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天教授教你如何做研究(一)

一、做研究从看论文开始

我认为论文不是“写”出来的,而是研究成果的自然呈现,论文与研究是水到渠成的关系,当然写作技巧与规范也是必要的,但相比研究来说它是次要的,故此我愿意将研究心得跟大家分享一下。

1、写论文先要学会看论文

我发现不少同学不仅书看得少,论文也看得少,或许不会看。研读论文有三种方式:学习知识型、批评质疑型、启发研究型。阅读论文要义:首先要抓住论述的核心,这篇文章主要讨论什么问题;其次要结合相关文章来读,把论文置于学科发展和学术前沿的演进逻辑中解读。我认为研究入门者不会读论文的原因有三:

(1)不会选论文。知网上许多文章算不上真正的论文,有些只能议论文、随笔,甚至是专业报道。好论文不只是看引用次数和下载量,还要看发表的刊物层次和作者的学术影响。刚发表的文章引用和下载都很少,那么就看题目和摘要是否有意思,在哪里发表?谁写的?

(2)不会区分文章。业界的论文与学界的论文区别较大,前者多是经验性描述,后者侧重学理性分析。一般来讲,前者观点新颖,实践性强,也比较通俗易懂;后者,发表在学报和权威期刊上的学界论文理论性较强,学术水平较高,但有些学术性较强的论文不太好懂,需要花时间下功夫去研读,但一旦读通了收获会很大。

(3)不会分析论文。大多数同学仅限于看懂文章,属于从文中吸纳知识的阶段。尚无能力判断论文水平的高低。作为研究者,我觉得有两种能力必备的,一是批判意识和求真精神,对论文的观点和论证不要轻易的无条件接受,这个观点是对的吗?有论据支撑吗?论证是否有漏洞?二是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这篇论文为什么要讨论这个问题?它是如何分析和解决这个问题的?使用了哪些方法和手段?在同类研究中它有什么好的地方?存在什么不足?

2、多交流造氛围找老师

做研究当然要独立思考,但也要打造一个开放式的研究环境,那就是多与老师、同事和同学讨论,多交流的好处是一来可以通过观点碰撞出思想的心花,二是旁观者清,有助你改变思维定势。我有一研究生,他们寝室里的同学经常讨论问题,结果他们的研究都做得不错,而且很有思想。所以说在你身边营造一个学术小氛围也很重要,如果你们这群人整天谈吃喝玩乐,或者鸡毛蒜皮的事,估计要做好研究也难。或许有人说我身边没有这样的人呀,他们都不太爱做研究怎么办?或者他们研究的不是我的领域,比如说我有一研究生跟理科生住一寝室。没关系,不是还在学校里吗?不是还有互联网吗?在互联网时代,每一个研究者都可以为自己打造一个虚拟讨论室。

谈一下我的经验,我从业界刚到学界的时候还不会写规范的学术论文,于是我每写好一篇我都厚脸皮找同事帮我看,甚至包括青年老师,这叫“不耻下问”;当我的论文水平有了一定提高之后,我就找大家帮我看,我通过网络“千里拜师”找陈力丹教授帮我看,那时我还不认识陈老师,只是通过邮箱“骚扰”,但他还是一一点拨,陈力丹教授真学者也。再后来,我开始在微博上、微信群里跟相关的专家学者讨论问题,每每获益匪浅。前些年,我曾在微博上与新闻传播学者们讨论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定义,由此引来学术期刊的关注和约稿;前些日子,我还在“网络与新媒体研究”微信群里,与业界和学界的朋友讨论网络直播,我还把这些讨论整理发表在微信公众号上,引发更广泛的关注和更深入的讨论。在此基础上,我撰写了《在中国,网络直播到底能多远》一文发表。

3、什么是好的论文?

我这里说的论文主要是指发表的论文,但不要以为知网上的文章都是论文,其实大多数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论文,有不少只能算是议论文。我发表论文已近300篇,但真正的学术论文不过三十来篇。陈力丹教授写论文是最高产的,每年产量高达数十篇,但他也坦承有不少是带学生进行论文写作训练的习作。

陈力丹教授对论文学术评价标准如下:

1、基本理论依据或前提是否可靠
提出这一对论文的基本要求,在于经常存在这样的情况:论文中具体概念没有发现不成立,论据也颇有力,论证不能说不严密,方法也有效,但是理论前提不成立,一切皆不成立。
2、概念的使用是否明确、严谨、有效
概念是任何论文的基本单元,将概念的“明确、严谨、有效”要求联系在一起,是针对这样的情况:概念需要很好地反映特定事物的范围或本质,仅仅做到“明确”是不够的。有的很明确的概念,不具备处理、解释其定义范围内事实的能力,不能有效地说明结论。一些文章中常见的脱口而出的一连串“××性”、“××化”,就属于这种情况。现在文章中出现的异化、博弈的错误使用。
3、论据(理论或事实、数据)是否可靠和充分
这里的“可靠、充分”是对论据说服力的衡量标准。例如“权威人士”的话,不宜单独作为论据,就在于它通常是可靠的,但不能作为“充分”的论据。
4、论证逻辑是否严密和完备
这里实际上涉及两个标准,一是具体论证中要做到滴水不漏;一是论证的整体充分,没有空缺。
5、研究方法是否可靠和有效
这里的两个标准,前者是指所采用的方法是科学的。例如考证某一事物为历史上的第一,方法上就要保证是对全部资料进行了检索和分析,而不是只依据部分资料得出这样的结论;实证调查的推论,则不能超越原抽样的总体范围,否则便不可信。

其实从本科到研究生的论文写作大多属于学术训练,能够发表才能算得上学术论文(不包括买版面的文章),论文发表了才能算有研究成果。对于研究的入门者,我建议他先写一篇文献综述,当然也可以写成可供发表的研究综述。撰写研究综述的意义在于:1、为进入某个学术领域的前沿奠基基础,了解别人做了哪些研究?做得怎么样?2、为学位论文的选题寻求切入点和突破点;3、为学位论文的研究寻求新的研究方法和有力的论证依据。

二、从质疑和追问中找选题

你要研究什么?找选题是研究的第一步,找到好选题便有可能做一个好研究,但这也是许多研究者最头疼的一件事情。我经常遇到一些同学无奈的跟我说,老师,您给我一个选题吧!我实在想不出来。我认为我们的应试教育已经从小学延伸到大学,它摧毁了作为研究者所需要的善于思考敢于质疑勇于追问的科学探索精神。不少同学习惯人云亦云,论文写作拾人牙慧,这样的“论文”写得再多也没用,只是制造学术垃圾而已。在寻找研究选题的过程中,质疑和追问十分重要,下面谈一点我的体会。

我的研究是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那时候我还在业界。我第一次参加的学术会议是广东省广播电视学术年会,当时电视新闻正面临改革与创新,“主持人”这个称谓刚出现并引起研究热,会上有学者提出所谓“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纯属子虚乌有!呼吁重新审视这个舶来品的定义,认为这个词准确的翻译应该是“主播”或“新闻报道员”,一时间电视界为之哗然,新的一轮争论又开始了。作为来自新闻一线记者的我却在想:这个问题很重要吗?新闻改革当务之急在什么地方?研究什么问题最为迫切?于是我再想,新闻节目到底该谁唱主角?难道不是来自一线的记者吗?但是,我们对记者尤其是电视新闻记者认识足够吗?通过查找资料,我发现无论是业界还是学界,我们对电视新闻记者的认知都非常不够,于是我决定撰写一篇论文《中国电视呼唤名记者——兼论电视新闻记者的角色定位》。没想到这篇论文还被评为全国优秀电视论文征文比赛一等奖。现在回想起来,并不是我的论文写得有多好,那时还不太懂学术论文规范,全文没有一个注释。但我的论文立足现实,研究电视新闻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当今电视新闻记者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进而提出如何培养名记者,论文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2004年,我由业界转到学界,调入暨南大学任教,到了高校后我做的第一个课题是研究电视评论节目。我在电视台时任新闻评论部主任,做过大量此类节目,但我们都把这类节目叫做新闻专题。于是,我梳理了新闻评论与新闻专题的区分。尔后,我对电视新闻评论进行深入的持续的研究,进而写出论文《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划分》《中国电视呼唤新闻评论》等一系列论文,提出新闻评论不是一种节目形态,中国电视进入了评论时代等新观点,在业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或许有人说,谭老师您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当面能看出问题提出看法,其实这只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还需要对理论的深刻理解,这种理论素养不是靠背书应试能得到的。我们不仅敢于质疑,还要不断追问,刨根问底直达现象的本质和问题的核心。

2001年,国家广电总局开始实施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此后从中央台到地方台纷纷加强外宣,争相在海外落地,但我却发现了一个不容乐观的现实:频道是在海外落地了,但节目入户并不多,入户后观众打开的更少。“走出去”并没有“走进入”,为此我撰写了论文《从“走出去”到“走进去”——论中国电视对外传播的策略创新》。为了更深入的研究内陆电视在境外的落地情况,我和我的香港籍研究生还做了一个实证研究《内陆电视在香港传播初探——以落地香港的内陆电视频道为研究对象》。该文被收入人大复印资料,恐怕是我国对外传播较早的一篇实证研究,就此我也进入对外传播的研究领域。

2000年以来,随着我国传媒产业的发展,迅速掀起了传媒经济研究的热潮。《现代传播》2006年第1期刊载了周鸿铎教授的文章《传媒经济不是经济学科——我的传媒经济理论形成过程》。周鸿铎教授是中国传媒大学的资深教授,也我国最早研究传媒经济的学者之一,但我对他的这一判断却不敢苟同。面对权威我并没有退缩,我想我也有自己的优势,我有周教授所没有的经济学背景。为此,我与支庭荣、吴文虎合写了一文《传媒经济不是经济学的弃儿——与周鸿铎教授商榷》(《现代传播》2006年第5期),“不破不立”,这是“破”的,还有“立”的,我独立写作了《试论我国传媒经济的研究》(《暨南学报》2007年第1期),先是用范式理论剖析周教授的立论不当,接着提出了传媒经济学应有的研究范式。此后,我开启了传媒经济学研究并相继写出了一系列论文,如《传媒经济的本质是意义经济》《新媒体经济是一种关系经济》等,成为有一定影响的传媒经济研究者。

综上所述可以归纳出几点体会:一是对任何观点和理论都可以抱有怀疑的态度,对于学者来说,敢于质疑善于追问的批判意识很重要,当然不能毫无理由的乱批一通,还是要建立在科学态度和理论基础上;二是不迷信权威,学术面前,人人平等,我总是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甚至可以跟我争论;三是我们不要轻易相信口号和业绩,要善于辨别假象,敢于揭示真相,求真务实是学术研究最需要具备的品格。四、司空见惯、人云亦云中往往蕴藏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说,真理的发现从来都在少数人哪里。此外,多参加学术会议多交流多讨论才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但遗憾的是现在有质量有成效的学术活动不多,不过在互联网时代,你还可以在网上搭建或加入可以讨论问题的学术群,比如我的“网络与新媒体研究群”。

最后,我总结出论文选题可从如下方面去寻找:

从社会实践中找,理论就是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去的东西;

从传媒发展中找,传媒发展尤其是当今转型面临各种问题;

从理论盲区中找,就是前人没有研究过或研究不够的地方;

从认识误区中找,通过分析批判可以发现认识中存在问题;

从横向比较中找,可从同类事物的不同中发现问题和规律;

从纵向梳理中找,在历史的发展和变迁的拐点上找到问题;

从学术争论中找,不同学术观点争鸣可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谭天的抖音号——研究的休息区

(0)

相关推荐

  • 潘必新《学位论文写作指南》| 如何论文写得有独到见解、有创新性

    这本书以学位论文的撰写为研究对象,将学位论文写作的具体流程分解为七个环节,涵盖了从选题到答辩的整个过程,教我们如何才能把论文写得有独到见解.有创新性. 作者简介 潘必新,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曾任文艺理论 ...

  • 不逝的先生 永远的校长

    先导之声 敬爱的章开沅先生永远地离开我们了.举校同悲,学界同泣!他的逝世是我国史学界.教育界的重大损失,国内学术界少了一位睿智的思想者. 一 2021年5月28日一大早,我在赶往洪山宾馆参加仙桃市校企 ...

  • 讲座 | 潘可武:“如何发现传媒学术命题”

    讲座 潘可武: "如何发现传媒学术命题" (潘可武教授) 3月5日下午,中国传媒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博士生导师潘可武教授,在学院505教室为我院师生作题为<写什么?--如何发现 ...

  • “谭天教授教你如何做研究”之九:研究不能为方法而方法

    在研究生开题的讨论中,不少同学往往在选题没有完全确定,研究的问题还不十分清楚的情况下,大谈他(她)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似乎研究方法没选对其研究则无从谈起.我觉得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研究方法难道不是为 ...

  • 谭天教授教你如何做研究(四)

    七.如何利用互联网来做研究 我是较早使用互联网的人,也把它用来做研究.最常用的研究当然是找资料了,除了大家熟知的到知网上检索文献之外,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做更多的事情,概括来说就是找资料.找工具,找人.前 ...

  • 谭天教授教你如何做研究(三)

    五.研究的资料怎么找? 不少人在刚开始做研究时往往遇到一个问题,就是资料匮乏或者不知道怎么找,这样做起研究来就会有一种"无米之炊"的无力感.在此讲一点我的体会供大家参考. 1.文献 ...

  • 谭天教授教你如何做研究(二)

    三.做好研究的初心和定向 一.好奇心比功利心更重要 现在有不少人写论文功利心都很强,往往到要毕业拿学位或评职称时才临阵磨枪,或者研究还没做论文还没写就想着如何发表.我很反对为写论文而写论文,平时没有关 ...

  • “谭天教授教你如何做研究”之八:做好研究的原动力

    做科研是一项高尚而光荣的工作,但做科研是很辛苦的,也不是一件有利可图的事情.如果以此为业,你不仅要耐住寂寞,还要甘于清贫.那么作为一名研究者,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他为什么要做研究?或许有人说因为我喜欢,因 ...

  • “谭天教授教你如何做研究”之七:如何利用互联网来做研究

    我是较早使用互联网的人,也把它用来做研究.最常用的研究当然是找资料了,除了大家熟知的到知网上检索文献之外,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做更多的事情,概括来说就是找资料.找工具,找人.前两者基本属于一般应用,最后一 ...

  • “谭天教授教你如何做研究”之五:跨学科是研究的增长点

    新闻传播学有跨学科的传统,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本身就是依靠吸纳其他学科的学术营养成长起来的.但后来却慢慢陷入"内卷化"的泥潭,除了一些有必要的学术梳理和理论整理之外,不少研究者要么做 ...

  • “谭天教授教你如何做研究”之五:研究的资料怎么找?

    不少人在刚开始做研究时往往遇到一个问题,就是资料匮乏或者不知道怎么找,这样做起研究来就会有一种"无米之炊"的无力感.在此讲一点我的体会供大家参考. 一.文献检索与相关扩展 做研究写 ...

  • “谭天教授教你如何做研究”之四:不会讨论何以做研究

    一.你确定你是研究生吗? 日前,有一位考研的同学问我,书和论文都看懂,但自己就是写不出来.我告诉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读书不思考不讨论,就不能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更不可能有自己的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