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巴黎的“三张名片”

相信去过法国首都巴黎的人,都会被这座繁华的国际大都市迷住, 因为它也是欧洲的文化之都,时尚之都,浪漫之都。艾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卢浮宫、凯旋门令人神往,塞纳河、凡尔赛、先贤祠、巴士底广场、协和广场闻名遐迩,每一处都可以让你流连忘返。但如果您没有品味下面三个景点,你是看不懂巴黎的,也触碰不到它的灵魂。

艺术宝库——卢浮宫

到巴黎的游客一般有两个地方是必去看的,一是巴黎圣母院,一是卢浮宫。不幸的是不久前,巴黎圣母院被烧毁了。卢浮宫我更愿意把它叫做卢浮城,一座艺术之城,一座文化殿堂。要看懂它我建议最好先看一下西方艺术史,但卢浮宫新馆是由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具有文化优越感的法国人不得不叹服这一极具文化创意的奇思妙想:金字塔与卢浮宫:东西方文明的对话。在此我想起一部纪录片《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

参观卢浮宫一定要备足时间,因此馆藏(展览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实在太丰富了,而且有不少世界级的瑰宝,花一天时间也只能走马观花。那天我是冒雨去的,有人说到卢浮宫就是看三个女人:蒙娜丽莎、维纳斯和胜利女神。好不容易在这座迷宫中找到被围着里三层外三层的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画像尺寸远比人们想像的要小。尽管《蒙娜丽莎》是意大利人达·芬奇所作,但那是卢浮宫的镇馆之宝。

法国文化——左岸咖啡

巴黎最让人着迷的景色无疑是塞纳河以及两岸的大街小巷,河边的旧书摊、街头的咖啡馆散发着浓郁的人文气息。“左岸咖啡”更是闻名遐迩。十九世纪法国巴黎的塞纳河,右岸是新兴商业的繁华气质,左岸则是艺术丰沛的人文思潮,左岸林立的咖啡馆就成为文人骚客流连忘返、思想家哲学家沉思畅想的地方。这里留下一长串如雷贯耳的名字:伏尔泰、卢梭、雨果、萨特,还有毕加索和海明威,甚至还有来自中国的徐志摩。
“左岸咖啡”的人文意义已经远远超越咖啡馆这一物理空间,它已不只是一种饮品或情调,而是一种文化的品牌,甚至可以称之为法国文学的代名词。有一句话说得好;“对于一杯咖啡,左岸咖啡馆所倾注的不只是二百五十公克的黑色液体,而是一份数百年来对人文思想的尊敬。”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西方的咖啡已经进入这个古老的茶王国。美国的咖啡连锁店星巴克甚至开到了我们的紫禁城并由此引发争议,有人要求把星巴克从故宫里搬出去。我想,如果左岸咖啡进入故宫会怎么样呢?是中国人不愿意?还是法国人不愿意?
我下榻的酒店后面正是当年周恩来总理留学法国时的故居,我伫立在纪念牌(画得不像)前,脑海里却浮现一个脸庞英俊、目光坚定的中国青年身影,他频繁地出入咖啡馆与中共旅法支部的同志接头。他的一位战友邓小平,后来作为中国领导人访问法国巴黎时,还特地让工作人员到街角咖啡店给他买来咖啡和牛角包,那股芳香依然令这位改革开放总设计师无法忘怀。我猜想,中国变革的思想跟那些留学生很有关系,它是否与巴黎的咖啡也有某种关系呢?
如今咖啡的配制已十分先进,在咖啡馆、酒店甚至一些家庭,只要按动咖啡机上的按键,一杯香喷喷的咖啡就可以给你享用。听说一些高校喜欢把研究生讨论课移到咖啡馆去上,咖啡是否会激活同学们的开放思维呢?抑或咖啡馆更能营造学术氛围?许多人去的大多是星巴克,这在法国人看来那是没有文化的地方。访欧时,有喜爱咖啡的朋友让我带点巴黎咖啡回来,我说“左岸咖啡”怎么能带回来呢?

国家圣殿——先贤祠

相比闻名遐迩的卢浮宫、巴黎圣母院、艾菲尔铁塔,我认为体现法兰西思想和精神圣地的先贤祠更值得去一看。不过,我建议一般人参观前先做点功课。先贤祠(le Pantheon)源于希腊语,最初的含义是“所有的神”。这类的建筑,通常以供奉诸神而著称。例如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人修筑的雅典巴特农神庙,便是供奉着这世上所有的神灵。
先贤祠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左岸的拉丁区,它原是路易十五时代建成的圣·热内维耶瓦教堂,1791年被收归国有脱离宗教后,改为安葬“伟人”的墓地。大门正面门楣上镌刻着几个大字:“Aux grands hommes, la Patrie reconnaissante”(伟人们,祖国感念你们)。这里安葬着对法国乃至对世界文明有贡献的70多位思想家、作家、艺术家、科学家及政治家。卢梭、伏尔泰、雨果、左拉、大仲马、居里夫妇……一个个如雷贯耳,让游人顶礼膜拜,让伟人名垂千史。
栖身于先贤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的条件非常苛刻。许多享誉世界的名人,如巴尔扎克、莫泊桑、笛卡尔,至今仍不得其门。即便是有幸入室的伟人、通常也很难觅到一个宽敞的位置。然而,卢梭与伏尔泰这两位思想家却葬于最显要的位置,并各自享有一个偌大的墓室。卢梭棺木上镌刻的“自然与真理之人”的谥语,伏尔泰的悼词也很简洁:“诗人、历史学家、哲学家”。两个生前宿敌死后却长相厮守。面对这般的场景,可以想象着左翼、平等、革命与右翼、自由、渐进就这样日复一日的纠结一起,让你仿佛触摸到了法兰西民族最深处矛盾又和谐的灵魂。当然,在这神圣的地方科学家也理当有一席之地。例如居里夫妇,以及数学家拉格朗日等人:俭朴的墓室、简单的介绍、一如他们平实无华的品质。反而许多当时的达官贵人,无论是拿破仑还是戴高乐无一获此殊荣。
这也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卢梭一切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他的自然法则理论。为师法自然,他的棺木外形也设计成为乡村小寺庙模样。从正面看,庙门微微开启,从门缝里伸出一只手来,手中擎着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象征着卢梭的思想仍在照亮着这个世界。他的社会契约和主权在民思想不仅成为法兰西共和国的立国思想,也成为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立国思想。最新迁入先贤祠地宫的是大仲马。2002年他的骨骸从老家的坟茔中起出,迁葬第二十四号墓室,与雨果和左拉同处。这时距他去世已经一百三十年了。可许多人还是对他的迁入不满。因为大仲马的文学地位虽高,却属于通俗文学,类似于中国的金庸。再说大仲马的私生活也不太检点。难怪他才入葬两年多,可墓室门外镌刻的名字已经被脏东西抹得黑乎乎的,难以辨认了,这也是整个地宫墓群中唯一被抹黑的名字。
法国人用这种仪式告诉我们什么是先贤,尊重先贤是一个民族应有的品质。法国人告诉我们什么叫德高望重,就是用国家圣殿来做这个民族的文化名片。也可以说,卢浮宫、左岸咖啡和先贤祠组合成巴黎艺术、文化和历史的三张名片。
周末阅读:
【随笔】寻找湮没的文明
【随笔】不知西周,无论大唐
【游记】金秋的巴黎
【游记】荷兰的活力
乌镇的灵魂:得以传承和传播的文化
【游记】再到香江去看一看
【游记】西安,活在历史里
【随笔】谭维维,给谁一点颜色?

关注谭天头条号

东行漫记有看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