嘉庆时期,是我国玉器历史上的又一个制玉高峰时期.清代玉器可以说是集历代玉器的精华于一身,是集大成的一个玉器阶段.这段时期的玉器多以美丽的和田美玉精心雕琢而成,从皇 ...

  • 古玉鉴赏看“文化”

    元素艺拍 | 元素艺拍 | -- 做最放心的拍卖平台 8篇原创内容 Official Account 八千年前我们的先民在选石制器过程中有意识地把捡到的美石-"玉"制成装饰品,打扮 ...

  • 关于汉代古玉,你了解多少

    作为日常用器的玉制品的数量相对较少,这恐怕与玉材的特性有关.汉代的日用玉器主要有杯.盒.枕.印.带钩和玉砚滴等.从近年来的考古发掘材料来看,日常用玉中也不乏构思奇巧的精彩之作.如1983年广州南越王墓 ...

  • 罕见的清代玉器

    由于传统沿袭的关系,清代玉器和当代玉器中的传统制作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清代玉器因其特殊的文化背景,有很多典型之作,上不同于明,下不同于今. 清代玉器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 一阶段当然就是康熙和雍正 ...

  • 清代玉器散发魅力 潜心传承

    清代也是玉器种类和数量最多的时期,故官博物院就珍藏着数万件的玉器,这些宫廷玉器有的是朝廷直管的玉器作坊制作的,还有一些是国外使臣和地方官吏贡奉的,另外一些是朝廷在民间征集而来的.这些玉器代表了全国各地 ...

  • 馆藏传世清代玉器赏析

    清代玉器当时手工艺的中 心集中在南方,当时是苏州专诸巷,这里汇集了国内许多能工巧匠,他们继承了前明以陆子刚为代表的琢玉技能,开始实行专 业分工.密切合作,玉作坊中切料和掏膛都有专 业的作坊负责,技术上 ...

  • 江湖散人‖中国简牍文化研究第三个高峰的标志 ——记简牍学者、书法家刘俊坡

    学富经纶诗满巾 下笔尚古取先秦 俊美如坡九歌心 简牍一墨惊翰林‍ 简牍,<辞源>注:书牍,古时无纸,书于与木片曰牍,书于竹板曰简.就书籍而言,纸书之前只有竹书和帛书两种.甲骨文.金文.陶文 ...

  • 中国玉文化最灿烂的组成部分——西周玉器(中)

    周灭商前,周族活动于黄河上游(今陕西.甘肃一带).周武王灭商纣后,建立周朝,定都于镐京(今陕西西安附近),后迁洛邑. 历史上考古学家将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起至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至今陕西长安镐 ...

  • 第1659篇  动物件玉器让中国玉文化充满瑞意吉祥

    古玉的文化内涵,古玉的气韵神采,只有盘玩才能细细领悟,这种爱玉而"盘"的心境,给收藏人带来的欢愉和喜悦,是一般人所不能理解的.温润酥莹的玉色,柔丽鲜活的喜气,把玩一件珍爱的动物件总 ...

  • 从古玉脉络看中国的玉文化历史(三):浅谈文化时期玉器——侯彦成

    作者:侯彦成    中国玉文化研究会 会长 导语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古国,玉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面对蕴藏着数千年历史文化积淀的古代玉器,在浩瀚的中华文明面前,我们每个人都是沧海一粟-- 作者 ...

  • 中国玉文化——魏晋南北朝玉器

    中国玉文化--魏晋南北朝玉器

  • 中国玉文化春秋战国玉器特点

    和田玉在线 春秋玉器: 你还需要遇到多少感动,才能治愈心中的孤独? 广告 由考古资料可知,春秋玉器是西周玉器的继续和发展早期仍善用双阴线来刻划图纹,在装饰上则进一步强化了西周晚期出现的在某一造型内雕琢 ...

  • 【翡翠课堂】第一讲:中国玉文化(一)

    第一讲:中国玉文化(一) <说文解字>中,对玉的描述是:"石之美者,玉也". 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玉为中心载体的玉文化,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 ...

  • 【翡翠课堂】第二讲:中国玉文化(二)

    第二讲:中国玉文化(二) 历史上最出名的玉文化是--"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 1,红山文化: 红山文化主要就是玉龙的发现. 中国是龙的国度,中华民族是龙的传 ...

  • 【翡翠课堂】第三讲:中国玉文化(三)

    第三讲:中国玉文化(三) 纵观历史来看,细分,玉文化经历了六个时代. 1.六个时代: (1),神玉时代:<说文解字>中提到:"灵,灵巫也.以玉事神",这个时代,玉器主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