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付费阅读”来临,不是头部大V就会死吗?
当时,有公众号运营者爆料说,微信正在内测付费阅读功能,已经收到邀请。具体形式为:需要付费才能阅读的文章,在被浏览时只能显示开头的部分内容,具体展现内容比例或者篇幅可能由运营者自主决定,支付相应费用后才能查看全文。
意思很明显,微信官方已经开发好了这个功能,付费阅读功能是一定会有的,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分答”、“得到”、“知乎live”等付费阅读产品,在“知识付费元年”过后,或风生水起,或迎难而上。此时姗姗来迟的微信付费阅读,到底是如何搅乱“内容付费”这一池春水的呢?
不只有头部号才能迎来春天
不管是“打赏”还是如今的“付费阅读”,腾讯都采取了邀请的形式,邀请的自然是有品牌和内容保障的大V。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头部大号”都将迎来付费阅读的春天。
什么样的内容能让用户心甘情愿掏腰包?
互联网分析人士罗超认为,比如股评等可以帮助读者赚钱的内容、忠实偶像的内容、一些很机密的信息、用微信做小说连载、成人内容、能卖钱的杂志类内容、一些技能Get型内容等。
以贩卖鸡汤文为生,扮演知心姐姐的公众号还能够“谈钱不伤感情”吗?
相反的,付费阅读可能会平衡“长尾”和“头部”的部分差距。付费阅读能够阻碍的只是路人粉,而一些长尾号反而能够凭借自己小而美的内容,和读者从人生理想谈到金钱交易。
心甘情愿为微信支付买单
退出今年春节红包大战的微信,似乎并不需要太过担心支付市场的份额,但如果能够再拓宽微信的支付场景,何乐而不为呢?微信付费阅读若是流行起来,势必造福微信支付。加上提现门槛的阻拦,收发红包或许能够增强“零钱”的活跃度。伴随着支付场景的拓宽,往微信里面充钱也不足为奇。
长远看来,“内容付费”是微信创造的一种新的支付场景,而且要更为高频和高质。比起以“美女”圈粉的支付宝,“内容生产者聚集高地”的微信显然更有优势。
品牌新套路不是谁都有资格走
微信付费阅读淘汰的不仅是路人粉,可能还有品牌的“假”消费者。以朋友圈广告投放“势利眼”现象为例,不少人在收到Buberry、Amani这样的奢侈品广告就开始点赞评论,而收到荣耀、小米广告的人则视若无睹,以免拉低自己的朋友圈档次。
什么时候看广告也成了这么小心翼翼要耍心机的地步了?
而品牌的新套路则是走了一条更加高冷的“人设”路线。很明显,“付费”的门槛对于潜在消费者、偶然消费者和忠实消费者的作用差异巨大。试想一下,Buberry如果弄一个类似“闻香识人”的营销活动,如果没有门槛,在这场活动中你可能闻到香,也可能闻到乱七八糟难以名状的味道。对于忠实消费者来说,显然更希望有一个门槛,将之与其他人群区别开来,以突显自己的独特地位,而“付费”显然是最容易筑建的门槛。品牌和用户之间的关系是双向选择,市场的2/8法则是品牌营销新套路的重要底气。既然无法一概而全,那么照顾好给我带来80%利益的20%的客户就好了。
“黄赌毒、急功近利、版权”三座大山
既然内容成了产品,阅读过程成了交易过程,那么交易的退货环节如何解决?
用户对内容不满意的时候,是否也有七天无理由退货呢?商家如若枉顾用户回流,一次性交易收割利益,又当如何?
免费阅读时代,为了吸引受众注意力,没有实质内容而满天乱飞的标题党,在注意力直接量化为金钱的“付费阅读”时代,市场内容的良莠不齐更加难以把控。劣质内容对市场信心和用户热情的伤害,谁来买单?“狼来了”之后,还有谁愿意反复“试错”?
新榜创始人徐达内在采访中,对“如果内容付费最终做不起来,你觉得在中国会是什么原因”问题的回答——依次:“黄赌毒、急功近利、版权“,”则更加一针见血的指出包括但不限于“微信付费阅读”面前的“荆棘”。
而在中国的特色土壤之上,“版权”又或是比“黄赌毒”和“急功近利”更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即使内心无比清楚“内容付费是大势所趋”的内容生产者,面对邮箱里、BBS中“见缝插针”的盗版内容,也不是谁都能够面带微笑、安静从容。
对于被互联网“免费模式”宠坏了的消费者,即使愿意为好内容付费,在盗版内容唾手可得和他人投机取巧行为的双重刺激之下,又能够将“付费习惯”保持多久呢?
或许,微信能够在“试错迭代”的过程中,回答好这些问题,继续完成“小步快跑”的目标。而在微信付费阅读等付费阅读平台完成从1到N的过程中,内容生产者和消费者也可以借此机会彼此适应,迎接下一个“蜜月”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