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现实主义者:莱因霍尔德·尼布尔|亚历山德拉·德桑克蒂斯
按:本文译自《国家评论》。作者亚历山德拉·德桑克蒂斯(Alexandra DeSanctis),任职于《国家评论》研究所。本文英文标题 “Remembering Niebuhr, Champion of Truth against Ideology”。
………………………………
在20世纪的美国,这位伟大的神学家是自由派中的保守派,保守派中的自由派。
今天的美国年轻人或许并不熟悉莱因霍尔德·尼布尔,不过,旅程影业(Journey Films)下个月发行的纪录片有望改变这一状况。这部发人深思的纪录片名为《美国的良心:莱因霍尔德·尼布尔的故事》,片长一小时,讲述了一位美国神学家的生平和思想,在20世纪中叶几乎每一场关于道德和政治的辩论中,都有他的身影。
译注:莱因霍尔德·尼布尔(Reinhold Niebuhr,1892~1971),美国神学家、伦理学家和政治评论家,在纽约协和神学院执教30余年。他是美国20世纪著名的公共知识人,1964年荣获“总统自由勋章”。代表作有《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人的本性和命运》等。
尼布尔毕生致力于思索那些困扰美国和世界的难题,包括“一战”、美国北方内城区的种族主义和隔离、法西斯的崛起、美国介入“二战”以及持续增长的共产主义威胁。他的榜样在今天依然弥足珍贵,尤其是他身体力行地证明了,一个人在积极参与混乱的政治辩论时,依然可以保持理智的诚实。
在公共生涯中,尼布尔的政治和社会观念不断发生变化,因为他总是愿意在变化的世界中重审自己的信仰。起初他是坚定的和平主义者(这一立场源于他对“一战”无理的恐怖深感不安),1930年代他曾担任美国社会党副主席,甚至代表该党竞选纽约市政府公职。
但是,随着希特勒在德国掌权,尼布尔反省了自己的立场,放弃了和平主义,鉴于人类的作恶多端,和平主义显得不切实际。尽管他从未成为“鹰派”,但他逐渐相信战争可以成为维持正义的最后手段,而且他相信美国介入“二战”有其道义上的必要性。
同样,目睹了苏联共产主义的紊乱,共产主义信徒残酷地将意识形态强加于不情愿者身上之后,尼布尔放弃了社会主义信仰。实际上,尼布尔认识到苏联共产主义的罪大恶极,认为军事干预有其正当性,尽管他并不赞成先发制人的核打击。同时,他一直是坚定的劳工支持者,而且经常为那些由权力分配不平等引发的问题而哀叹。
公共知识人、哈佛神学院的科内尔·韦斯特(Cornel West)评价道,“他(尼布尔)愿意为了保持理智的诚实,不惜自己的声望”。确实,尼布尔愿意重审自己的立场,不顾失去公众支持的风险,这使他成为当今政治家的有力榜样。现代政客经常随民意的风向而摇摆自己的立场。
尽管沉浸于当时的政治世界,但他的洞见却深植于基督教传统,他最终拒绝和平主义和社会主义,源于他深知人的本性是罪恶的、不完美的。这个哲学观点后来被称为基督教现实主义,而尼布尔被公认为是这一流派的创始人。该学派出现的部分原因是要反对约翰·杜威等思想家领导的社会福音运动,他们认为人是可臻完美的,因此恰当有序的社会可以通往尘世的乌托邦。
尼布尔完全否定了人类可以建造人间天国的想法,他认为世人所能做到的极致就是创造民主的可能性。他写道:“民主是无解问题的近似解”。反对社会福音运动也使他成为现代进步主义的批评者,这种主义于20世纪初起源于杜威等人的思想。
尼布尔的哲学在今天弥足珍贵。现代进步主义相信人类可以臻于完美,他们将政治视为“末世化”(译注:最终的、天堂般的历史阶段)的手段,政府可以有效改进公民以建立乌托邦社会。但尼布尔和当时的保守主义者都明白,政治无法解决由人类固有缺陷带来的问题。他深信民主和行动的力量,但不认为有任何世俗权力可以“修复”人类的罪恶倾向。特别是目睹苏联共产主义的缺陷,使他看清了把政府当成人民的救世主所隐含的危险。
当然,这不是说尼布尔对不公正漠不关心。他在底特律担任牧师的十余年,一直致力于帮助黑人移民融入城市。之后,他去曼哈顿上西区的协和神学院任教超过三十年,对神学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一直对上世纪中叶的社会和政治发展发表评论。尽管可能由于他早年的社会主义倾向,联邦调查局将尼布尔列入观察名单,但他在冷战初期为国务院提出过建议。林登·约翰逊总统在1964年授予他总统自由勋章,此时离他辞世还有7年。
尼布尔庞杂的信念,使他在两党中既有拥趸,也有嫌恶者。《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大卫·布鲁克斯说,“巴拉克·奥巴马和吉米·卡特这样的进步主义民主党可以利用尼布尔,一些里根主义者喜欢他,一些乔治·布什的人也喜欢他,人们各取所需。”
个中缘由不难理解。他热爱祖国,但他不会忽视困扰美国的诸多社会弊病;他相信有必要用战争阻止邪恶,但他决不容忍不公正地使用暴力;尽管他认为人本质上是不完美的,但他拒绝原谅充斥20世纪的诸般罪恶。这部纪录片展示了尼布尔如何致力于真理(无论真理将他引向何处),使他成为当今政治气候下的理想的知识人形象,今天的情况常常是党派胜过原则,意识形态胜过诚实。
………………………………
题外话:莱因霍尔德·尼布尔还说过一段流传甚广的祈祷词,“愿上帝,赐予我平静以接受不可改变的事,赐予我勇气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并赐予我智慧,以分辨此二者。”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th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the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