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跳绳不仅不伤膝盖,还可增加骨质密度
问身边朋友对跳绳的印象,最多人反问:跳绳很伤膝盖吧?其实跳绳对膝盖的冲击比慢跑小
慢跑涉及往前、往下、再往前、再往下的动力炼,因此产生较复杂的剪力,加上由单脚承受体重撞击地面的反作用力,对身体和下肢的冲击力量大。比较之下,跳绳只有原地跳跃的垂直力量,且并跳时由双脚同时承受反作用力,冲击力量较低。
而且,跳绳也能锻炼下肢肌肉,特别是臀部的臀大肌、大腿的股四头肌、小腿的腓肠肌和比目鱼肌,一旦肌肉强壮起来,更不会伤膝盖,运动可以强健肌肉,肌肉越强壮,越不会伤膝盖,但认为运动伤膝盖是错误的。
跳绳相较其它运动最大的优势是:器材简单、场地不拘,随时随地都可以动。特别适合只有零碎时间的上班族和学生。
跳绳也是技击类选手如:搏击或散打选手重要的训练活动之一。因为跳绳能同时强化心肺功能与肌耐力,还能增强眼、手、脚的本体觉、敏捷性与协调性,短短5~10分钟内,从上胸、上臂、肘、腕、下肢,几乎全身肌肉都能运动到,特别能够锻炼下肢肌肉,包含踝、膝、髋部的肌肉群。
曾有尾椎受伤病史的人,不适合骑脚踏车或跑步复健,如果还是要加强下肢与核心肌群,经教练指导后,可以规划跳绳做为复健运动。
65岁以上或体能较差的人,跳绳前最好先测体适能:如果能维持30秒单脚站立、30秒内左右侧并步移动15下,表示可以跳绳。侧并步测验为在平地上画三条各相距约1公尺的并行线,左脚从中线向左跨到左线,右脚并向左脚,记为1次,右脚跨回中线,左脚并像右脚,记为2次,换边做。林瀛洲提醒,末梢血液循环不良,如糖尿病的患者,下肢感觉受损,平衡感和本体觉能力较弱,容易跌倒受伤,就不适合。
这样跳绳即不伤膝盖,还可增加骨质密度?跳绳6个月增加骨质密度3%
跳绳除了增强心肺与肌肉能力,还能增加骨质密度。力量经过骨头时会活化长骨细胞,增加骨质密度;没有力量经过时,则会活化蚀骨细胞,易产生骨质疏松。
年轻女性每天从事跳跃或跳绳式动作50次,6个月后髋骨粗隆骨密度增加3~4%,股骨颈骨密度也有增加。如果每天单做垂直跳10次,每周3天,6个月后,腰椎与股骨颈密度增加2.5%。另外很多研究都证明,给予青少年适度的跳绳训练,有助于身体肌肉与骨骼发展,提高运动表现。
开始跳绳后,可以观察自己隔天肌肉酸痛的情形,如果经过一天休息能恢复,就是身体可以负荷的运动量,如果还是酸痛,应该等身体恢复后,先减轻运动量,再渐进式增加。运动时应抱持超负荷的概念,也就是每次训练都比上次强度增加一些,身体慢慢适应后,组织就会再强健一些,逐渐提升身体能负荷的运动量。利国生提醒,有刺激(运动),就要有对应的休息和补充营养,特别是蛋白质,能修补身体耗损的细胞和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